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个性化问题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人才培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由于过分强调“教”的统一性,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相当严重的模式化倾向,不利于教育效果和效益的优化。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以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调整、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培养基础坚实且具有个体特色的人才,应是我们面临的一种必然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明确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建构统一性与灵活性、多样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学习评定方式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1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模式化倾向。所谓模式化,即指由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亦即教育过程中过分强化“教”的统一要求——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等,而致使学生在学业、学术上缺乏个体特色、个人优长,知识和能力结构标准化、模式化。
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化特征,就是在本已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又强化“教”的统一要求,把生动活泼、个性丰富的学生模塑为标准化人才;似乎高等教育的功能,就在于消磨学生的个体特点、独立品格以及锋芒和锐气,像工厂一样生产统一规格的产品。这种教育方式是削足适履式的,得不到学生个性心理的充分支持与配合,难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目标系统(学习对象)、动力系统(动机、兴趣、意志等构成的积极性倾向,集中表现为学习态度)和操作系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之间的高度和谐,从而难以获得最佳效果。巴班斯基等学者认为,研究学生个性是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最重要的条件,“不考虑学生特点的任何建议、计划和决定,都不会是最优化的。”[①]杜威也说:“如果对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的、盲目的。”[②]他们的看法显然不无道理。
在模式化教育中,最令人痛惜的损失恐怕就是对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压抑和挫伤了。这些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和经济、科技竞争的加剧,创造教育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我国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大力倡说。那么,创造教育的要义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创造教育首先就意味着对学生个性及其发展的尊重和关注。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1985年6月提交内阁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咨询报告》中说得好:“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能力。”[③]只有使每个人都成为自主、独立、独特的,而且鼓励他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将这独立、独特品格作用于客观对象(即对象化、外化)时,才有可能形成创造能力、创造成果。然而,模式化教育关注的是教材、教师、课堂,而不是学生及其个性化的发展;鼓励的是对既有知识、结论、方法的机械认同,而不是独立、求异、发散的思维;追求的(至少客观上)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标准化,而不是必要基础上的个体特色与优势。因此,借用万里同志的话说:“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唯书’,‘唯上’,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④]有的学者也尖锐地指出:“与有些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创造能力差”,“有相当多的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可以说是一种‘追随型’人才。”[⑤]
从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模式化教育因过分强调“教”的统一性,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人才标准化,也必然造成高校人才输出规模单一化、结构简单化,加大与极其丰富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降低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爱因斯坦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⑥]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2
鉴于传统的模式化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根据我国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笔者以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必然走向,是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
这里说的人才培养个性化,就是在坚持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和必要的基础教育的同时,通过教育思想、教育过程、教学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创设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空间的育人环境,培养基础坚实同时又具有个体独特性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和学术、创造品格的人才。这种教育方式,可称之为个性化教育。它与许多专家倡说的教育的“个体化”、“个别化”等学说有着共通的内涵。
个性化教育的理论思路是:由于先天禀赋、环境习染和个人努力等方面的无限差异,学生个体本来就具有相对独特的心理结构、学识面貌,个性是他们存在的现实方式。高等学校的学生,神经系统已基本成熟,心理结构已趋向稳定,知识与能力业已开始形成自己的结构性特点,因而可以说其个性是基本成熟的。这基本成熟的个性,既是高等教育的对象,也应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高等学校既要遵循学科的基本规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并为他们以最适宜自己的方式发展成才创造相应的条件。这样,才可能较好地将教育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统一起来,使教育活动建立在更科学的心理基础上。
显然,个性化教育与传统的模式化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既强调对学科基本规范的尊重,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发展条件,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构思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和方式,以特有的方式成才。应该说,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教和学,以及学生学习的目标系统、动力系统、操作系统才可能达到更高程度的统一与和谐,从而取得最佳的效果。
由于强调对学生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发展条件的尊重,在个性化教育中,学生的个人志趣、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等智慧品质能充分发展和发挥,这必然有助于他们的学术优长、创造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大批涌现。
个性化教育还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在人才输出方面除了学科专业的多样化以外,更具有个性的丰富性和互补性,因而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这一点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还应看到,扬弃过分强化统一要求的模式化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已是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主题。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就指出日本的教育有“强求一律的弊端”和“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俗套”,“过多地培养了以死记硬背为中心的、缺乏主见和创造力的、没有个性的模式化人才”,因而把“重视个性”作为今后教育改革的首要的、贯穿所有环节的基本原则。[⑦]1986年6月苏共中央颁布《我国高等和中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草案),批评教育制度“没有足够地重视对未来人才进行个别教学”,提出今后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于坚决由大批地粗放式教学转向加强个别施教,发展未来专门人才的创造性才能。”[⑧]1988年,又再次强调,必须首先关心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扩大有区别的教学方式,并认为“在当今世界上,这就是中小学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向前发展的关键方向。”[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联组总干事、南斯拉夫教育家纳伊曼早在70年代也曾作出推断:“从总的方面来看,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我们很可能越来越朝个人化的教育体制发展。”[⑩]显然,不论我们意识到或承认与否,个性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3
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意味着对我国高等学校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到教学方式、管理体制等都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要求。
(一)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到底谁是主体,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或说是教师,或说是学生,还有人持二元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笔者认为,教育活动实质上是学生的认识、内化活动,是学生去认识、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作为已知者的教师;学生是这种认知、内化过程的当然主体,教师及其所教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作为围绕学生——主体的客观环境因素出现的;在科学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即使没有教师,教育仍可以依靠其它的技术性方式进行,而没有了学生,就没有了教育和教学本身。因此,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从理论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后,我们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按一种新的思路来建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模式化教育中学生围着“三个中心”转,机械地顺着教材和教师的思路和体系学,成为消极的被塑造者的境况,为他们以个性的方式发展和成才创造条件;才能把教师和教学工作的主要着眼点,由课程、教材、课堂转向学生的认知方式、认知规律、认知效果;才能把被动的灌输、接受过程,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才能把教育的对象由抽象的学生群体,变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个体,使教育、教学过程科学地建立在心理基础之上,并在实践中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和各种资源都围绕着最大可能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质潜能(这正是我国当前所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来设计、配置、运作而不是相反。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是让这种作用发挥得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诲、指导和引导尤其是有针对性的、恰到好处的启发和诱导,能帮他们排除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或像燧石一样点亮他们智慧和创造的火花。当然,这种教诲、指导和引导应是顺应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及个体特点的充满智慧的,决不是强求学生机械服从;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个性尤其是独立思考和独创精神的尊重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他们的死记硬背或盲目服从之上的,是滋润学生心智的及时雨,而不是淹没思考的洪水。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对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有更宽广深厚的了解与掌握,对学生及其个性特征有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因而要付出更多的富于教育艺术的智慧和劳动。
(二)建构多样化的综合课程体系。
模式化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弊端,是内容偏于狭窄、结构趋向单一、形式过于死板,很不利于学生以个性的方式发展和成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建构新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当然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但个性化教育对课程有几条共通的原则要求。
第一条原则要求是内容要综合化。现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就是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辩证演进——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形成新的综合。新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各学科知识及成果在新的条件下的新的综合的产物,有赖于知识面宽而结构方式独特的人才。因此,根据这种趋势,突破以往的学科、专业界限,拓宽课程内容,丰富其信息量,为学生以特有的方式选择和组合自己的知识,形成开阔而独特的学术理论视野,从而形成学术优势和创造个性提供更广阔的课程背景,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重要条件。近年来,许多高校提出并实施的“淡化专业,按系招生,拓宽基础,高年级分流”的改革思路,正是这种顺时应势之举。
第二条原则是课程结构要多样化,亦即在不违背科学性、系统性以及拓宽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和跨学科的课程有较灵活的结构方式,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的自由,不一定人人都去学习千篇一律或近乎一律的课程。这意味着我们要改变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必修课面过宽、量过大,选修课几乎成为点缀或只在高年级开设的传统做法,对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及其必修、选修关系进行新的多重排列与组合,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创造必要条件。
第三条原则是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灵活性。比如说,有的课程教师可以讲授,有的则可以安排成辅导课,自习的份量应加重;有的课程尤其是实践性、实用性、技能性强的课,可以采用活动或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来创设新的课程形式。由于我们的学生往往连续十余年从学校到学校地学习,严重脱离社会实际,我国高等教育又一直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学术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操作等倾向,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实验性、活动性、操作性尤其有积极的意义。灵活多样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心智,培养其多方面的才能,为其个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既然称之为体系,任何课程体系的结构方式当然就不能不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应有的科学规范东拼西凑地搞知识拼盘,也决不等于学生可以像进超级市场一样对课程随意取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密切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合理性,要在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博与专之间确立个性化的、同时又是科学化的结构方式。
(三)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内容相对来说是既定、稳定的,教学方法则因内容及施教者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可能性,因而是教学过程中真正的活的因素,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可惜的是,教学方法的多种可能性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却缺乏表现,至今在许多高校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法,仍是灌输法、注入式。个性化教育要求改变这种局面,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
多样化要求不仅应贯彻于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贯彻于同一课程、课堂、学生班级乃至同一对象的教学过程中,是因课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乃至因人制宜的。因而它不是几种方法的简单相加或联合,而是目标、主题集中,运用灵活的方法的有机体系。
在建构教学方法新体系时,应密切关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的和独立的思考。“满堂灌”的弊端之一,就是教师讲得太多太细,淹没了学生的思考。个性化教育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尊重,要求教师不仅关注课程内容,更要关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指导和引导;把本来由自己讲叙的许多细节化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己的积极思维、提出问题或发现科学结论及其推导方法的过程。一句话: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讲得比以往少,而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比以往多。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11)的确,巧妙地调动学生探求真理的积极性,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的过程,是教学法的最高艺术。
(四)建立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目标相结合的学习评定方式。
学习评定即在课程内容的教学告一段落时,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所作的测试及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其结果往往与人才的评价、选拔、使用挂钩,所以对教和学两方面都具有指挥棒似的作用。在模式化教育中,由于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并过分强调测试、评定方式及标准的统一性,它往往把学生引向对既定知识或结论死记硬背、机械认同的道路(所谓“应试教育”、“应试学习”即如此),很不利于学生以个性的方式发展并成才。个性化教育要求有新的更加科学、全面的测试、评定方式。
测试、评定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所以这方面的改革首先涉及教学目标的调整。总的来说教师应将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考虑而设立新的目标体系,再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和实施既有统一要求,又有灵活性的学业测试、评定方式。
这种新的测试、评定方式的主要特征是能对学生的学习成就作综合的同时又是个性式的考察与评价,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形成基础坚实同时又具有个体特色和优长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在编制测试内容时,它注意为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留下适当的发挥余地;选择、组合测试方法时则适当考虑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利于对每个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考察和评价。纳伊曼说“要有适合于每个学生的专门考试”,(12)这当然很难做到,但的确揭示了学习评定的一种发展趋势。测试和评定当然也应具有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标准,一方面不放弃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则应鼓励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容,鼓励独立思考,特别要爱护其中创造性的幼芽。在这方面,国外许多高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在评定成绩时往往不强求学生解答问题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对在方法或思路上有创见——哪怕是不成熟的——的学生更采取加分的方式予以鼓励。这种学习测试、评定方式,更能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
(五)建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个性化是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积极变革,只有建构与此目标相适应的教育和教学管理体制,依靠制度和组织系统的力量才有可能把它转化为现实的操作活动。现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许多方面是与模式化教育相配套的,应根据个性化目标予以改造、更新。个性化目标对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总要求,就是在为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提供必要的组织形式和运作规范的同时,增加灵活性,为学生以个性的方式健康发展、卓然成才提供制度保证,创设激励机制。
注释:
① 巴班斯基、波塔什尼克:《教育过程最优化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32页。
②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4页。
③ 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5页。
④ 《新华月报》1985年第5期,第122页。
⑤ 《中国高等教育》1995年第4期,李心灿文。
⑥ 《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3页。
⑦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58、163页。
⑧ 《外国教育动态》1987年第4期,第12页。
⑨ 巴塔尔仓主编:《发达国家教育纵览》,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第179、168页。
⑩ (12) 令华、严南德译:《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4页。
(11) 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