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看图作文的弊端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弊端论文,看图论文,小学生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看图作文是在仔细观察画面形象的基础上,依据画面内容,表达一定思想意义的写作形式。经常练习看图作文,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想象和表达等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小学生看图作文往往有两个弊端。
其一是画面说明式
我们曾用下面四幅图让学生以《帮老大爷送米》为题练习写作。
有学生写道:
星期天,小刚让小亮坐在小四轮车上拉着玩。突然,小刚不拉车了,对小亮说:“我们去帮老大爷送东西吧。”小刚追上老大爷说:“我们帮您送米袋。”就这样,小刚拉着车子,小亮在后面推着,老大爷一边走,一边笑。
这简直跟画面说明差不多,干瘪的一两句。一部分想象力不够丰富的小学生容易出现这种毛病。
一般说来,提供给学生的画面(一幅或多幅)仅仅是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镜头,要求学生依据这一个或几个镜头,叙述一个完整的事情,学生观察是否细致,想象力是否充分发挥,是能否写好看图作文的关键所在。
针对画面说明式这种情况,教者应当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启发想象: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做些什么,什么东西,它做什么用的,都要看清楚;图中的人物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画面上没有反映的,要展开想象,以保证学生把画面上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动作写具体。
其二是脱缰野马式
同样是这四幅图,有学生是这样写的:
一天,小刚和小亮在家把作业做好后,觉得没事干,就找玩具玩。看这件,没意思;看那件,不想玩。突然,小刚想出一个好办法:做一辆小拉车。说干就干,他俩找来一块大木板和两根木棍、四个小轮子,还有一根绳子。再把两根小木棍固定在木板的两边,把小轮子装在木棍上。最后扣上绳子。小刚和小亮把小拉车拿到门外,小刚拉着小亮玩。
走了一段路,小刚的双脚都麻了,便对小亮说:“你下来,我们到那个亭子上歇歇脚。”他们在亭子边看见几位老爷爷坐在河边钓鱼,不一会儿就有人钓到了大鱼。小亮看够了,对小刚说:“我们走吧。”他们就离开了河边。
忽然,小刚发现一位老大爷背着一个沉重的包。他想,让老大爷把包放在小拉车上,老大爷不就轻松了?于是,他就请大爷把袋子放在拉车上。
小刚在前面拉着车,小亮在后面推着。老大爷在一旁跟着。他一边走,一边翘起大拇指称小刚他们是“小雷锋”。
应当指出,像这样写的,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错误地理解“想象要丰富”,是不受任何约束,可以兴之所至,随意发挥的。
殊不知,想象诚然是需要丰富的,但一定要合理。所谓合理,那就是要扣住画面,合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像脱缰的野马似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是不足取的。为了让学生的想象不致进入独往独来的误区,这一点是必须讲清楚的。
以本文的四幅图为例,它所表现的是小刚、小亮助人为乐的品质。图2中小刚指着前方与小亮说些什么、小亮又怎么说的、图3中老人扛的什么、头上为何大汗淋漓、小刚有什么思想活动、动作、说了些什么、两人会有些什么样的对话……这些都有必要扣住“助人为乐”来展开想象。
同时还要抓住典型引导学生认清某些想象的不合理性。比如图1画的只是一个男孩拉着一辆小四轮车,车上坐着个拿着树枝的小孩,何来找玩具、制作小四轮车的内容?同样,图2是小刚停止拉车,与小亮在说着什么,那在亭子边看老人钓鱼又有何依据?以此让学生明确:想象必须合理,必须能从画面上找到一定的依据。
小学生写看图作文出现的两个弊端,实际上是两种类型学生的通病。一部分想象力不够丰富的,榨不出油水,只能三言两语了事。想象力较丰富者,则容易跟着感觉走,放容易,收拢难。对于前者,我们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并结合实际画面,启发展开想象。对于后者,则应授以“收缰”之术,扣紧画面,扣紧图画所表现的中心,想得有根有据,想得合情合理。这样,便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看图作文的水平。
标签:看图作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