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浮锚杆防水节点的施工做法论文_邱封科,赵,欢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结合成都武侯金茂府示范区工程实例,分析和探讨抗浮锚杆防水节点的施工做法,比较分析不同防水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并总结。

关键词:抗浮锚杆节点防水;防水卷材;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

一、抗浮锚杆桩头节点防水的重要性

成都武侯金茂府示范区地下室底板共计540根抗浮锚杆,采用“面状均匀布置”的形式,布置相对较分散,且抗浮锚杆锚入地下室底板1米的长度,这种结构形式容易导致抗浮锚杆与混凝土底板节点处钢筋在地下水的影响下被锈蚀或底板混凝土由于毛细空洞现象的发生发展而导致出现渗漏现象。

由于抗浮锚杆节点处防水本身为薄弱点,容易造成渗水隐患,而本工程地下室采用SBS聚酯胎卷材防水,无法对抗浮锚杆处进行全方位包裹,同时底板SBS防水不容易与涂料防水形成很好的搭接与封闭,因此抗浮锚杆桩头节点处的施工做法直接决定了地下室底板的整个防水效果。

二、节点处防水材料介绍

抗浮锚杆桩头节点处防水材料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以特种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料,渗入多种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粉状刚性防水材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产品的特性:

(1)无机材料,永不失效的防水系统,当其他防水系统失效后可继续工作;

(2)可长期耐受高水压-高达300米水头;

(3)自愈合性能,可以自愈合0.4mm混凝土裂缝;

(4)背水面施工性能卓越,解决大量地下室渗漏问题;

(5)无毒、环保,防腐,耐酸碱,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

(6)无需找平层和保护层,节省工期,加快工程进度,施工综合成本大大降低。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能在水的引导下,以水作为载体,在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进行传输、充盈,发生物化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结晶体与混凝土结构结合成为封闭式的整体防水层,堵截来自任何方向的水流及其他液体侵蚀,填补水泥基层的毛细孔和裂缝等缺陷,实现地下室底板的防水效果。因此本工程抗浮锚杆桩头部位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涂抹,同时配合遇水膨胀止水条和SBS密封油膏使用,这种做法已成功的在部分工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

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橡胶较普通橡胶具有更卓越的特性和优点。该种橡胶在遇水后产生2-3倍的膨胀变形,并充满接缝的所有不规则表面、空穴及间隙,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当接缝或施工缝发生位移,造成间隙超出材料的弹性范围时,普通型橡胶止水材料则失去止水作用。而该材料还可以通过吸水膨胀来止水。使用遇水膨胀橡胶作为堵漏密封止水材料,不仅用量节省,而且还可以消除一般弹性材料因过大压缩而引起弹性疲劳的特点,使防水效果更为可靠。

遇水膨胀止水条的特性:

(1)浸水膨胀,“以水止水”;

(2)膨胀速度慢,浸水186h其膨胀率≤最大膨胀率的50%;

(3)施工方便,价格低廉;

(4)无毒无污染;

(5)在长时浸水作用下无溶解物析出;

(6)与其他亲水膨胀止水带相比最大的分别是它的亲水膨胀性经长期的反复膨胀后仍没有失去。

三、防水节点的施工做法及操作要点

结合本工程设计情况,抗浮锚杆节点处采用涂抹1.5mm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用SBS密封油膏封口的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防水层铺贴→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SBS密封油膏收口。

(2)操作要点:

①基层清理:基层表面应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表面应无空鼓、无起砂、无裂缝、无松动,无凹凸不平等缺陷,并清扫干净,无附着的灰浆,灰尘。

②基层若有缺陷或积水现象必须进行清理和修理,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③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薄而均匀地涂刷一遍基层处理剂,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④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a.涂刷范围:以抗浮锚杆钢筋为圆心,以300m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锚杆表面;

b.施工配合比(重量比):水泥基渗透结晶粉料:水=1:0.25-0.4,先将水倒入容器中,机器快速搅拌约5分钟,搅拌做到随混合随施工,混合好的材料应从混合时起30分钟内用完;

c.涂刷:用硬毛刷将涂料均匀的涂刷在湿润的基层表面,不得出现露底、漏刷现象。

⑤用热熔法铺设卷材防水层。施工时,用火焰喷枪烘烤接缝处卷材夹面,待卷材表面的热熔胶发黑发亮时,边烘烤边滚动,使卷材接缝牢固粘贴。滚铺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空气,使卷材平整铺贴在基层上。

⑥在锚杆外围一圈安装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在粘贴过程中,应防止止水条受污染和受水的作用,以免影响使用效果。

⑦防水卷材与止水条搭接处用SBS密封油膏嵌实严密。

四、不同防水材料的比较与总结

现将聚氨酯防水涂料与水泥基渗透结晶做一次比较:

聚氨酯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

简述系双组份反应型粘稠状液态物质,由含异氰酸酯的预聚体A组份和以填充料、改性剂、固化剂组成的B组份组成,使用时按比例搅拌均匀经反应固化而成为富有弹性的橡胶膜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英文缩写CCCW)系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材,掺入活性化学物质组成的一种新型刚性防水材料

特点弹性较好,延伸能力大,能适应一定的基层变形;

温度适应性好 (-30℃~150℃);

3、含挥发性溶剂,有一定的可燃性和毒性;

4、双组份施工,配合比要严格控制;5、耐紫外线、热老化性能较差 可以用作涂料,或作防水剂掺入混凝土中以增强其抗渗性能。其作用机理是材料中的组分遇水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通过比较可知,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属于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保型防水材料,具有多次抗渗和自我修复的特点和性能,并且具有极强的抗压能力,最高可达3.0 MPa,防水层和混凝土表面形成完整的体系,不会分离,并且材料可以充分吸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来参与其结晶反应,不会发生空鼓现象,同时由于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点,因此可以和混凝土结构同步进行养护。但由于其属于刚性防水材料,延伸性和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差,当混凝土开裂时防水层随之开裂,失去防水作用。而聚氨酯防水涂料,弹性较好,延伸能力大,能适应一定的基层变形,因此可在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后,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同时,可在抗浮锚杆钢筋上焊接止水片,以避免有部分锚杆因施工操作人员原因未封堵严密,导致地下水沿抗浮锚杆钢筋上串,以增加整体的防水效果。

参考资料:

1.贺行洋,秦景燕等.《防水涂料》. 化学工业. 2012(11)

2.杨斌,张永明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中国建材. 2013(11)

3.刘长现.《浅谈抗浮锚杆应用中的防水节点做法》. 北京昊海建设. 2015(03)

论文作者:邱封科,赵,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浅谈抗浮锚杆防水节点的施工做法论文_邱封科,赵,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