浅议高层建筑深基坑处理工程技术论文_张增光

浅议高层建筑深基坑处理工程技术论文_张增光

张增光

潍坊和生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61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土地越来越紧张,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用地紧张的现状,城市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难题。基坑是高层建筑的基础,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需要我们不断提高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施工水平,增强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建筑,基坑支护,设计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城市土地紧张问题愈发严重。向天空要面积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不断涌起,高层建筑不仅层数多,建筑面积大,而且垂直高度大,容积率较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但高层建筑犹如双刃剑,高层建筑楼层高、荷载大,施工条件复杂,施工周期较长,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施工技术不过关,不仅影响建筑使用效率,还会带来重大的人员和财产安全隐患。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场地狭小,距离管道、道路等距离较近,对车库、空调设备、储藏室的空间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开挖很深的基坑,要有一定的埋置深度,给基坑支护带来了难题。基坑开挖是复杂的工程,不仅关联到强度和稳定性的问题,还涉及变形等情形。随着深基坑施工工艺、施工器械、测试仪器等的进步和发展,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越来越完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高层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明显滞后于深基坑技术的要求,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缺乏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经验,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不了解,施工不规范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带来了安全隐患,也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1建筑深基坑的支护类型

1.1钢板桩支护

在我国各地区建筑深基坑施工,特别是对软土地地区,钢板桩支护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表现在施工不复杂,比较节省。因为钢板桩自身比较柔性,作为支撑桩应用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形,如果软土地层达到7m以上,这种方式进行支护会引起不安全因素产生,因此在考虑钢板桩进行支护时,要应用到特定的地区和地层结构中,否则会产生建筑事故。

1.2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结构在国内外都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地下施工工程中。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对数个基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基桩的相互配合,不会因为相互干扰而受到影响,进行钻孔施工时,要保证基桩的施工质量和控制工艺,对于地下连续墙要注意正确的施工和保护措施,以免深基坑受到影响。

1.3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

测量放样,在护筒周边放出桩位中心十字线,并用红油标识,采用泵吸式反循环成孔工艺成孔。采用钻机本身的动力就位。开始之前注意桩的钻孔和开挖应在中距5m内的任何桩的混凝土浇注24h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或钻孔过程。钻孔开钻后,要连续作业,根据钻孔和地质层合理选择钻进速度;遇地下水后开始向孔内注浆,孔内水头高度保证2m以上。钻头使用三翼圆笼钻锥,用优质泥浆护壁,如有偏差,及时调整,保证桩基的成孔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高层建筑深基坑处理工程技术涉及的问题

2.1 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的准备阶段十分重要,高层建筑物下方往往有很多管线,为了不损伤管线工程,施工前要对周边建筑物的类型、埋深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对地下开挖的土方进行勘察设计,查明地下障碍物是否影响施工。对高层建筑周边建筑物以及地下管道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勘察报告出现与调查情况不一致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并与相应单位进行沟通处理,避免带来施工损害。业主方、勘察单位、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要共同参加图纸会审,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评审,进行技术交底。

2.2 深基坑搅拌支护技术

深基坑搅拌是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施工技术,主要方法是将施工固化剂加入到软土中,将其进行搅拌、搅匀,使其充分发生化学反应,增强软土的承载力和物理强度。经过处理后的软土可以有效阻挡水分的渗透,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另外,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需要保证深基坑的开发深度,施工成本较低,施工效益较高。

2.3 支护桩施工

支护桩是深基坑支护工程当中承载外力的主要部分,以往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大多采用板桩支撑或者板桩锚拉,施工结束后可以将板桩进行回收再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降低了施工成本。但弊端也是明显的,工程实践中发现,当板桩被取出后,深基坑的土体容易发生变形,影响施工质量,甚至还需要再次返工。根据施工类型的不同,又衍生出很多中的深基坑支护方式,例如钢板桩支护技术就是一种施工简单方便的支护技术,成本也较低,施工效果好。具体施工实践中,通常要在距离深基坑 5m 的位置就开始施工,可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施工中用到的钢板也有一定的要求,长度约为 6 ~ 9m, 厚 25mm,宽度为3m,形状大多是 U 型,保证受力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柱列式排桩支护技术,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来进行挡水和挡土,这种施工技术成本较低,简单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施工程序比较复杂,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而且施工后柱跟柱之间难免会留下一些缝隙,影响施工效果。因此,在施工实践中还要通过高压注浆的方式来处理缝隙,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保证施工效果。

2.4 土方开挖

高层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是指基坑施工的前期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项工作出现纰漏,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对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工程而言,施工之前必须编制详细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前要对土体进行取样,不同区域的土体成分不同,单一的样本不能反映整体的土质情况,因此需要尽可能的多取样本,了解土质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土方开挖过程中要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的原则,确认没有渗水情况下,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开挖至支撑中心线下 50 ~ 60cm 时,要及时架设支撑,支撑未架设好,不能挖下层土方,严禁出现一次开挖的情况。这里还要注意的是,深基坑开发后不要暴露太长的时间,防止土体回弹变形,一般以八小时内为宜。另外,开挖的土方要及时运出施工现场,并将现场清理干净,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万一开挖过程中遇到地下管线,要立即停止施工,待恢复原状后在进行施工。

2.5 基坑支护监测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监测。随着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基坑支护体系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移情形,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了解侧向变位的幅度以及发展趋势,需要施工人员加强监测,以便详细了解施工情况,方便后面的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此保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强度、完整性。基坑支护体系出现偏移不是突发性的,而是前期有一定的预兆,这为监测工作提供了便利。而且深基坑开挖三天之后就要进行监测,之后每隔两三天就要监测一次,如果出现侧向变位的情况,那么后面每天都要监测。通过监测不仅可以掌握土地变化情况,也可以了解深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道路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对支护结构的要求是创造条件便于基坑土方的开挖,但在建筑物稠密地区更重要的是保护周围的环境,也就是保证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一般而言,对于基坑支护,当建筑修建完成后,它的使命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1]于景杰,俞宾辉,栾焕强编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实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1.

[2]葛怕声,肖毓恺编著.高层建筑基础的实用设计方法[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07.

[3]孙加保,刘春峰主编.建筑施工设计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8.

论文作者:张增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浅议高层建筑深基坑处理工程技术论文_张增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