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与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师资队伍论文,幼儿园论文,状况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者修改返回日期:2014-8-7 幼儿园教师承担着保育教育儿童和服务家长、社会的双重任务,高素质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核心和保障。本研究尝试构建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进行测算评价,以为全面客观地描述和比较我国各地区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现实状况,为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一)建构依据 1.分析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督导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切实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要以补足配齐为重点,切实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严格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待遇。《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指出要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的督导评估。可见,补足配齐教师、优化教师结构、落实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师资公平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督导评估的主要标准和重点要求。 2.参照我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可得的统计数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有关幼儿园教师的统计指标包括了城市、县镇、农村及总体的教职工数、代课教师数、兼课教师数及教师学历、职称情况。[1]《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试行)》关于教职工的统计指标包括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高级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专任教师任职年限、学生与教职工比、生师比等。[2]可见,师资配置、教师结构、教师待遇、教师素质及师资公平是目前我国师资队伍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的重要方面。 由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方面的教育统计基础比较薄弱,有些统计指标数据并不全面,有些数据指标需要通过计算得出。例如衡量教师待遇的指标包括工资待遇、办公条件、工作时间、职务晋升、社会权益、师资培训、保险情况、评价奖励等内容,但目前缺少全国和各省份的相关统计数据,只能根据教师的工资福利支出除以教师数量得到当地教师的工资福利;根据教师的办公室面积除以教师数量得到师均办公室面积,并根据这两个指标反映当地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情况。 3.参考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目前有多个国际组织在其公布的教育统计报告中包含了师资队伍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发布的《全球教育统计摘要》中的师资队伍评价包括了生师比、教师合格率、教师性别结构、受训练教师比例等内容;[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年出版的《教育概览:OECD指标》中的师资队伍评价包括了生师比、教师薪水及变化、教师的教学时间等指标。[4]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学者也进行了师资状况指标体系的研究,如有研究者认为师幼比和教师学历两个结构性指标可以反映学前教育质量;[5]有研究者从数量结构、教师配置、教师素质和条件保障对我国与其他国家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6]还有研究者选取了生师比、班均教师数、高学历教师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和教师年平均工资等指标考察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7]可见,目前研究者们建构的师资队伍评价指标体系各有侧重,但都重点关注了师资配置、师资结构、教师待遇、教师素质、师资公平等指标。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认为衡量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的一级指标包括五个:师资配置、师资结构、教师待遇、教师素质和师资公平,每个一级指标下有2个至4个二级指标(见表1)。 师资配置,包括每万人口教师配置数量、生师比、班均教师数量、学生与教职工比等,而生师比、班均教师数量是反映师资配置的最重要指标,本研究拟选择这两个核心指标来反映幼儿园教师配置状况。 师资结构,包括专任教师比例、代课教师比例、兼任教师比例、教师年龄结构、不同性别教师比例等代表性指标。本研究拟选择专任教师比例、代课教师比例两个指标反映幼儿园师资结构状况。 教师待遇,体现在工资待遇、办公条件、工作时间、业务培训机会等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缺少有关教师工作时间、业务培训机会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本研究拟选择工资待遇、师均办公室面积两个指标反映幼儿园教师待遇状况。 教师素质,包括教师的学历、职称、获奖情况、受培训情况等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尚没有公布全国及各省份幼儿园教师获奖情况、受培训情况等方面的数据。本研究拟选择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和已评职称教师比例两个指标反映幼儿园教师素质状况。 师资公平,主要包括教师配置、教师结构、教师待遇和教师素质等维度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校际差异、人群差异等方面。为了使幼儿园师资公平指标的选择具有代表性,本研究拟选择生师比城乡差异、专任教师比城乡差异、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异、幼儿园教师工资与小学教师工资差异等指标反映幼儿园的师资公平状况。 (三)各级指数得分的计算方法 上述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评价指数的测评方法,主要借鉴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测量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个二级项目指标的上、下限阈值采取阈值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来计算单个二级项目指标指数,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合成师资队伍的总指数。[8]此种方法测算的师资队伍指数不仅横向可比,而且纵向可比;不仅可以比较各地区师资队伍的相对位次,而且可以考察每个地区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研究认为师资配置、师资结构、教师待遇、教师素质及师资公平5个一级指标对于师资队伍来说同等重要,因此赋予这5个一级指标同等的权重,即分别为1/5。幼儿园师资队伍指数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出来: 幼儿园师资队伍指数=1/5×(师资配置指数+师资结构指数+教师待遇指数+教师素质指数+师资公平指数)。其中:师资配置指数=1/2×(生师比+班均教师数);师资结构指数=1/2×(专任教师比例+代课教师比例);教师待遇指数=1/2×(教师工资+师均办公室面积);教师素质指数=1/2×(教师学历合格率+已评职称教师比例);师资公平指数=1/4×(生师比城乡差异+专任教师比城乡差异+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异+幼儿园教师工资与小学教师工资差异)。 二、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分析 近年来,由于对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发展策略选择的不同,造成了地方差异也比较大,但各个地区间的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状况如何,以往仅凭经验判断,或依据生师比、学历达标率、教师待遇等单一指标进行描述。本研究通过构建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评价体系并进行发展指数的计算,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的发展趋势,并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和各省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差异。 (一)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逐渐提高 根据构建的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评价体系,使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中的数据,对我国2005-2013年的幼儿园师资队伍总指数及一级指标指数进行计算,结果显示2005-2013年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总指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见图1)。对5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师资结构、师资素质、师资待遇和师资公平指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师资配置指数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出台了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建立了幼儿园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建立了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待遇;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不断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期间,教育部批准升格了9所幼儿师专,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投入11亿元,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29.6万名。[9]这种种努力使得近年来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稳步发展,但同时由于入园率快速提高,在园儿童数不断增加,也使得许多学历较低、未评职称的教师进入了幼儿园教师队伍,导致师资配置指数在2011年有所下降,不过在2011年以后又逐渐提升。 (二)总体上东高中低,尤以配置和待遇状况最为明显 图1 2005-2013年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总指数与分指标指数得分 本研究测算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幼儿园师资队伍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中部地区师资队伍水平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5项具体指标来看,东部地区的5项指数均是最高的;西部地区的师资配置、师资结构和师资公平指数最低;中部地区的师资待遇、师资素质指数最低(见图2)。 图2 我国东中西部和全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总指数与分指标指数得分 我国政府一直对中西部地区实施特殊倾斜与经济扶持等各项政策,如“十二五”期间,中央安排500亿元实施了四大类七个学前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极大地促进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师资队伍的发展。[10]但东中西部在师资结构、教师素质、教师待遇等指标上依然存在显著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按照“雪中送炭、抬高底部、倾斜薄弱、补齐短板”原则,将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要认真做好国家培训项目,重点关注农村教师培训提升,努力提高幼儿园师资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11]实现全国师资队伍的协调均衡发展,并最终推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谐。 (三)省际差异明显,沪京最高而桂渝最低 对我国31个省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的综合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按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指数大小可以将各地区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分为三组(见图3):幼儿园师资队伍发达地区(0.65以上)5个,包括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内蒙古;幼儿园师资队伍比较发达地区(0.55-0.65)19个,包括江苏、西藏、甘肃、河北、辽宁、新疆、吉林、陕西、黑龙江、广东、宁夏、山东、四川、山西、湖南、云南、湖北、福建、河南;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一般地区(0.55以下)7个,包括海南、安徽、贵州、江西、青海、重庆、广西。 图3 31个省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评价指数排名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文化氛围、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我国各省市、甚至同一个省市的不同地市、县区之间的幼儿园教师发展政策都有所不同,因而各地区也走上了不尽相同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道路。例如,黑龙江省为保障新增幼儿园师资需求,省编办制发了《黑龙江省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三年来全省新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9655人,在编教师总数达到13455人,比2010年增长了82.5%。[12]贵州省制定了“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5000名公办幼儿园教师的目标任务,三年来全省新增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16400人,是2010年公办幼儿园教师总数的两倍多。[13]成都市对公益性幼儿园教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缴纳部分给予40%的补贴,已有8100多名教师受益,对稳定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14]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幼儿园师资队伍发达地区要继续探索培养培训新模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幼儿园师资队伍欠发达地区要实行教师奖励计划、设立幼儿园教师专项补贴等,不断创新教师激励机制,让优秀教师能“下得去,留得住”。 (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的改善 从各省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指数与其人均GDP的关系来看,人均GDP最高的北京、上海、天津等省份,其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得分也较高;人均GDP较低的贵州、甘肃、广西、云南等省份,其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得分也较低。以人均GDP为自变量,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人均GDP对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指数的回归系数为0.766(P<0.01),说明人均GDP对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的影响作用明显,表明经济发展能够改善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见图4)。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政府的财政能力,并进一步影响其教育资源投入的多少。[15]经济发展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影响至少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省份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力度,进而影响该省份教师的待遇、配置、结构等;其次,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直接影响该省份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承担必要的学前教育投入的意愿和实现支付的能力,[16]因此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配置状况、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待遇,从而促进师资队伍状况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我国和各地区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相信我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会越来越好。 图4 31个省份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与人均GDP的关系 图5 31个省市师资队伍指数排名与生均学前教育经费排名比较 不过,幼儿园师资队伍状况与经济的发展和投入的多少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关系。从图5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省份而言,其教师队伍发展水平和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即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越多,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越高。甘肃、河北、浙江等省市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这些省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但其幼儿园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却相对较高。与此相反,广东、福建、青海、重庆等省市则投入了相对较多的学前教育经费,却没有取得与此相匹配的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是影响教师队伍状况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不是完全决定性因素,教师队伍建设还受到各地领导重视程度、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及执行力度、政府管理水平、人口结构特征、社会文化环境、城乡差异状况、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制定最适合于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提出最有效促进本地区教师队伍发展的具体举措,需要各省市立足实际、深入分析与认真探索。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_幼儿园论文
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