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论文_沈倩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抗茵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方法 以ADR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药师会诊和终末病历统计.对每例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所用药物、用药途径、不良反应及主要临床表现等依照ADR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对收集的资料按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评价。结果 引起ADRs的药品种类:头孢菌素类(65)、青霉素类(40)、喹诺酮类(25)、大环内酯类(15)、硝咪唑类(10).林可霉素类(5).磺胺类(2).其他抗茵药物(3);涉及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0)、呼吸系统损害(1)、中枢及外周神经的损害(2)、胃肠系统损害(10)、全身性损害(2)、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8).泌尿系统损害(1)、用药局部反应(7).心外血管损害(2)、其他(2)。用药情况:给药途径125例(75.76%)患者为通过静脉滴注给药,10例(6.06%)为肌内注射给药,30例(18.18%)为口服给药;合并用药:115例(69.70%)为单用药,50例(30.30%)为合并用药。结论应加强对临床药师ADRs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ADRs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对ADRs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并按时上报。同时,临床药师也应自觉加强对ADRs信息的收集,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并反馈给临床,从而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茵药物;不良反应;控制对策

药物不良反应(ADR)指使用正常剂量的药物在人体的预防、诊断、治疗中引起的、任何有毒害的非预期的反应[1],也即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抗菌药物是种类最多、临床应用最广的药物,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

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比例超过了50%,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3]。ADR监测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对上市后药品进行再评价,并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此,笔者开展如下研究,探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ADR病例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4年收集的ADR报告病例,其中抗菌药的不良反应报告为165例。

1 2研究方法

根据临床药师会诊和终末病历统计,对每例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所用药物、用药途径、不良反应及主要临床表现等依照ADR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对收集的资料按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2.1引起ADRs的药品种类

见表l。

2.3用药情况

①给药途径:125例(75.76%)患者为通过静脉滴注给药,10例(6.06%)为肌内注射给药,30例(18.18%)为口服给药。②合并用药:115例(69.70%)为单用药,50例(30.30%)为合并用药。

3讨论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以控制严重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广泛的使用,随之而来的是抗菌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也渐趋上升[4],影响着患者的用药安全。据统计,我国药物的销售量和使用量排在前15位的药品中,抗生素类药品占了10种[5],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80%,远高于30%的国际平均水平[6]。在上述情况下,不仅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而且增加了ADR和药害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和滥用。

本次研究中发现,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s在各类药物中居首位,其次是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具有药物抗菌谱广,安全性相对较好等优点[7],同属β-内酰胺类,临床使用非常广泛,是目前治疗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但ADRs病例也日趋增多,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休克等,应当引起重视。喹诺酮类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上应用也日渐增多,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等优点[8],但是该类药物依然存在着软骨损伤、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特别不宜在发育期儿童及孕妇中使用,临床使用时应密切注意。同时,多种抗生素药混合使用也成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首要原因,混合使用不仅带来不良反应,而且药物之间产生拮抗作用,也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医师必须按照临床症状用药,减少过多的预防用药、联合用药、过大剂量和长疗程用药。总之,药物造成ADRs的原因很多,损害程度轻重不一,危害涉及各个组织器官,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加强对临床药师ADRs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ADRs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对ADRs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并按时上报。同时,临床药师也应自觉加强对ADRs信息的收集,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并反馈给临床,从而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关英,郑彦云,徐峰,等.我院近2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6):410.

[2]孔永红.129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26-127.

[3]金振波,孙文辉,田德蔷,我院2005-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1):1677.

[4]吕卫红,江君微,朱良荣.19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7):819-820.

[5]金有豫,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Ml.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7-911.

[6]秦侃,范鲁雁,赵林海,药品不良反应成本测算的研究模式和意义[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5):387

[7]孙鹏丽,张丽.哈尔滨市2004—2005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07-209.

[8]陈廷霞.本院16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0):32.

论文作者:沈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我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论文_沈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