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和管理体制在不断的创新与变革,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项目性能的有效发挥,就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可以说,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管理是关键,只有将这一工作做好,才能够有效保障项目的整体质量。当前,相关单位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升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有效手段;
市政工程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的重要环节,其在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方面有着关键性作用。对于这样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城市发展大计,保持这一工作环节的平稳运行时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当前随着经济发挥在那的大棒的指引,导致城市在于关乎城市未来发展大局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匆匆上马,从而迅速在形式上加速了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然而这一缺乏严格审核项目的开工建设在施工管理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市政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针对这一局面就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优化策略,促进问题的改善或解决。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
从管理的重要性角度来说,具体体现如下:(1)保障生产的质量。基于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对材料质量和工艺运用等的监督管控,能够保障生产的质量,避免产生质量隐患;(2)强化生产的安全控制。一般来说,市政工程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现场,通过现场管控,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加大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3)实现绿色环保施工目标。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常见各类污染,比如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通过现场管理,采取污染防控措施,比如使用防噪声设备等,减少生产作业的污染,实现绿色施工。
2市政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市政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市政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主要产生于施工单位方面,其直接对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产生影响。对于这一方面来说,这一问题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即:
(1)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缺乏质量安全意识,没有将质量安全放在工程建设的首要位置,而是为了赶工期降成本而偷工减料加速建设,导致建设的工程多为豆腐渣工程;(2)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无法对工程建设局面所涉及的技术和管理作出有效的掌控,导致建设过程处于管理真空状况;(3)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意识不足,导致对应的手段和管理办法不能满足要求,导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处于紊乱状态,造成建设质量的参差不齐。
2.2市政施工管理中监理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市政施工管理中监理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来说,其具体可以表示为如下几个方面,即:
(1)监理单位方面设置的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当前日益变化的市政管理相关工作需求,同时监理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导致其无法在工作中贯彻职业精神,因而在工程监理中应用功能职务之便获取非法利益,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管控;(2)监理单位相关管理工作处于相对混乱状态,且缺乏有效的规章、手段以及制度方面的建设,因而其工作水平难以得到保障;(3)现场监理环节中相关的职权和责任之间缺乏统一性,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将责任和职权放在相同的位置来对自己工作的约束,导致施工中的三方关系无法进行良好的协调,那么现场质量控制难以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市政施工管理中业主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市政施工管理中业主单位方面来说,其对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即:
(1)业主单位对于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工作缺乏重视程度,因而导致工程质量为基础的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由此导致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掌控;(2)业主方面过度看重工程建设是否同工程建设周期保持一致性,而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缺乏一定的关注程度,这就导致了建设过程以工程完成度为价值导向而非工程建设质量为导向,因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难以保障;(3)业主方面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工作能力同当前日益变化的工程质量管理要求不匹配,由此导致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突出。
3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质量管理手段
1)提高工程质量意识。施工中,对于工程质量的意识是指导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一切思想,通过提高质量意识,确保市政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实际中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员工对于施工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是施工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身具备了质量意识,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第二,增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加强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是确保监督和审查中对质量的反复检查,以此来督促施工人员重视质量。
2)精细化施工。市政工程建设中,往往存在很多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这些工程往往是工程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的单独管理和质量把控,是确保施工中这类工程质量的基础,同时对于附属工程的质量通病应该由专家给出处理意见,同时对于易被忽略的环节,应该加强审查和监督力度,确保在工程施工中,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的质量。
3)加强验收手段。市政工程的质量验收是发现和寻找工程质量问题的关键,及时的将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发现并处理,能确保工程整体施工的进展。因此在工程质量验收这个环节,往往采用多种验收手段结合的方式,对工程建设中工程材料的抽样检查和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半成品材料的力学测试等,都是为了加强工程建设的材料质量安全,确保在整个工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的质量达标。
3.2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制
市政工程往往采用投标和中标的方式进行,在工程管理单位中标后,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对工程设立专门的项目经理部、项目施工处、专业施工队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每个部门的责任,确保在施工中,各工作组能够相互合作,尽其所能,将本职工作做好。同时应该加强汇报管理机制,确保工程管理人员对于工程进度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施工中,技术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对于法律法规,应该加强学习的同时,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从而使得工程管理清晰、完整。
3.3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管理人员对于工程中的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问题的解决应该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具体施工中,才能够按照工程施工现状,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其次,工程管理过程,应该是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执行的,作为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对工程要求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认真的学习,在具体施工中,做到活学活用,充分用实践来打磨自己的专业程度。
3.4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是施工中的第一要素,任何工程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工程施工的安全,安全问题不仅会对施工企业的施工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会给社会和媒体带来一定的舆论效应。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就是对工程建设中各单位的安全责任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因此在施工中,要注重对于工程安全责任的落实和考察。同时,为了加强各单位施工的积极性,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部分环节,可以设置一些奖励和惩罚措施,规定一些成熟的奖励制度,确保工程安全隐患的降低。
4结束语
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为此,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管理者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及时的解决突发性问题。本文对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今后做好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希望可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更好的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方林丰,廖青龙.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12):56-57.
[2]郭金龙.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31):202.
[3]彭义凤.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5):167-168.
论文作者:刘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这一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