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定性研究的思潮_心理学论文

西方心理学定性研究的思潮_心理学论文

西方心理学中的质化研究思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学中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11-0113-06

一、引言

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中悄然兴起。“沿心理学的边界,一股静悄悄的,但是却稳步增长的质化研究潮流正在获得冲力。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女性与性别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所有这些领域内,心理学家正在尝试使用质化方法。”①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大陆、加拿大和美国的整个西方世界内,许多心理学家都投身于质化研究。传统上,心理学家讨论的是“该不该”使用质化方法,而现在讨论的则是“怎样”贯彻质化研究的原则。因此,一些心理学家称质化研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新范式”②,是心理学的“第五势力”③,“可有效地削弱量化方法的垄断地位,促进我们这一学科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向其他范式更加开放”④。

“质化研究的界定性特征是它呼吁研究者尽可能全面地、自然地进入被研究者的生活,其目标是通过与被研究者的紧密互动,获得对人的群体、环境、计划、事件或者任何其它所意欲研究现象的深度的、整体的了解。”⑤另外一位学者在定义质化研究时指出:“质化的心理学研究探讨的是性质(quality),即人的实际生活体验和行动的独特的、本质性的特点。质化研究是反思性的、释义的、描述的,它通常从被研究者的角度,以生活于特定情境中的人的视角来返身性地描述和理解人的实际行动和体验。”⑥

质化研究是相对于量化研究而言的。量化研究强调统计、测量等数字手段,质化研究则强调语言、实物、图片、录音、录像等的运用。但是两者的区别并不是是否使用量化指标的问题,“它们的差异不能错误地定位于一个使用数字,另一个不使用数字——我们找不出任何理由认为质化研究者不能利用量化数据。实际上,理解这一差异的最佳方式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量化和质化研究者们探索世界的根本基础……”⑦换言之,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是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区别更多地体现在认识论方面⑧。

二、质化研究的特征

相对于量化研究,质化研究有其本身的特色和优势,表现在:

1.探索主观体验,追求意义

质化研究的最主要特色之一就是从被研究者的主体性、主观性出发,探索现象或生活事件对被研究者的意义和其内在的主观体验。科学哲学中早就有过关于主观体验地位问题的争论。例如,围绕蝙蝠的研究,许多哲学家认为我们可以对蝙蝠的神经结构有清楚的了解,但是我们永远无法了解作为蝙蝠的主观体验是什么。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世界的过程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心理学家对人的神经解剖结构已经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心理机制的探索也取得了进步,但是人作为人的独特体验是什么却不是传统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传统心理学在自然科学理想的驱动下,在实证主义范式的指导下,对心理现象采取客观、量化的方式,力求对心理机制有解剖学式的理解。但是心理和意识是一种内在的主观体验。对于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体验,抽象的、剥离的、客观的方式是无法达到的。质化方法就是为解决这样一种问题应运而生的。它应用深度的、开放式的访谈、参与式的观察、话语分析、叙事分析、录像等方式了解被研究者的真实生活体验。这些研究方式“能丰富我们的认知反省和对语言主题的溯求,促使我们的研究更加适合个体的意义追寻。……总之,这种研究方式将使我们更加全面、更为深入地理解生活世界的意义,而这正是大多数质化心理研究的目标或步骤”⑨。

2.寓情于景,追求研究的特质化

从“预测和控制”的目标出发,实证主义的量化研究传统悬置个体的主观体验,强调了“纯”心理机制的研究。换言之,研究的根本目标是把握处于活动中的“心理机制”。同心理机制相联系或被心理机制加工的心理内容,特别是与具体文化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则不是心理学家关心的对象。心理学家虔诚地相信,以这种抽象的、剥离情境的研究模式所得到的结果具有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普遍适用性,即具有一般性,可应用于一切场合,服务于“预测和控制”的目的。

质化研究与此相反,它的目的不是预测和控制,而是理解(understanding),即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现象和事件的意义。“质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般性,大多数质化研究者也并不尝试使他们的结论成为持久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原理。……其关注的焦点在特殊的案例上。对于某些研究者来说,其目标是提供地域性的知识,即探讨的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或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服务于被研究的这个地区。由于它深深地寓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因而质化研究计划比那种提供一般性的但却是抽象统计关系的研究能提供更有用的信息。”⑩概括地说,质化研究不从预测和控制的目标出发,也不打算提供对现象和事件的因果机制的解释。质化研究强调的是地域的实用性,强调在具体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在具体的情境中,对焦点群体、典型个案的深度理解。这种研究是特质化的,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但是它是实用的,对于所处区域具有明显的价值和意义。

3.重视自然语言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作用

在实在论信念的指导下,量化研究视语言为现实的镜子,认为语言是中性的、透明的符号,数学公式、统计推理真实地表征了研究的结果。与此不同的是,质化研究者持建构论的观点,认为语言不是透明的,而是具有建构的特性,各种心理体验恰恰是通过语言范畴建构出来的(11),因此,分析语言范畴的作用和功能,从人们的自然语言中追寻被研究者的内在体验就成为质化研究的关键。

在研究过程中,质化研究者赋予自然语言以中心地位,而不是像量化研究者那样,首先尝试用深奥的专业术语和量化的公式来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因此。质化研究把普通的会话和日常生活的语言作为研究的起点,通过开放式的访谈、焦点群体、现场观察等方式搜集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对于录像、录音、文本等的处理采取“聆听”原则,从多种角度进行理解,了解其深层次的意义。

话语分析典型地表现了质化研究重视自然语言的这一理念。“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话语分析是有关人类个体之间交流实践中使用的符号的分析和解释,它探讨的是这些符号系统的操作机制……或者可以这样来表述,即话语分析是社会情景中的语言应用研究。”(12)话语本身指的是一组陈述,提供了关于事物、事件、文本或现象的轮廓或图像。通过这组陈述的分析,可以发现话语中隐含的观念结构和认识方式。质化研究者重视话语分析的使用就是因为通过自然语言或者生活语言的分析,可以把握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和认识方式。

4.抛弃价值中立,彰显研究者的态度和信念

实证主义注重价值中立说。依据价值中立的观点,科学研究属于事实范畴,与价值无涉。它询问“是不是”,对于“该不该”的问题保持沉默,因为那属于道德伦理范畴,不是科学关心的对象。量化研究在这样一种信念的指导下,力求价值中立。为了获得普遍适用的心理机制,研究者力图摆脱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个人主观意识、价值观念的影响。量化研究者认为,唯有如此,科学的客观性才能得到保证。

但是质化研究者强调指出:“主观性不仅仅是偏见和扭曲的渊源,其本身也是一个有规律的学术领域。正如客观对象的研究需要客观的方法,主观意义的探讨也需要主观的方法。质化方法的产生最初就是为了这个目的……。”(13)因此,质化研究不回避价值问题,实际上,质化研究有利于揭示实验设计中隐含的、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念。“对于质化研究者来说,开诚布公地宣称自己的世界观、假设和偏见,以有利于读者了解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的态度,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14)在质化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明确告知被访谈者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在数据分析阶段,研究者不需要排除自己的主观性,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力;在研究报告撰写的过程中,许多质化研究者把自己的态度和信念,可能产生的偏见也包含在报告的文字中,分析自己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结论,在结论获得的过程中,研究者本身扮演了什么角色,同报告的阅读者“一起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让读者详细地了解结论获得的方式方法”(15)。这样一种过程更有利于研究者和报告的阅读者对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其他的解释,而不会陷入单一的、武断的结论之中。

三、质化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兴衰

质化研究使用现场观察、深度访谈、开放式问卷、生活史、个案研究等手段,这些方法的核心观念就是在自然条件下,以不破坏被研究者生活环境为前提,完整地把握被研究者的经验世界,了解其真实的体验。这种研究理念在科学心理学创立之前实际上就已经存在了。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科学,即研究物理世界的自然科学和研究精神世界的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使用说明(explanation)的方法,人文科学使用理解(understanding)的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研究对象是外在的,没有内在的体验和意向性的特点,因此,自然科学采取抽象的方法,剥离对象的情景和意义,通过一般的归类而总结其因果规律,其目的是预测和控制。但是在人文科学中,研究对象处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对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文科学面对的是人,人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这些意义是客观的观察所不能及的。它需要的是通过“共情”(empathy)的方式进行理解,即把自己置于被研究者的地位,了解被研究者的体验。“共情”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质化方法。以共情方法为基础,狄尔泰设想了“描述”的心理学,而不是那种研究行为因果关系的自然科学心理学。这是质化研究在心理学中的最早体现。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创立。在冯特的心理学的体系中,一方面是研究低级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另一方面是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民族心理学。感觉、知觉、注意和反应等低级心理过程可在控制的条件下用实验内省法加以研究,了解其运作的机制,但是高级心理过程,即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因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实验室中难以加以控制,因此自然科学的方法无能为力,只能借助于人类学、文化研究、人种志研究提供的数据和资料,进行质化的考察,了解这些高级心理过程发展的轨迹。但是冯特之后,心理学的重心转到了美国,冯特的美国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冯特的实验心理学,而冯特对质化的民族心理学的贡献却被大多数心理学家忽略了。

然而,美国心理学的创立者威廉·詹姆斯对心理学的客观、量化倾向不以为然。他认为冯特的实验心理学是“黄铜工具”(Brass instrument)的心理学,他更赞成一种质化的心理学。詹姆斯指出:“在那些审慎的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以及他们的金属工具背后,总是有一些爱好户外活动的博物学家,他们的眼睛和热情关注着活生生的自然环境,……心理学中也有类似的区别。某些人被实际生活中的多样化心灵所吸引,而另外一些人通过逻辑分析,或者通过黄铜工具,试图发掘出元素性的过程。”(16)詹姆斯更倾向于质化的方式,他有关意识流、宗教体验的研究是质化研究的典范。

行为主义兴起以后,心理学沿着客观、量化的道路越走越远,虽然在这一时期心理学中也不乏质化研究,如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研究,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精神分析对于潜意识的探索和社会心理学中的文化人类学研究等等,但是这些研究都处在学科的边缘地位,其研究方法没有对主流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操作主义的兴起,一切不能被操作和量化的概念都被排斥在心理学合法研究范围之外。研究者相信,“如果不能被测量,那么它根本就不存在……‘研究’这一术语成为量化研究的同义语”(17)。因此,在这一时期,量化研究成为心理学的“范式”,支配了整个心理学领域,“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实证—经验主义的框架下进行的,使用的是正统的设计和量化方法,即使研究课题不适合这类框架,如宗教和精神体验等,情形也是如此”(18)。量化成为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在面对一个课题时,典型的反应是怎样量化,而不是首先询问是否适合量化。因为只有量化研究才是正统的、科学的。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心理学中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质化研究重新在心理学中崭露头角。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等人对人格的质化分析,现象学心理学家对意识体验的整体描述等都为心理学中质化研究的复兴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之后,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及其对传统客观、量化方法的解构更进一步为质化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兴盛提供了冲力。概括地说,质化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兴衰可分为这样几个时期或阶段:第一,经验—实证主义阶段,时间大致在20世纪初至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由于追求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理想,心理学家极力效仿成熟的自然科学,借鉴自然科学的客观、量化方法。质化的研究模式受到普遍的质疑。第二,后实证主义阶段,持续的时间约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随着实证—经验范式的衰落,人本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重新开始了意识经验的探索,质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但是质化研究阵营自信心不足,在使用质化方法时,总是力图符合客观和量化方法的信度、效度标准,以求得量化阵营的理解和接受。第三,后现代主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后现代思潮在心理学中兴起。心理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强调心理的社会建构属性,认为心理并非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而是文化的建构物。对于这样一种建构的产品,可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因此心理学在方法上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质化方法与量化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阶段,质化研究首先从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兴起,逐渐波及到心理学的大多数分支,形成了心理学中质化研究的思潮。

四、心理学中质化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量化研究采纳的是剥离情境和意义的抽象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在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自然现象的研究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具有意向性的经验世界研究中就显露出其固有的局限。因此,伴随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反思运动,质化研究异军突起,并逐步在社会心理学、临床和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形成一股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心理现象的解构和方法多元化主张更是给心理学中的质化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冲力。

但是质化研究也面临多重挑战。最严峻的挑战来自外部,即来自量化研究阵营。量化研究阵营指责质化研究主观、武断,缺乏科学的信度和效度,不符合一贯的科学标准,类似于文学艺术的工作,“……那些‘硬’科学家们有时称质化研究者为‘记日志的人’或‘软’科学家。质化学者的工作被称为非科学的,或者仅仅是说明性的、主观的。它只能是一种评论,而不能称为理论或科学”(19)。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质化研究是科学的倒退,接受质化研究将有损于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

面对这些指责,质化研究者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们认为,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模式,不能用量化研究的标准衡量质化研究。“质化研究方法涉及的是对来自于访谈或观察的文本性资料的系统搜集、组织和解释。它是在自然环境下,在探讨被个体本身所体验到的社会现象的意义的过程中使用的。……量化研究中科学严格性的传统标准不能应用于质化研究。”(20)质化研究者强调指出,量化研究者所强调的那种抽象、超脱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对研究的结论有一定的预期,而这些先在的观念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设计、程序的安排和结论的获得。当代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也证实了知识不是一种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实在,没有什么方法能保证一种“客观”知识的获得。实际上,知识同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同社会的交往和人际互动紧密联系着(21)。因此,质化研究不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而主张“返身性”(reflexivity),即对知识建构的背景、研究者的信念和态度、研究者的期待等研究者本身的因素对研究过程和结论可能产生的影响的一种系统反思。在研究的每一个阶段,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的影响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研究报告中也应该指出研究者的个人位置可能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这就是质化研究所要求的“客观性”:它承认研究者在知识获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它同量化研究所要求的那种客观和超脱有本质的区别。

质化研究也面临着内部的挑战。一种挑战来自“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的主张者。混合方法的主张者强调, “质化和量化方法的结合实际上有助于解决单一方法带来的诸多问题,……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克服单一方法的两个最大的局限:即质化方法小样本带来的有限的可迁移性,……以及量化研究因缺乏社会文化的、地域性的知识而使得研究者应用的概念无法抓住所研究领域最相关的问题。”(22)混合方法主张,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质化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抓住核心问题,形成相关的理论和假设,然后应用量化方法进行大规模的验证。这种研究设计避免了单一研究的弱点,更有利于研究过程的深入进行。

但是正统的质化研究者认为混合方法实际上将质化方法贬低为量化方法的附庸,其结果是削弱了质化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他们认为,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特色,也各自有着自己的认识论和方法基础及其评价标准,不可能也不需要将两者混合使用。

质化研究面临的另一挑战来自阵营内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冲突与对立。质化研究并非一个整齐划一的阵营,其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经常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质化研究中的现代主义倾向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争论就是其中的一种。质化研究阵营中的现代主义倾向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为主,其理论以现象学、释义学为基础。这一倾向的主张者强调通过现象学的还原,共情等方式整体地把握被研究者的意识体验。在这些研究者的心目中,意识体验是实实在在的,传统的量化方法由于采纳客观超然的态度,无法真正把握这种体验。现象学的还原为把握这种体验提供了有效工具。质化研究阵营中的后现代主义者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家为主,后结构主义、社会建构论是其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倾向的质化心理学家不把意识体验作为一种实在,而是作为一种话语,认为意识体验是一种社会的建构。对于这样一种建构物的分析,有效的方法不是量化的证实,而是质化的分析,即分析人们怎样在社会互动中建构了这种话语,这种话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什么效用。因此,话语分析就成为质化研究阵营中后现代主义倾向所推崇的方法。

收稿日期:2009-06-09

注释:

①Marecek J.Dancing through minefields:Toward a qualitative stance in psychology.in Camic P.(ed.),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Expanding perspectives in methodology and design,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pp.49~69

②Ponterotto J.G.Integra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requirement into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training programs in North America:Rationale and curriculum model.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2005,pp.97~116

③Ponterotto J.G.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The fifth force in psychology.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02,30(4):394~406

④Hoyt W.T.and Bhati K.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7,54(2):201

⑤Farber N.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A Practical guide for school counselors.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2006,9(5):1~11

⑥Fischer T.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psychologist.Academic Press,Elservier Inc.2006,p.xvi

⑦Delyser D.Teaching qualitative research.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2008,32(2):234

⑧Denzin N.and Lincoln Y.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Thoudand Oaks,2005,pp.1~32

⑨Fischer C.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Affinity,clarifications,and invitations.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2006,34(1):5

⑩Marecek J.Dancing through minefields:Toward a qualitative stance in psychology.In Camic P.(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Expanding perspectives in methodology and design.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pp.49~69

(11)Gergen K.Social construction in context,Thousand Oak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2001

(12)Traynor M.Discourse analysis.Nurse Researcher,2004,12(2):4

(13)Davidson L.Ridgway P.& Kidd S..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inform mental health policy.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53(3):139

(14)Morrow S.L.Qualitative R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Conceptual Foundations.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07,35(2):210

(15)Henwood K.Qualitative research,reflexivity and living with risk:Valuing and practicing epistemic reflexivity and centering marginality.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2008,5:45

(16)James W.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A study in human nature.New York:Modern Library,1994,p.244

(17)Streiner D.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iatry.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53(3):135

(18)Coyle A.Qualitative methods and "the (Partly) ineffable"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2008,5(1):58

(19)Denzin N.and Lincoln Y.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Sage Publication,Thousand Oaks,2005,pp.1~32

(20)Melterud K.Qualitative research:Standards,challenges,and Guidelines. The Lancet,2001,358(11):483

(21)Gergen K.Social construction in Construction in Context.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22)Kelle U.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research practice:Purposes and advantages.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2006,3:307

标签:;  ;  ;  ;  ;  ;  

西方心理学定性研究的思潮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