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论文_朱可

让诗歌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论文_朱可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11102

一直以来,诗歌都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诗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对学生文学素养、审美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应通过经典的名诗名词的教学,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懂得如何赏析诗歌,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灿烂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更自主、更愉快地徜徉,今年教高二的我在《唐宋诗词选读》的教授中慢慢摸索着新的教学途径:自主探究——讨论展示——创新提升。

一、自主探究阶段的引导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所以把握诗歌作者的生平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我们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因此,我们既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认识。我上网搜寻了一些《唐之韵》的节目,抽一些自习课的时间放给学生看,这样既能让他们对唐朝的政治情况以及唐朝诗歌概况有个系统的认识,更能给艰苦的学习生活带来乐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唐诗宋词的热情。另外,我们学校开放的阅览室和图书馆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可供学生在自主探究产生疑问的时候查阅,积累诗词的相关知识。

二、讨论展示阶段的指导

当学生个体对诗歌有了一定感情之后,就可以着手训练学生的自主分析鉴赏能力了。这是个难点。我在导学案上给出鉴赏提示,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自己鉴赏。主要有两个方面:

1.捕捉意象,体会意境。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对接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

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往往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甚至为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袭用。这种借助于现成的意象来表达某种特定情思的艺术手段,则使意象带有了历史的承袭性和象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杨柳表离别,菊花表高洁,梧桐表伤感,阳关示别离,子规象征悲伤,白云象征孤高,松兰梅竹象征坚贞高洁,蛟龙鸾凤象征君子,飘风云霓象征小人等等。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就要让学生懂得诗中意象的象征性,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深入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2.分析技巧。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1)体会修辞作用;(2)分析表达方式。

三、创新拓展阶段的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泡”开,还原回原生态;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使原诗具有更为广阔的意象群,同时使艺术形象得到再造和扩展。让学生抒写感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教诗歌内容的特点,常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探写。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古典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以后,我引导他们根据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选取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将自己的感悟试着摹写出来。字数可多可少,要句畅意明,见解有个性。

2.改写。在学生对原诗大体掌握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将诗歌进行改写。从体裁上看,或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或将诗歌改写成小说,或将诗歌改写成剧本。改写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一次意象的再创造,它使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3.研写。我在教学中也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他们在比较中进行研究,探询共性,辨析差异,并抒写个人感悟。这种比较,可以是不同时期具有共性的作家,如同为浪漫主义的诗人屈原和李白;也可以是同一时期具有风格差异的作家,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这种比较,可以是不同时期作家的同一题材的作品,如张若虚、李白、苏轼三人分别写的“月”;也可以是同一文字内容,不同的体裁形式等等。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高中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让学生用自己的主动探究完成对诗歌的鉴赏体验,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大大促进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更能让诗歌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宗白华 《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俞国良 《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3]黄志浩 《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

论文作者:朱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让诗歌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论文_朱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