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启发式教学论文_张石丽

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启发式教学论文_张石丽

(广西省平南县丹竹高级中学 平南 537300)

【摘 要】随着数学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全国广大的中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正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成功经验成批涌现我们应当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同时,不断摸索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法,提高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数学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要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启发式教学,使其成为符合当代中学生的一套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得当,引起他们的活跃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通过自己领悟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最扎实的,最牢固的。

一、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及含义

1、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一直不停的强调启发,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者”才能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说明学习积极性何等重要。苏格拉底的教学特点:抓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在中国,启发式教学源于古代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应该让学生具有发愤学习,积极思考,迫切想搞清楚、弄明白的心理状态,这时正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悱”是指经过自己思考而想要表达却又不能表达出来的困境时。这时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突破难点,正确的表达出所想表达的。

在西方,比孔子晚几十年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提出了“产婆术”,用回答、交谈、争辩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探索真理。启发式教学自古以来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运用于教育实践中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1]。

2、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数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经验、心里特征,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进行启发诱导,启迪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探索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取与掌握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得以发生和发展,数学知识、经验和能力得到生长,以从中领悟数学的本质和学习的乐趣。

二、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启发式教学是教学中的灵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启发式教学不断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再是注入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在课堂中教师要做的是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确立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样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基础数学教育的初中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当代的中学生几乎都认为数学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此时,就需要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有效的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想象的空间,使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成为不断探索新知的过程。

研究并掌握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并能很好的运用于数学教学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中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的数学教学问题得以解决,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优的效果。

三、中学数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严谨的逻辑体系,研究数学要用严谨的逻辑方法。数学教材在体系上和方法上的严谨性是启发式的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启发式的教学法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教师可以针对问题进行设计一套提问,促使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于启和发:启是发的条件,发是启的结果。要求学生发的好,首先要求教师启得当。为了提高启的质量,教师在备课室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周密地设计出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启发式教学。

1、通过引进之前学过的简单内容进行启发

在教材处理方面,教师应当研究如何由易到难,分段进行,使中间段落的教材,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安排的好,学生学了上一段,实际上已经打好了学习下一段的基础。只要教师略加指点,学生基本上能领会下一段的内容。

2、通过提问进行启发式

通过指设计一系列相互联系,渐渐加深的问题,构成“问题系列”。把每一个问题的顺序呈现给学生,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深入展开,主动获得每个问题的答案,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活动逐步加深。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在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进新知识,检查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问能促使学生思维。但所提的问题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双基水平。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便会造成启而不发。问题要提得精确明了,但不能指向唯一的答案,而是要确定要传授什么样的技能给学生,分析这一技能的思维过程(思考步骤),将这一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不同的思维策略设计课堂提问,根据问题向学生提问,训练学生通过自我提问启发自己。

3、通过设计情境启发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发散思维的活动,精心制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2]。

4、通过讲有趣的故事进行启发

根据学生普遍爱听故事的特点,特别是他们几乎每天都过着同样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内心特别渴望听到或接触到新鲜的事物。所以上课经常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启发学生,促使学生感悟。这样学生会不知不觉的进入学习状态。

5、通过做游戏进行启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游戏教学,为学生创造出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这样通过采用有趣好玩的形式进行启发,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总之,启发式最终导致学生能够正确地、生动活泼地、独立地思维而谋求问题的解决。启发式教学法的可贵之处即在此。这是培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范鸿﹒启发式教学法在解题教学中的应用[D]﹒2008:3﹒

[2] 冯先昌﹒初中数学课导入技能的探讨[EB]﹒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7﹒

论文作者:张石丽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启发式教学论文_张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