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虽然也在不断改进中,但是人们对供电的需求量以及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电力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智能配网应运而生,通过对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网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智能配网更好的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因此本文主要对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智能配网的设计进行了分析,针对智能配网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配网;设计
前言:在电网系统中配网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电力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不但可以为用户提供电能,还能将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进行分配,但是就目前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设计工作来说,其难度越来越高,这是因为人们对电力系统中配网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配网的安全性、美观性及可靠性外,还要求配网具备智能化。由于配网在服务的环节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务必要加强配网的建设,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配网进行规划,使配网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1智能配网的结构构成
对于配网来说,基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变电站,将电进行转换;第二部分是配电站,将电能进行分配;第三部分是用户端以及开关等,那么智能配网则是配网的升级版,使配电达到高级自动化的目的。而对于高级自动化配电来说,通常将其分为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高级操作环节,而另一个环节则是高级管理环节。在智能配网运行的过程中,高级操作环节主要是对数据资料等内容进行操作,同时对配电进行管理和控制,高级操作环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自动化以及无功控制等功能进行调节,使其更好的完成配电工作。两个环节在智能配网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高级管理环节可以将配电的数据等内容进行管理,高级管理环节中具有地理图像的功能,可以获取到配电的各种资料。另外,智能配网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配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智能配网可以获取到设备终端出现故障的位置,从而将故障进行确定并解决,有效期到隔离、及时修复等目的。
2电力系统智能配网的主要内容分析
智能配网对电网的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用以控制、调节、处理突发事故。这不仅需要电力网络、通信网络的强大支持,更需要各种具有高级应用功能软件的强大支持,以此保证安全、可靠、经济的配网形成,能够正常运行并向用户供电。因此,智能配网是一种集各种新技术于一身的高级配电系统,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采集数据、监控技术
当前对配网运行中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需要充分发挥无线光纤技术的应用价值,创建不同节点。节点能够更好地实现配电终端与广域 IP 通信。比如目前各个电力用户连接的基本端口以及配网调度中心。通过对传输的各项信息进行处理,能够更好地解决通信处理问题,使得电子信息与用户需求各方面相互协调。
(2)控制保护技术
应用控制保护技术能够使得配网中各项信息有效同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能够对广域网络以及故障采取保护性措施。在此过程应用中,对技术性要求较高,通过适应保护技术以及网络保护等技术构成。
(3)高级自动化配电
运行和配电管理方面实现的自动化是高级自动化配电的变现形式。在运行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进行实时监控技术,综合自动化配电的功能,最终实现机器设备的管理和自动化应用。对于用户而言,通过自动化配电的应用,可以实现自行抄表,同时还可以自动的实现对信息的相关管理工作。
(4)客户信息系统
用电管理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客户信息系统,它的作用是可以对用户和与用户有关的相关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化管理。对于用户的用电情况有准确的掌握,也对用户正常的用电有重要的作用。
(5)高级量测体系
高级量测技术的应用就是通常所说的 AMA应用,它主要是作为多种通信介质出现,可以运用智能电表,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了,不断的分析用户相关的用电数据。通过运用高级量测技术可以实现用户和配电系统之间的沟通,最大限度的实现用户自动化。
(6)DER并网技术
主要是对调度和微网进行完善和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DER 并网技术主要表现在配电网络的保护控制、调度管理和配电系统是否可以精确地和机器设施的接口进行连接。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统一对不密集安装的 DER 技术进行管理和调度,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 DER 技术的效益,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正常有序性。微网是一类配电子系统,它能够单独的在主网之外运行。
(7)传感测量技术
传感测量技术也是配电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种传感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缆温度的在线测量,还能对供电设备的状态和输出电能质量进行监控和分析,而且这种传感测量技术还能对于不同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这 对 于 提 高 配 网 的 防 御 性 功 能 有 着 很 强 的 参考性。
(8)故障电流的限制技术
主要是借助于电子高温的超导技术的辅助,对电流进行限制,是一项限制短路电流的技术。它结合多种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完成智能配网的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配网计划,结合快速断路器和限制器等基础设施,增强智能配电系统的灵敏度。而在线监测广域保护和快速的隔断故障等技术的使用,可以及时发现和检查出问题,并且对其进行自动化修复、自愈等操作。
3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探析
3.1 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是第一项探究内容,当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将配电监测终端所产生的作用作为基础,从而设计相应的智能监测系统,所设计的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在配电变压器运行时,使其模拟量和状态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更高。另外,只能监测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最新的测量数据传输到主站,而主站可以自动对其进行监测,一旦出现故障,则会立即想中心站报警,有效减少故障对供电的影响。对于监测设备的设计来说,其目标应该将自动恢复以及电磁的兼容性为主,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终端在工作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3.2功能设计
根据指定的设计目标,智能配电系统设计了六大功能。
1.数据监测功能。定时记录交流点的数据信息,如: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等,以及记录分别在25次以内的谐波电流和15次以内的谐波电压等,统计出这些功率因数和频率后,总结出最大、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值,向主站发送相关信息数据。
2.存储数据报表功能。对月统计的数据信息和日统计的数据信息储存起来。一般情况下,月统计的数据信息可以保留一年左右,而日统计的数据信息只能保存30天左右。
3.控制开关状态功能。智能配网的监测终端,会对线路开关的状态量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如果开关的状态量变化,就会立即记录变化所发生的时间以及当前的状态,在对开关进行监测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读取外部电能表因为变化所产生的数据。
4.传输数据功能。利用GPRS无线系统,控制、读取外部电表的信息数据,读取各种测量的统计数据信息资料。以此实现数据通讯,可以将远程的参数设置功能、对时功能应用到现实中。
5.检测故障功能。自动检测变压器的输出电流、电压越限等各个模块,如果出现异常,会收集出现故障的信息,汇报给主站后并立即报警。
6.自动诊断修复功能。该智能系统对出现的一些小故障,可以自动的进行自我诊断修复。
4结语
配电系统的应用,为电力供应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智能配电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能配网的管理是配网的智能化和科技化,尽可能的减少配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要重视用户和智能配网之间的联系,不断的对电网运行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增强电网的配电效果,最终达到安全、可靠的供电。
参考文献:
[1]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发展探究[J].袁玮光,张丁,付栋. 科学家.2017(05)
[2]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探讨[J].汪莉,张旭.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
[3]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研究[J].黄如柳. 山东工业技术.2017(20)
[4]试论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J].吕冀坤. 自动化应用.2018(02)
[5]试论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网设计[J].吴琳. 居舍.2018(32)
论文作者:林凯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用户论文; 高级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