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石油(石化)工业在新疆产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石化论文,主导论文,地位论文,石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基本指导方针中,提出了十二条指导方针,其中的一条,就是“按照统筹规划、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地方、兵团和中央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走融合式发展经济的道路,共同开发建设新疆。”这里所谓的“走融合式发展经济的道路”,(注:引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纲要》(《新疆日报》1996年4月19日)。) 个人理解: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部门、行业、条条、块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规模经济的要求,通过资源的合理流动和聚集,优化企业结构,实现专业化协作,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形成地区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 确立以石油(石化)工业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的必要性
(一)新疆地区经济与全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新疆地区经济与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差距
新疆4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地区经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变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疆地区经济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却是一个现实的存在,探讨差距形成的原因,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经济地理因素。新疆是内陆省区,四周远离海洋, 自然环境比较封闭,工业交通等基础较差,大城市少,人口比较分散,经济尚不发达。
(2)开放先后因素。自“六·五”以来, 国家采取了“差序发展”(或称梯度发展)及地区倾斜的政策,东部沿海地区在地利和政策的双重优势条件下,吸取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迅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因此,新疆地区虽然纵向比较成绩巨大,但和国内平均发展速度及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却在日益拉大。
(3)投资效益因素。东部沿海地区投资规模大, 投入产出效益高,以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产值,东部地区大约为新疆的2—3倍;实现利税,东部地区大约为新疆的2—4倍。由于投入产出效益低,国内外资金大都流入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也包括新疆地区的资金也有很多流人),致使本来资金紧缺的新疆地区更趋紧缺,进而形成地区投资规模小,产出少,差距日益拉大。
(4)集体和私人个体经济的差距。 沿海地区集体和私人个体经济的迅猛发展,这是新疆地区经济与全国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体和个体经济,大约占这一地区经济总量的50%以上,而西部地区在这方面的比重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新疆在西部地区各省区中更是居于较后的位次。整个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产值只占全国的不到10%,只及浙江一省的规模,而仅山东、江苏省一个省就分别占到全国的15%以上。新疆地区乡镇企业产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2.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中缩小差距
上述分析表明,新疆地区经济与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不仅是一个现实的存在,而且也是一个历史的存在,既要看到当前的原因,也要看到历史的原因。因此,缩小差距也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只有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才能逐步的缩小这一差距。从新疆当前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态势分析,这一差距,可能还有延续一段时间的趋势。之所以得出这样的判断,个人认为:除了上面分析的等等因素外,差距的内核,主要源于当前地区产业结构,缺乏带动和推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二)从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分析
要确定带动和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就必须按照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原则,走地区生产专业化和综合发展地区经济之路。
1.劳动地域分工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曾经明确的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注: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页。)新疆是我国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石油、煤炭、棉花、有色金属等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要加快发展地区经济,就要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向专业化、联合化的方向发展。
过去,我们对劳动地域分工的原则认识不够,无视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经济资源等条件的差异,只凭愿望出发,不加分析的搞“一刀切”,什么都提倡一个模式,结果事与愿违,效果很差。今天,我们要根据各地区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比例和成本、价格比例,根据各地区资源的“自然丰度”差异,趋利避害,安排和规划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生产方向,走生产专业化、联合化的经济发展之路。就新疆来说,如何考虑其专业化部门和主导产业呢?我们认为:地区专业化部门和主导产业,应立足于地区经济技术效益较高,产品性能质量较好,原料设备有保证,适应市场需要,技术组合能力强,生产系列产品的产业。然后对确定的专业化部门和主导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给予优先发展。
2.大力开发棉花、石油,走地区生产专业化和综合发展地区经济之路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生产的地域分异与工业布局的原则来进行分析。
(1)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或差异)。
农业生产与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而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异是影响和作用于农业分布地区分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和技术措施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往往是决定性因素。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和土壤,如各地气温、积温、初冬霜期、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与变率、灾害性天气及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等)条件下,不同作物在不同地区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农业生产在各地域间的合理分工和在地域内部的正确结合,形成了不同的作物结构和农业生产地域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域性的农业生产体系。以新疆为例,当前新疆的农业地域组合,大致表现为北疆粮(糖)、南疆棉花的农业地域分区。
以发展棉花来说,国家之所以把新疆确定为全国的棉花基地,就是由于新疆的自然环境优于其他省区,在新疆种植棉花,可以以同等的社会生产费用,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产品。因为,棉花是一种喜温、喜干燥而又不能缺水的作物。新疆气候干燥,无霜期长,(日照6 小时以上的天数在250—325天,年总日照时数达2470—3380小时,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多500—1000小时)。积温高(全区年平均大于10℃的积温为3000℃—4000℃,南疆在4000℃以上,吐鲁番高达5500℃), 干旱少雨,全靠灌溉,因而同样的品种、同样的栽培技术,新疆棉花的质量却比其他省区都高。新疆棉花霜后比重很低,更不会烂桃。棉花的衣分、绒长、平均品级、一级棉花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数值,是全国理想的产棉区。
现在世界上的主要产棉国家,如美国、埃及、苏丹、印度、乌兹别克等中亚国家,都把棉花集中种在气候干燥、光热资源充足、灌溉条件比较好的干旱地区(即所谓的“阳光带”),以增加单产,提高质量,发挥地域经济效益。如美国,把棉花的重点产区由南方移向干燥、光照充足的西部地区,从而减少了病虫灾害、提高了棉花产量和质量,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出口国。这也同时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即出口农产品和原材料是否意味着经济落后?事实上许多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同时又是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口大国,(如:加拿大是小麦出口大国,澳大利亚是羊毛、铁矿石的出口大国,等等)。
新疆的棉花每亩产量、产值、每个劳动日值的净产值,均高于全国水平约1倍左右,即新疆棉农劳动一天所创造的价值, 约相当于其他棉区、棉农两天创造的价值。既然投入少,产出高,各族植棉农民收入多,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所以,从全国农作物的合理布局看,目前我国的棉田,一部分集中于黄河流域,一部分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即通常所说的北方产棉区和南方产棉区。在南方棉区,不仅粮棉争地的矛盾突出,而且由于阴雨较多,日照不足,棉花质量不高。现在主要是靠投入大量的肥料和人力来获得一定的单产,但质量低、成本高。北方棉区,自然条件虽优于南方棉区,但比新疆也差得多。因此,国家逐步把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一些常有阴雨、烂桃严重的棉花生产地区的任务向新疆转移,把新疆建设成全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使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地区腾出部分棉田,种植粮食和有得利于发挥该地区自然条件的经济作物。这样就可以使上述地区和新疆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无疑是符合全国农业布局的战略需要的,也是符合地区生产专业化这一方向的。
随着棉花基地建设规模的扩大,国家纺织工业的“东绽西移”战略的落实,必将促进新疆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全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2)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布局的原则。
工业生产同农业的自然生物再生产过程相反,是非生物的生产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产过程(或含有生物化学的某些生产过程)。因此,工业生产不象农业生产那样对自然条件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也不象农业生产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而是全年都可以连续生产(制糖业等少数部门具有的季节性除外)。虽然工业生产具有和农业截然不同的特点,但工业生产布局与某些自然条件和资源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原料、燃料、动力等等,大工业就不可能建立,没有水源就不可能布局耗水量大的工业部门。而工业布局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尽可能的促使工业生产地区同原料、燃料产地与工业产品的消费地区相应地结合(或接近),以缩短过远距离运输和其他不合理的运输,最大限度地节省社会劳动消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新疆是全国石油、天然气的富聚地区,全区可供勘探的沉积岩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沉积岩面积的1/5。据有关资料预测,全区的石油、天然气远景储量约占全国资源总量的1/3。(注:参见“新疆石油和石油化学工业建设”(《新疆建设40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8月版)。)因此,加快新疆石油资源蹬勘探开发速度和规模,扩大现有炼油化工企业的原油加工和石化企业的生产能力,新建、扩建石油、天然气化工项目、发展乙烯、橡胶塑料、化纤、化肥等有机化工产品的深度加工,把新疆建成国家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区和重要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同时调出一部分原油输送到东部兄弟省区的炼化企业,就近供应这些地区对石油及石化产品的消费需求,这不仅符合工业生产靠近原料、燃料产地的原则;而且也符合工业产品接近消费地区的布局原则。世界重要产油国家的石油资源密集地区,都不一定在产地全部消费掉自己所产的全部原油,大多是就地加工一部分原油,另一部分通过管道输往集中消费地区加工。石油的开采企业必然是在油田所在地区,而石油的炼化企业,既可以配置在石油的产地,也可以配置在石油大量消费的地区,配置的原则,就是按照生产力布局的诸要素的比较分析,按照生产费用的比较成本,统筹安排石油、(天然气)的炼化企业的合理布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确立以石油(石化)工业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的必要性。因为,只有以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包括棉花、棉纺织工业等优势产业)的开发、发展,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才能求得最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这样,新疆不仅利用和发挥了自己的资源优势,不仅轻、纺织及其他工业的发展有了充足的原料来源,而且轻纺工业本身以及发展农业、重(工业)化(学)工业的资金也有了财源,地区经济就会在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对国家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通过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带动,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 要求石油(石化)工业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上面我们从新疆地区经济与全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地区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了确立石油(石化)工业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必要性。下面我们再以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产业结构的转换来分析其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性。
“产业结构”这一概念的内涵大致可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即某一产业内部的企业间关系;二是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三是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狭义的理解,即指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由于不同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国民收入水平的不同,所以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向产业结构要经济效益,为此就要将已有的产业结构,推向具有更高经济效益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演进,不仅是推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且也是推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因此,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想获得稳定、持续、不断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并使其合理化,且将其不断地推向更高一级层次。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变化看,产业结构的转换演进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一)产业结构理论所展示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的学说,出自英国经济学家C.C克拉克。 克拉克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将不断的向第二次产业转移;随着国民经济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第二次产业将逐步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劳动力就业人口比重在各产业之间由第一次产业的不断减少和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的不断增加,被人们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这个定理是通过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得出的,实际上是一个数据与实践的概括,展示了经济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一种趋势。
而分析工业过程中的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名著,当推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所著的《工业化阶段和类型》,他对工业化阶段作了一定的划分,提出了初步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其中,工业化阶段又分为由轻纺工业为主和以重工业(化学工业)为主的两阶段,后者被称之为工业结构的重化工业阶段,或称之为重工业、化学工业阶段,霍夫曼的根据就是分析制造业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是以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附加价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这个比值即是所谓的“霍夫曼比例”。(注:参见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第59页。)
由于“配第—克拉克定理”和“霍夫曼比例”等著作的理论分析,使各国各地区在研究产业发展序列时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些著作反映的产业结构转换过程是:在工业化初期,大量农业人口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纺织、食品等产业部门得到优先发展,出现了轻纺工业的大发展时期;随着对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增加,冶金、化工等产业的比重上升,于是进入了重工业、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时期;随着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工业为重心的结构转换,高度加工化的阶段将随之出现。战后日本主导产业的转换变化,又一次展示了这一理论所反映的这一规律。如:日本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家佐贯利雄在他的著作《产业结构》一书中,对日本战后工业各部门梯次领先增长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战后日本工业的发展先后出现过三组带头的主导产业:
第一组带头的产业是电力工业,(按产业分类可划入基础产业)。这是制约五十年代中期日本工业发展的瓶颈产业。当时的情况是:电力供应不足,运输力不足,钢铁供应不足。迫切需要发展动力和原材料工业,不突破动力和原材料工业的滞后和基础设施薄弱的环节,日本工业的腾飞是难以想象的。据此,日本在这一时期,利用中东地区廉价的石油,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为大量消耗电能的石油、石油化工、铝、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组带头的产业是石油、石化、钢铁、造船等工业。由于日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缺少一次能源和黑色、有色等金属矿产资源,为了弥补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的缺陷,日本通过大力发展造船工业,扩大海上运输,进口大量的廉价能源和矿产资源,加速和扩大了石油、石化、钢铁、造船等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和生产规模,使之成为继电力工业之后的推进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二级火箭。
第三组带头的产业部门是机械、电子等收入弹性更高的组装加工工业。它们是以原材料工业大规模发展的基础为前提的,尤其是其中的汽车和家用电器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带动和推进了日本工业的高速度发展。由于上述三组产业的梯次接替领先发展和互相促进,使日本的工业结构在步入重工业化学工业阶段后,很快走上了高加工度化的道路。(注:参见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第68页。)产业结构出现上述转换演进的变化,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我国东、中西部及新疆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上面展示了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对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不难看出,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大致表现出这样一种现象,即:东部沿海一些省市已出现由重化工业阶段向高度加工化阶段转换;中西部地区正处于轻纺工业向重工业、化学工业阶段过渡。基于地区产业结构在层次上存在上述的差异,必然表现为区域发展上的差距。下面就以新疆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新疆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大致表现为以下过程:
1.1949年以前,新疆的地区经济,基本上处于单一结构的农业经济阶段。
所谓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即经济中的绝大多数部门的生产活动都是农业性质的,现代工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就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当时虽然也是以农业为主,但已表现出工业化的初始时期,现代工业中的轻纺、食品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2.1949年以后,新疆地区的现代工业才刚刚起步,1958—1985年间,完成了从单一农业经济进入了二元经济的阶段。
在此期间,新疆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工业各产业的产值总和超过了农业产值的总和,到1985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仅占39.51%,工业占60.19%。产生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一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及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1950—1985年,新疆农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5.8%,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4.2%)高1.6个百分点。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7%, 高于农业产值增长速度0.9个百分点。 这是促进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进入二元经济的基本推力。
二是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拉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工业从1953—198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2%,形成了今天的冶金、煤炭、电力、石油、化学、机械、建材、化工、食品、纺织、轻工等工业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44.38%,重工业占55.62%,其中仅纺织、食品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2.95%。 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两个部门的产值之和,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6.82%。 这一产业结构说明,新疆仍处于以轻纺工业向以原材料、化学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阶段转变。而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目前已进入了以加工工业为主的较高层次。
(三)通过国家产业政策、 加快各地区产业结构向高一级层次转换
基于各地区产业结构在层次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东、中西部特别是新疆地区所产出的产品价值,其效益也明显的不同。提供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的中西部地区,恰恰是发展速度、收入水平、经济效益较低的地区,而提供加工工业产品的东部沿海地区,其发展速度、地区产值、经济效益、收入水平都比前者甚高。这一点不仅在我国如此,就是从全世界范围看,也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提供的加工工业产品价值高,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初级产品价值低,国际上南、北贸易的磨擦不是也反映了这一事实吗?因此,适时的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向产业结构要速度、要效益,这是摆在各国各地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正因为差距的症结来源于地区产业结构这一深层次的内核,所以目前的差距只能是通过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缩小,抑东扬西是违背经济规律的。符合宏观经济规律的是通过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制定地区产业发展的序列,不使各地区的差距任其自发的继续扩大下去。这才是我们寻求和确立地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意义所在。
应该看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既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又是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我们应该本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实施不同地区、不同主导产业的区域分工,改以前的地区倾斜政策,为以产业联系为纽带的地区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加快各地区产业结构向高一级转换的产业升级政策,这样就可以在共同发展中逐步缩小差距。
就新疆来说,通过国家产业政策,扩大石油和石油(包括煤、盐)化学工业的规模,尽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煤、盐)化工基地,促进新疆快速进入重(工业)化(学)工业阶段,这是转换新疆产业结构的重要一步。而以某一优势资源去推进某一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跳跃发展的现实例证是很多的,以中东产石油的国家为例,中东盛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等国家,原来都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由于石油、石油化工及原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业提供了沙特阿拉伯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出口贸易的90%。在伊朗,石油业已相当于原来的重要经济部门—农业的4倍, 在国家的商品出口值中,也占到了95%左右)。这些国家利用石油的大量收入,对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纺织、机械、电子等工业部门进行了大量投资,兴建了一批工业企业,规划了许多采矿工程和新兴产业部门,使上述国家的国民经济实现跳跃,很快进入了较高收入的国家行列。
所以,实施不同地区、不同主导产业的区域分工产业升级政策,加快各地区产业结构向高一级层次转换,无疑将大大推进全国工业化的进程,这不仅可以遏制和缩小地区间的差距,而且也为各地区找到一条共同富裕的捷径。
(四)协调地区产业布局,促进地区资源合理配置, 是实现全国产业布局合理化和各地区协调发展的保证
协调地区产业布局,促进地区合理配置,这是从开发资源和利用资源的角度来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运用资源转换战略,开发地区主导产业的重要前提。
我国矿物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煤、铁、石油、铜、钨、锑、钼、锡、锰、铅、锌、汞等主要矿物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各省区地质构造的不同,各地区资源禀赋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全国看,我国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沿海大陆架和海上石油的勘探、开采起步较晚,探明的储量还不甚多);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地区,在目前的情况下,“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的形势仍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相对密集,能源资源紧缺,如何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布局与地区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分布“过密”和“过统”的矛盾,已成为当代发达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关系到各国、各地区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早在60年代末,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其名著《日本刊岛改造论》一书中曾提出三项措施,即:以工业重新布局描绘新产业地图;建设支撑工业重新布局的交通网、以改变人和经济的发展趋向;进行城市改造与地方建设等等,以实现沿海与内陆的协调发展。面对我国地区分布与地区差距出现的愈拉愈大的事实,如何协调东西部的共同发展。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中西部地区,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注:引自《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光明日报》1995年10月9日)。)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自治区提出了“依托陆桥,扶南促北、强化重点、有序发展”的布局战略,总体框架是以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为依托,以铁路和公路主干线为骨干,依据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的相似性与关联性,以区域性的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为支点,打破行政区界线,继续加强五个经济区(即天山北坡区;北疆西北区;东疆区;南疆东北区;南疆西南区)的基础开发和产业功能建设。辐射带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制定有利于发展融合型经济的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各地区、部门、中央企业和兵团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打破“条块”分割,相互依托,取长补短,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坚持“互惠互利、互补互促”的原则,鼓励以集团化和股份化的方式共同开发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联合发展优势产业。(注:参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新疆日报》1996年4月19日)。) 这样就有利于全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建立全区南北、东疆和各“条条块块”的优势联合互利的产业结构,把重点地区、重点产业的发展,和一般地区、优势产业的开发有效的结合起来,发挥各条条块块的聚集优势,倾斜发展全区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协调各地区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地区产业结构,在效益与公平兼顾的原则下,实现全国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从而实现全国各地区、全疆各“条条、块块”的协调发展。
标签:石油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农业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