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_小康社会论文

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_小康社会论文

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目标论文,优化经济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306(2003)03-0048-05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达到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就需要在保持现有人口增长速度不变的基础上,GDP年均增长率至少要达到7.18%。在我国经济已经连续20年的高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9%以上)后,继续保持20年的高增长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那么,在新阶段,如何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呢?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新阶段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这主要体现在要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早日实现。

一、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问题的提出

建国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多次大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8.1%、48.2%和23.7%,到了2000年,这一比重分别变为15.9%、50.9%和33.2%。这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向优化的目标迈进,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比例关系仍不尽合理,其主要问题是: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低,基础地位脆弱,不能适用大市场的需要。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规模的扩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却存在着低水平和重复建设的严重问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发展太慢,水平太低,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今后仍需大力发展。

产业结构的落后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值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我们必须针对产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加以科学调整,形成更为合理、更加高级的产业结构。经过调整后的产业结构预计到2010年三类产业的结构将变为14.1%、51.5%和34.4%;到2020年三类产业的结构为11.5%、50.2%和38.4%,直到2038年以前,第二产业都将一直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份额,而到2038年以后,第三产业将以46.0%的份额超过第二产业的45.9%而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到2050年三类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16%、42.10%和51.70%,第三产业将占绝对支配地位。这种预计,为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和目标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就为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也明确了这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一项涉及全面,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举措。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并注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结合。

(一)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的改造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一些传统产业在我国仍有广阔的市场要求,仍然是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柱。据预测,到2010年,机械、石化、电力、建筑、汽车等传统产业仍将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支柱产业的顺利交接,我们必须振兴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

同时要积极采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原材料工业,重点应放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上。石油化工应重点开放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发展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轻纺工业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技术进步,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汽车工业应重点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建立起立足国内的汽车技术开发体系。建筑业重点建设城乡住房和公共工程,大力开发新型建材及制品。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应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践证明,一批在研究开发方面投入大、实力强,能够有效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在各产业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今后应加快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在主要行业形成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调整结构促进升级的骨干和依托。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各具特色、体现专业化分工要求的各类中小企业。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时,尤其要重视发挥中小企业特殊的优势。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继续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必须加大力度做好这一工作。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是21世纪企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据预测,汽车制造、电子仪器仪表行业在新阶段增长的速度始终会高于GDP的增长,2010年至2030年期间将掀起一场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高潮。而且2030年以后,电子与信息、现代化汽车制造者等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而到2050年,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一代产业群,如生物、海洋、材料、空间产业将一起构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群。据统计显示,近年来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占到33%,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创造的增加值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尚不到5%。足见高新技术发展空间之大,任务之重。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应该重点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产业,重点支持建设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关键集成电路、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技术工程,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优势。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面

第三产业就是广义上的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这既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新时期的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以及改善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据预测,就经济地位而言,到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4.4%,2020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8.4%,到2047年左右其份额将超过50%,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到2050年其份额将达到51.74%。就业的比重,到201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是33.4%,到2015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以36.3%的数值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容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到2044年以后,第三产业将容纳全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就业。成为解决社会就业的决定力量,到2050年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将达到52.4%,这足以看出服务业将来在国民经济和解决就业方面的地位。因此,坚定不移地发展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方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无论是服务领域还是服务水平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们仍要致力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大力发展面向生活消费的服务业。在房地产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重点发展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城镇居民住宅,发展住房信贷和住房保险,提高增量住宅的商品化程度,促进住房存量流通;发展以居民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和装饰装修业,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旅游业应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规模和水平。社会服务业方面,应进一步强化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重点开拓家政、维修、接送、托幼、养老、保健、文娱等服务项目,此外,还要大力发展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产业。第二,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营销、流通产业方面,应积极引进新型产业业态和技术,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改造和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方面要扶持商业银行拓展信贷业务,拓宽保险资金运送渠道,提高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偿付能力。中介服务业方面要规范发展会计服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和工程咨询等,实现中介机构脱钩改制,确保其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信息服务业要重点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咨询和数据库服务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第三,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步伐。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和试点领域,增加试点数量,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和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引入市场机制,增加竞争主体,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进产业化,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的改革步伐,把发展服务业与政策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实行政企分开、企事业分开、营利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市场主体。

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21世纪之初的中国虽说初步进入小康社会,但广大农村还没有达到既定的小康生活标准,这说明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任务仍很艰巨。为此,可将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

进入小康社会的第一个10年是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将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到2010年,农村居民要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在各个领域和综合进程上全面达到既定的小康标准,并向比较富裕的生活开始迈进。第二个10年是小康社会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到2020年农民生活在整体上全面进入宽裕阶段,农村居民可以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如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准、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从2020年到2050年是小康社会的后期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将实现从比较富裕的小康社会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飞跃,而到2050年将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农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第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21世纪将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世纪,农业生产将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这一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然而我国目前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仅为30%——4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这就要求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因此,坚持贯彻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完成的重大战略课题。

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快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转变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要集中财力支持一批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和研究中心,以此推动全面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地区科技机构的任务要放在实用技术的引进、开发、服务和推广上。(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工作。科学研究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3)选择正确的农业技术革命道路,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自主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4)合理确定未来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的优先领域。争取在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养殖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等方面取得突破。

第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多渠道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乡镇企业是中国特色的乡村企业,它的崛起与发展被称为“中国奇迹”,它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开辟了第二条道路,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改变了中国二元经济社会。据统计,改革的20年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量超过1.5亿人,其中80%转移到了乡镇企业。相应地,农民收入由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也从1978年的不足20%上升到1999年的43.5%。1978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构成中非农产业仅是30.5%,而到了1998年该数值已经上升到77.7%。这些数据足以表明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20年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所作出的贡献。而且,据专家预测,21世纪的前1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还将以年均10%的增长率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应重视乡镇企业在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第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真正把农民作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农民收入要不断增加,农村要全面实现小康,并逐步向更高水平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当作农村实现小康的基本条件。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可有以下思路。首先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调整农产品结构,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积极开拓农民增收领域。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积极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这是增加农业收入的根本出路;继续加大扶贫工作的力量,把扶贫开发作为增加农业收入的一项重大措施;实行“税费合一,统一计征”的办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工业现代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首先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预测,新阶段的前40年左右,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但起决定意义的是工业)都将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的位置。虽然今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逐年递减的,但这种下降是极为缓慢的,2000年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50.9%,到2050年该数值估计为42.1%,50年间下降8%左右,可见工业对国民经济支撑的作用。其次是容纳劳动力能力变强。目前第二产业是三个产业中容纳劳动力最小的一个,2000年底为22.5%,随后的50%内其能力变强,到2050年估计达到30.6%,超过第一产业17.0%的水平。同时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小康社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走集约式发展道路,也就是要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工业若不走现代化道路,将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那样根本就谈不上建设小康社会。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

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有如下几点:

第一,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世界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使得国内竞争国际化,我国工业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是推进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外部动力,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没有竞争也就无所谓竞争力。事实证明,我国长期受到保护,处于垄断地位的产业是最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国企业只有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才能逐渐培育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未来相当前的时期内,中国工业发展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将会进一步增强,因而必须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扩大利用国际资源,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同时,要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机制,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市场机制承认市场主体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强调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地位平等,能够保证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利益主体,成为独立地对市场供求、竞争和价格变化做出灵敏反应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利益驱使下去调节自己的资源投向,安排好自己的经营,设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另一方面,企业只有成为真正自主决策的市场竞争主体之后,才能真正成为最有效率的技术创新主体,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动,切实发挥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的主力军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实力。因此,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其现代化,必须按照“十六大”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使之更加完善。

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在工业中的应用。工业现代化进程是快是慢,核心问题是要采用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来推动,使之加速现代化进程,如果仍用传统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则现代化进程就会减慢。我们知道,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将退居第2位。同时,传统产业要想提高其素质,增强竞争力,也必须依靠高新技术产业的改造。以制造业为例,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特征之一是一切重体力劳动和手工生产劳动甚至工业经济领域的所有产业都实现了用机械代替体力劳动,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在于高科技的制造业。

同时,必须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信息化在工业与其他一切领域的应用。提高企业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和直接的,因为只有企业才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力,也只有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政府部门信息化与家庭信息化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发挥。

第三,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组织结构。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制度创新,就是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解决企业管理体制不当,经营体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进而导致企业素质和效益低下的根本途径。各类企业都应按照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制度模式,广泛借鉴和采用现代管理观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工业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形成一大批在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产业为龙头,培育出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是加速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途径。

相信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驱动下,我们一定能稳步推进农业、工业及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标签:;  ;  ;  ;  ;  ;  ;  

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_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