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论文_覃承进

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论文_覃承进

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施工期间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是重中之重。因为施工技术导致施工期间发生安全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与进度,同时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只有严格对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包含建设与运行施工质量保证系统,使用施工质量预控,进行施工经过质量控制与严把施工质量验收,才可以完成建设项目施工的质量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多个问题解析

0.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的竞争中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技术也成为竞争的关键。只有打破传统施工技术的局限性,解决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也使得施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为我国建筑技术发展作贡献。

1.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建设工程的第一施工程序,因此,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施工建立的必备条件,主要是通水、通电、通路及平整场地,简称“三通一平”。

2.基槽开挖

在天然含水量较多的土层中开挖基槽,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若有危险时,应加临时支撑,以防塌方。在房位及轴线均已确定的条件下,按设计基槽宽度与放坡要求撒放挖槽灰线,槽边放坡要视地基土性质,基础埋深和地下水位高低而定。基槽开挖后。应经常检查基槽的土质情况,基槽边坡的状态是否有塌方的因素。当基槽挖到设计深度时。必须通知质检、设计等有工单位进行基槽检验,验槽时。应详细观察土层的土质情况。若基槽土层发现有异常现象和松软土质,为检查土质变化情况,用钢钎作标记,钎探时应做好记录和绘制好平面位置图,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当基槽挖到设计深度时,基底老土层不得扰动和松浮土回填,做好刷帮清底工作,并注意基底平整,如发现基底土层局部有异常现象,如空洞、软松土等,必须妥善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3.基础砌筑

基槽验收后.即可按基础的结构形式进行基础砌筑。在一般房屋建设中.采用条形基础的较多。垫层一般选用三合土或CIO混凝土,基础选用砖及毛石等砌筑材料,条形基础的施工过程是:做垫层,分层砌筑大放脚,及基础墙体铺设防潮层等;一般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的施工工序是:浇筑素混凝土垫层、扎基础钢筋、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

4.抗震设防区域的构造柱与圈梁的施工

在抗震设防区域,砖混结构都要没置圈梁和构造柱,它们和墙体结合成一幢房屋的整体。(1)对构造柱,应先把钢筋绑好后.清理柱子根部的落地灰等杂物,并用水冲刷干净,然后支撑构造柱两侧的模板。模板要支牢夹紧,用支撑法或螺栓拉结法使之牢固。主要防浇灌混凝土时胀模及漏浆。(2)对圈梁,可先绑钢筋后支模板,也可先支模板后绑钢筋。因为模板只有侧模,以那个工种有空那个工种可先上。侧模立在横担上,待钢筋完成后把模板上口卡住。保持模板的断面尺寸。模板也要防止胀模和漏浆。(3)检查钢筋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主要内容是检查构造柱钢筋直径.箍筋直径和间距。检查圈梁断面尺寸、主筋直径和箍筋间距。以及钢筋长,搭接长度是否足够,垫块是否垫好,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4)浇灌混凝土。要求先浇灌构造柱,在全部构造柱浇灌完毕后才可进行圈梁等处浇混凝土。混凝土要控制坍落度,预防漏浆;另外由于构件较小。振捣时要适当,不要过振。浇灌混凝土时,应分构件、分强度等级、分楼层做好混凝土强度检测用的试块。试块制作后。待试模中混凝土表面干燥后,在其上用墨笔写出强度,部位和浇捣日期,再送板面进行同条件养护。(5)现场养护。混凝土的养护要根据水泥品种和气候情况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不同的养护时间,一般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时问一般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或有抗渗要求的不得少于14d。(6)拆模。构造柱和圈梁,由于都在砌体中、因此浇灌后2~3d就可以拆除侧模板。除非圈梁中有代替过梁的部位,需等到该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才能拆去底模板。

5.各分项工程预防措施

5.1钢筋工程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4)钢筋弯钩或弯曲:①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_5d,对斜弯钩为4.9d。②弯起钢筋。中问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③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5.2模板工程

(1)模板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杆件问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裂缝。(2)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荷载(特别是动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过大造成开裂。(3)合理掌握拆模时间,拆模时间不能过早,应保证早龄期混凝土不损坏或开裂。但也不能太晚,尽可能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4)在保证合理工期的时候,采用3套模板。这是因为楼板裂缝主要是在初期混凝土强度很低时,受力后产生,而用3套模板后,保证了施工荷载不是由其单独承受,而是4层楼板同时在承担,有效地减少了楼板的压力。

5.3混凝土工程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 洞应堵严;对木模板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混凝土浇筑时应防止离析显现,振捣应均匀、适度。

(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2)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时间。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常采用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热养护、养护,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5)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6.结语

总之,房屋建设问题应当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我们应该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不断的研发更新型、更环保、更安全的施工技术,同时还要对房建工程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盲目施工的现象发生,从而保障工程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刘治亮.创新技术在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1,(30).

[2]浅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建筑与工程,2010,(17).

论文作者:覃承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相关问题论文_覃承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