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儿童口腔治疗中依从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曹越鸥

提高儿童口腔治疗中依从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曹越鸥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上海 200072)

【摘要】通过对患儿在口腔治疗过程中的方法、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以及针对性护理措施的综述,结果发现依从性的提高可以减少患儿对于牙科恐惧症的减少,并且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依从性差会出现患儿对于牙科的恐惧不断加深,从而阻断了口腔治疗的进程,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此种不良的情绪还会造成家长以及患儿对于治疗的不理解。由此可见提高儿童口腔中的依从性,可以切实解决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牙科恐惧症,并且消除患儿家长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误解,使整个治疗过程得以顺利开展,使患儿的生命质量得到不断地提升。

【关键词】口腔治疗;依从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005-02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对儿童的口腔问题变得重视起来,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后,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以及医务工作者都开始注重儿童治疗口腔时的配合问题。不难发现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由于年龄等问题往往不能配合医生以及护士进行有序的口腔治疗。由此,若医护加强对患儿的心理建设,家长从旁配合医护稳定儿童的情绪[1],一起让儿童处在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中,那么就是解决治疗过程中问题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就对儿童在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能够管理儿童医疗恐惧的办法,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口腔治疗,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口腔治疗的主要方法

幼儿在进行口腔治疗的时候经常会由于恐惧而哭闹,进而拒绝治疗,但是为了患儿的健康,医生还是得采取以下办法来给儿童的口腔进行治疗。

1.1 束缚治疗

因为这类治疗口腔问题的儿童年龄较小,不能够很好的去配合医生的医疗,因此家长和医生只能够进行一些束缚性的治疗,才能让儿童完成治疗。但是这样的治疗方法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而且只能进行短暂的急时处理,不适合长期的普通治疗。束缚治疗是当前临床较为多见的方法,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善,从而让束缚的次数降低,减少因此对幼儿心理造成的伤害[2]。

1.2 镇静催眠下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

镇静治疗是在儿童意识清醒下,通过给儿童制造一定的良好气氛,让儿童的依从性降低,从而更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全过程儿童意识清醒,可以听从医生指引做出动作,但由于药物作用,儿童没有疼痛的感觉。若手术前给儿童制造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儿童会产生顺性遗忘,即对整个治疗过程环节淡化 ,只记得治疗前良好的互动,治疗的方式更人性化。

2.儿童在口腔治疗中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

2.1 患儿因素

幼儿患儿年龄小,对于治疗的措施完全不理解,听从他人过分或错误地描述治牙的可怕经历[3],或是曾经不愉快的初诊经历[4],再加上可能害怕牙痛以及本身所存在的肿胀[3]等情况,导致了儿童就医时的心情不愉快,于是对检查、麻药、拔牙等都产生了强大的恐惧心理。

不同年龄儿童的恐惧对象不同,对牙科环境的恐惧刺激反应也有所差异。年幼儿童对牙科治疗的理解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不同,他们对许多新的、易引起恐惧的牙科环境缺乏应对经验,相比年长的儿童更容易产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5]。

2.2 患儿家属因素

患儿来院就诊时,很大一部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极度抗拒一切医疗活动,这类患儿在某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平时受到家长错误的诱导(如:再不听话就给你打针、拔牙),这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因本身家长不正确的诱导,对治疗过程有着一个本能的抗拒,从而导致治疗无法顺利进行。

2.3 医护人员因素

儿童对于口腔治疗的这些行为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往往表现为恐惧,不配合,当医务工作者每天面对的是表现为哭闹、挣扎等抗拒行为的学龄前儿童时,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控制儿童的这些行为并使之合作,这一过程常使得部分年轻的义务作者变得紧张、焦虑或丧失信心[6],从而使医务工作者失去对于口腔治疗过程中的热情。因此,在每接待患儿时,都会表现得异常的慎重、焦虑,这种焦虑的情绪无形中会传染给患儿,影响到患儿原本有可能有序的配合。

2.4 医院因素

医院的氛围一般都比较压抑,从而使患儿更容易有恐惧的心理,面对陌生环境所带来的恐惧效应时,患儿会更多地选择用抗拒、回避等方式去阻断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能尽快使自己摆脱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

儿童对于牙科治疗的恐惧大部分来源于涡轮机的喷水声和机械声[7]。患儿来医院就诊时,本身就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防卫的状态,再加上牙科器械和噪音,更加强化了患儿的恐惧心理[1],再加上其他诊室内的患儿哭闹声,无形中无限放大了患儿心中的恐惧心态,从而导致患儿一度抗拒治疗,以至于使得治疗不能顺利进行或者被迫中断。

3.提高儿童口腔治疗中依从性的护理措施

3.1 治疗前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诱导是减轻患儿牙科恐惧的重要手段,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及安抚,并及时解除患儿的疼痛,可有效避免患儿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抗拒及哭闹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1注重家长以及患儿的感受 前来就诊的患儿,一般都是由家长带领着进诊室的,并由家长陪伴在侧,家长的情绪也会间接影响患儿的情绪。因此,医务工作者要耐心的向家长解释当前治疗的迫切性,在取得家长的信任之后,共同说服患儿,顺利的进行接下来的口腔治疗。对于依赖性很强的患儿,可说服家长离开诊室,让孩子失去依赖,从而配合接下来的治疗。在进行口腔治疗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患儿,还要消除家长的焦虑情绪,这样才能使家长与患儿一起更好的配合医务工作者完成整个的治疗过程。

3.1.2医务工作者正确的引导 在就诊前,医务工作者对于患儿的态度对患儿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能否配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患儿还是不了解口腔治疗的情况下,医护耐心细致地解释和鼓励,消除患儿恐惧是很重要的,故医务人员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尽力满足患儿提出要求,用温和的语言进行表扬和鼓励,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拉近患儿和医生的距离,从而使患儿配合接下来的治疗。患儿对于医务工作者最直观的感受将影响接下来患儿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只有在治疗前尽量减少患儿对于治疗的恐惧,才能使治疗的效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3.1.3就诊环境的优化 就诊的外部环境对消除还是加重患儿的恐惧心理、焦虑情绪,非常得重要。患儿前来医院就诊,首先看到的便是诊室的整个面貌,于是诊室的环境变成了患儿接下来是否能配合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医务工作者可以在候诊室给幼儿准备一些儿童玩具、一些图片等,让儿童能在医院也同样得到乐趣。在诊室内,可以用较为温馨的颜色粉刷墙面,并且在墙上贴上比较富有童趣或是小朋友喜欢的贴纸,在护理人员迎接小朋友至椅位前,可以引导小朋友观察墙上的贴纸,分散其对周围环境注意力,并让患儿对诊室产生温馨、愉快的既定印象,促使其能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能更好地配合医生。

3.2 治疗中护理干预措施

以往就诊过程中的疼痛等不良经历容易给患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严重的恐惧症。故,如何在接下来的诊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同家长一起改变患儿以往的痛苦的经历,成为了促进患儿依从性的重要环节。

3.2.1精神诱导在儿童口腔治疗过程中的运用 在诊疗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转移患儿注意力的方法,分散患儿对于诊疗恐惧。可在患儿治疗过程中与患儿家长有意识地围绕患儿所关注的内容进行聊天,适度表扬鼓励,促使患儿转移注意力,也要不断地和患儿进行交流,鼓励患儿,仔细地操作,让患儿的疼痛降到最低[并能配合医生顺利得完成治疗。

3.2.2耐心解除家长心中疑虑 在治疗过程中,有些家长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的痛苦,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即能引起家长极大的情绪波动。此刻就需要护理工作者从旁向家长解释此次治疗的一些内容,其中包括,对其仔细讲解病情、治疗计划、口腔疾病的预防、存在的风险、治疗的费用等问题[1]。家长通过医务工作者的讲解,能更好的理解患儿此刻所作的治疗,医务工作者也能更好地取得家长的理解与信任,并打消其顾虑,能在拥有一个更好的心态下陪伴儿童在侧,并协助医务工作者促使儿童能顺利完成治疗。

3.3 治疗后干预措施

治疗后的宣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与治疗过程前的引导和治疗过程中的安抚同样重要,只有在真正使患儿及其家长根本观念上了解口腔治疗的益处以及防治重要性,才能真正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3.3.1加深患儿对于治疗的感知 在诊疗结束后,此时护理人员可以在向家长交代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以及下次预约情况等之余,还可以和家长一起给小朋友挑选喜欢的贴纸等作为鼓励和嘉奖的小礼品,也可以备少量小巧的玩具,赠送给小朋友,以促进其再复诊时能有更好的表现。这些在改善口腔专业医务人员和儿童口腔疾病患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3.3.2促进家长对口腔的认知 有一些患儿以及家长在单次诊疗结束后,会主动放弃下次的预约,改为等到患儿疼痛后,或是再出现情况时,再前来医院就诊。故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口腔保健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尽量减少患儿因为口腔问题严重时前来就诊而引起的依从性变差的结果。

小结

从事儿童口腔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不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精湛的技术,还需要重视和患儿之间的配合情况,正确的处理一些和依从性差的患儿之间的关系,而从让患儿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综合干预给予患儿解释、保证、指导、鼓励及促进环境改善,通过相对应的支持性心理诱导,减少儿童出现焦虑害怕、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最后得以顺利配合医生以及护士进行治疗[8]。因此,护士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和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好安抚工作,再在治疗的过程中和医生以及家长进行更好的配合,促使整个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儿童口腔方面的健康宣传,让患儿以及家长重视口腔治疗的重要性,理解在整个口腔治疗的过程中,提高依从性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杨丽,从芳.儿童龋病的心理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01).122-124.

[2]张学洋.儿童心理行为对口腔内科疾病治疗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4).

[3]郁葱,赵楠.口腔镇静镇痛技术与应用[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6(07).385-388.

[4]郑方.儿童口腔疾病治疗时的心理行为探讨[J].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6.

[5]阳婵,邹红梅,邹静.初诊儿童牙科不合作行为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05)501-508.

[6]赵玮.如何获取儿童口腔初诊治疗的合作[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05.

[7]易黔林.儿童口腔疾病治疗前的心理分析及心理诱导的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47-2348.

[8]韩峰.综合干预在学龄前儿童乳牙深龋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05).128-129.

论文作者:曹越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提高儿童口腔治疗中依从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曹越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