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进度受施工人员的技术掌握程度、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何在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开展高效的进度管理成为当前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在开展进度管理工作中要立足于整体工程的计划,通过进行实时跟踪来保障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工程出现延期施工的问题,进而有助于大大避免建筑单位受延期施工而导致经济损失的情况。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
1.1明确管理责任
认知到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清楚全面地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安全管理意识,并将安全管理意识内化为行动。具体来说,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建筑安全的标准,确定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明确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责,能够促进监管部门更为有效地进行监督与管理。故此,建筑工程相关部门与全体员工都需要统一认识,认知到安全管理的意义,在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文明建设规范化,促进各部门各方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安全文明建设中,并且还需要制定安全建设标准,以及明确管理职责,促进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建立良好的建筑安全现象,从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1.2落实监督管理机制
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监督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论是对人员展开监督,还是对安全管理模式的不足进行弥补,企业都一定要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组建。为了良好的监督情况复杂的施工现场,监管部门要使用“一控四管”的监管模式,即视频监控、信用、项目以及人员监管。现实的施工作业当中,建筑施工企业要重视下面几点:第一,合同监察工作,合作是所有施工的起始点,一定要有效的对合同进行监察;第二,安全监察工作;第三用工监察。上述环节进行控制的前提上,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监督责任,完善安全生产机构与机构,严控监督环节,针对违法施工单位要严厉打击。市场监督与施工现场监督有紧密的联系,政府要从这方面入手,减少人为因素给施工安全带来的影响。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项目,一定要严厉惩罚,让其及时整改,不能宽容,通过政府引导维护建筑市场秩序,避免不具备良好资质的建筑企业进入到建筑市场当中,确保从源头上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1.3组织安全教育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还需要组织安全教育,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当前,建筑施工人员多是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且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其专业技术水平也较低,并且多是短期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针对施工人员来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培训过后需要按照工程建设要求来进行考核,这样很大程度能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应该组织安全教育,可通过案例来辅助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强化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成效的方法
2.1做好进度规划工作
完善的前期规划是决定建筑工程实施进度的基础,结合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进度规划中应能包含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并针对这些状况提前制定好处理办法,以此来保障这些问题出现时现场施工人员能迅速做出响应。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以下内容对进度规划进行完善:首先,制定进度规划前应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考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的考查内容主要包含项目所在地地理、气候情况、当地政府政策、未来市场走向等。在这些内容的支撑下,建筑工程进度规划自然能更加完善。其次,应结合工程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预估,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施工现场水电供应情况、自然灾害出现概率、火灾等重大事故等都会对建筑工程实施进度产生一定影响,管理单位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不同情况明确处理方法,避免上述问题出现时现场人员不能迅速响应进而导致进度延后的情况。
2.2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其施工技术并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首先在建筑工程图纸设计环节,施工单位要严格审核图纸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问题,通过与设计单位积极沟通来解决图纸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助于更好地规划整体施工进度并安排各环节内容。其次,在完成方案后要做好技术交底,这一环节需要技术管理人员按照技术规范引导施工人员学习掌握基本的技术操作,这一环节的进行可以大大提高操作人员对于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进而有助于充分遵循施工计划的安排完成施工作业。除此之外,在施工作业环节需要做好记录工作,其中包括对施工各环节详细数据的记录及对管理工作相关情况的整理,这些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够及时核对施工计划并明确当前施工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施工进度管理。如果在施工作业中未能做好数据信息的记录和整理,则很可能导致施工结束后发现问题并被迫返工,这不仅会影响整体施工的质量,而且会导致其进度被迫放缓。就建筑工程整体而言,其具有系统化的内部分工,因此在进行进度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施工技术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施工作业环节出现的变动因素并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以此来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3完善现有进度监管制度
这一点主要是为了避免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进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进度监管制度中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设立责任制,确保各岗位人员都能明确自身职责,避免人员冗余所导致的效率低下。在这一过程中,若部分人员存在进度意识不强或实际工作展开无法达到现有进度要求等情况,那么管理单位也可以针对这部分人员开展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应包含进度意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其次,强调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施工现场高效运转。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使用到各类大型器械,而若相关操作人员不能依照现有流程完成操作,那么施工现场出现大型安全事故的概率也会响应增大,最终导致整体施工进度难以有效推进。对现场各岗位人员展开安全意识培训及考核是避免此类问题的主要途径,若部分人员存在无法通过安全意识、安全防范知识考核的情况,那么则应再次进行培训,直至考核结果达标后上岗。
结语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态势相对较好,而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高质量的进度管理,其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控制施工的质量比提升整体效率。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需要实现对建设物资、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等方面的优化,通过提高这些方面的管理效率能够进一步强化进度管理的效果,进而有助于充分保障建筑工程按照原定施工计划进行有序施工。
参考文献
[1]武世伟.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219-220.
[2]刁兆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23):56-57.
论文作者:杨国1 高志文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进度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情况论文;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