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阻力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阻力论文,为主体论文,实践中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 (1999)03-0069-05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进行得热火朝天: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各种新名词新术语层出不穷。而所有改革的焦点,不外乎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能力。各项改革措施中所强调的又不外乎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然而,这一项项改革的结果并不十分理想。有学者指出“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工作,但成效并不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至今仍统治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1]
其实,只要我们翻开几千年的中外教育史,便不难发现,所有这些改革建议只能说是旧话重提,实在不是什么新东西。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教学法便是运用对话,列举出机智巧妙的问题进行教学,其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探索新知;古罗马的昆体良所倡导的修辞学方法,则强调教师要乐于提问,乐于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学方法,则提倡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在快乐中轻松地学习,既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注意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到近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强调从做中学;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及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2]所有这些,无一不是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无一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我国,古代便有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早在汉代的王充,便极力反对“信师是古”,他批判死记硬背的教学为“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主张“极问”,以“订其真伪,辩其虚实”;到了魏晋时期,以嵇康为代表,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教育思想。我国近现代的教育家更加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陶行知,晏阳初,蔡元培……[3] 都围绕“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出过深刻的见解。
在这一方面,我们有如此丰富的教育理论遗产,也不缺少亲身实践者,那么为什么在实践中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次尝试摆脱传统讲授法的束缚,组织学生开展过课堂讨论、自学辅导、现场教学等活动。几番实践之后,发现在教学改革中会存在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使得改革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这大概便是许多教学改革虎头蛇尾,无法善始善终的主要原因之一吧。这种阻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的阻力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检验与推广。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最好的改革规划,都只能是白纸一张。当今所有的教学改革几乎都突出了一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发展其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这类改革在实践中往往会受到教师不同程度的抵制。主要原因在于:
(一)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表面看来,这种改革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可以更轻松地从事教学。其实,教师的工作量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这种工作量的增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时,所花的精力增多、所需的时间增长
由于不少教师年复一年都是沿用着传统的讲授法,备起课来便不要费太大的劲,只要在原有的教案中补充一些新的材料,重新抄写一遍,便可大功告成。如果想偷懒,甚至连抄写的简单劳动都可免了。
如果要对这种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便免不了要从头开始,要打破原来的体系,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教案也得全部更新。这种更新不是把讲稿或教科书上的有关内容抄抄便可解决的,而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具体特点,针对他们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来组织内容,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出创造性……所有这些准备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是可想而知的。
2.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增多
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不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而是依据统一的标准,塑造出统一规格的人才,是一种典型的批量生产。要改变这一模式便要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群众演员,甚或是观众;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则学生成了主角,教师退至幕后,成为导演。但在这一转化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丝毫没有降低。而是把许多台前的工作搬到了幕后,工作重点由知识的传授转为了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启发诱导。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便要花费更多的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难。
3.作业评阅时间增长
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势必有许多原来由教师包办的事情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一方面不但学生的作业量会有所增加,而且形式也会更加多样;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学生自己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确定性增加,更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
传统教学中的作业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或者是为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学中,作业扮演了一个更重要的角色,除了具有原有的那些功能之外,做作业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评阅大量的作业,并给学生及时反馈,作出正确的引导。
(二)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大
由于受习惯势力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任何一项改革,改革者都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除了个体面对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的那种压力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的可控制性与可预见性大大降低
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但不要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安排,就连提问的机会也很少。因而教师可以凭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与进度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教师只要具备了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便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结果。
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控制的,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意外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不但是教师备课时没有思考过的,而且是课本上根本就没有的知识,这种问题一提出,往往会把教师陷于被动的局面,原来准备讲的内容、计划好的进度,也许会被一两个突然而来的问题冲到了九霄云外。
2.风险增大
由于课堂教学难以控制,势必使得风险增大,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种教学改革都是成功的。在初始阶段,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于改革中的失误又有几人能怀着一种宽容与理解的态度呢?另外,任何对传统的挑战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传统势力的阻挠。教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某些保守者的攻击,至少会有不少人对这种革新在拭目以待,这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都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足可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大部分教师都会抱着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凡事有得必有失,一项成功的教学改革也许会更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可能会使许多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打了一些折扣,并使得考试成绩不如传统教学条件下那么理想。在人们习惯了以传统眼光来看待教学效果的环境下,这种改革的成效又如何得到同行的确认呢?
(三)提高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要求教师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围绕“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各种教学改革,不但要求教师的知识面更广,而且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修养。
近年来,由于不少学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教学人员相对不足,几乎所有教师都是在超负荷工作,极少有暇自我提高。有些教师即便有时间,也未必用在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或教学能力方面,更多的是用来提高外语水平或争取更高的学历,甚至把有限的业余时光花费在娱乐消遣上。
因而,不少教师的既有素质难以应付教学改革的要求,即便勉强实施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从这一意义上说,我国教师水平的提高,主要不在学历的提高和知识的增多,而在于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学生方面的阻力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任何教学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学改革更是如此,不但要有教师的积极推行,而且要有学生的配合与参与。教学改革成功与否极大地取决于学生。也许有人认为学生是教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改革的积极支持者,在学生中应该不会存在什么阻力。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学生在言行中经常流露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深恶痛绝,而一旦真要改革,他们还是极不愿意的,绝大部分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持着一种叶公好龙式的心态。
(一)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大开方便之门
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存在的理由。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本身就证明了它在中国的学校里是极有市场的。这一点不难从传统课堂的典型情境中一窥究竟。
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在台下一字不漏地记录,秩序井然,这是最好的课堂;另一个极端是教师依然一丝不苟地讲述,学生则在台下做着各自的“功课”:或背单词、或忙作业、或看计算机过级方面的书、甚至把小说、报刊都搬进了课堂……当然也有极少数的情况是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的那种严谨认真的作风也烟消云散了。然而,不管哪种情况,学生都是年复一年沿袭着相同的套路:考试之前复印笔记、开夜车背笔记,只要抓住了这一环,不管是不是听了课,也不管平时认不认真,都可以稳稳当当地拿到一个好分数。以几天时间的突击换取一个学期的轻松自在,何乐而不为呢。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则不再向学生提供这种优越性了。强调的是要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演”,不但背单词看计算机不行,单纯认真地记笔记也不行了。考试之前没东西可背,背记住了也用处不大,因为这种教学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种注重分数的环境下,不能让学生轻轻松松拿到一个好分数的教育,势必倍受冷落。从这一角度来说,这种改革对学生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与压力
由于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了,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只要不太出格,肯定是很“安全”的,既没有众目睽睽之下答不出问题的紧张;也不会有跟不上讨论的焦虑。绝大部分学生已习惯了这种被动听讲的模式。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了。在这种课堂里,学生不再是现成知识的容器,而要积极参与教学。这往往会置学生于紧张与焦虑之中,特别是那些有某种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或是不善表达内向的学生更加难以适应这种改革。
传统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于没有不同观点的争鸣,课堂讨论便不会很热烈。更有某些同学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发过言,只要一讲话便会脸红、词不达意,极大地阻碍了教学改革的推进。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学生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各种课外活动:查阅各种资料进行自学,利用各种机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这一切都要求学生主动利用社会上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方面、多渠道地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这一改革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些正是当今大部分学生所缺少的。
(三)学生的急功近利思想
在通常的学习过程中,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有人为奖励,有人为竞争,有人为升学,有人为毕业后找份好点的工作……所有这些都是外部动机,而不是内部动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这反映了学生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趋向。特别是在扩招之后的不少高校,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毫无兴趣,在学校呆着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最后得张文凭。其实,这种现象各国都有。美国人把这种迫于父命,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学生,叫做非本意学生。据统计,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非本意学生均占大学生总数的20%以上。[4] 这些国家的教育人士普遍认为;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最严重的问题是非本意学生大量涌入学校。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方向迈进。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校里的非本意学生必然增加。
这种非本意学生也便是学校里极不想读书的那一部分学生,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较差,也不可能在学习中付出努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都不是他们最需要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好的分数以及通向理想工作部门的通行证。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教学的抱怨最多,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力反对任何有益的教学改革。他们通过对传统教学的抱怨,借以推脱自己成绩差的责任。同时,又异想天开地指望在无涯学海之中有一条终南捷径,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一个好分数。当他们发现改革给他们提供的不是捷径,而是加倍的投入时,便失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所注重的是教学过程,而不是最后的分数。当这些学生觉出由于教学改革而使得他们孜孜以求的分数变得越来越不可预见时,便会产生忧虑与恐惧。
三、管理体制方面的阻力
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无疑是与传统教学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相适应的。如果管理体制没有相应的改革,只一味地在教学方法上做文章,而且以旧标准来衡量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规范教学改革,那么必然会牛头不对马嘴。这时,旧的管理体制将成为新教育思想的束缚,成为教学改革的巨大阻力。
(一)评价教学效果时的阻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教学评估体系能较好地评价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但不能恰当地对改革后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通常,评估体系的建立总是滞后于教学改革的。在实践中,就难免以老标准衡量考察新的教学行为。
传统注入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此相应的教学评价便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统考排队是多年来贯用的教学检查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应试教育的产生发展。一方面,人人都深知应试教育之弊,另一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又常常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这极大地挫伤了教学改革者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作出的成绩如何得到主管领导和部门的认可,学生在考试成绩之外的进步(如能力的提高)如何加以评价,这是当今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必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也不宜使用统一的标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定的标准便应低一点,多一些热情鼓励;对基础好的学生则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充分发挥出其潜力。由此可见,任何以一个统一标准简单地衡量教学效果的方法,都是对学生主体性教学改革的一种阻碍。
(二)常规管理的约束
不但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利于教学改革的开展,传统的常规管理也对教学改革起着阻碍作用。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常规管理仍然停留在硬件方面,如教师是否按时上下班,是否提早下课,学生是否迟到、缺课,等等。而对于软件则由于难以直接看见而不予重视,也无从管理。教学改革对传统课堂是一种冲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学生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因而上课时也不一定坐在课堂里,可以是围绕某一个问题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与几个同学共同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这样一来,也许课堂秩序不再那么井井有条,学生的表现也未必那么整齐划一,而是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无序。传统的常规管理便难以容忍这种无序,这决定了某些传统管理思想根深蒂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生的主体性也只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欣赏。
受传统常规管理的约束,许多教师即便有很好的教学改革设想,也不敢付诸实践。因为只要稍有脱离常规,便可能触犯校纪校规。当然,这一状况也在逐步改善,最近听说有学校为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明文规定,如果优秀学生提出申请便可以不上课。[5] 这一新举措可以说是在常规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这方面的改革远未形成气候。常规管理如何改革,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教育管理人员深思的大课题。
(三)配套设施方面的阻力
要进行教学改革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配套设施。自古以来,传统教学所需的物质基础简单到只需一支粉笔一张嘴。这些对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究文化知识,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如果是理工科专业,则要求有充足的仪器设备,社会科学专业则要求拥有足够的图书资料。这些都只是最起码的要求,我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学校连这些条件都不具备。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与学生的手脚。这一现状的改观有赖于教育教学资金的投入,也与办学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教育资源的积累、教育氛围的形成是很慢的,速成不得。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因而,教学改革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要放到社会大环境下加以考虑。要使教学改革产生成效,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离不开整个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首先便要冲破各种阻力。如何克服这些阻力、探究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当今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
标签: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