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策略论文_张代颖

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策略论文_张代颖

(武汉大学附属中学,431700)

摘要:历史是客观即存的事实。史料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是完整反映历史的主要证据,通过史料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升历史教育的质量。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针对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忽视了史料教学。基于此,本文从史料教学的必要性出发,对史料教学进行分析,以达到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育;高中;史料

一、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历史学科是以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作为教育的素材,历史是不容篡改的,是真实存在过的事件。历史无法重现,我们只能通过已有的记载材料对历史进行剖析,以史为鉴深化思想认识。作为教师,使用的教材、了解的资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而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尽可能还原历史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总结史料,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以最大可能还原事件,尊重历史。

新课改以来,要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张“千人千面”式教育。历史虽然是客观存在,无法更改的,但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批判的思维看待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我。通过历史教育为学生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培育青少年爱国品质与社会责任意识。将史料教育纳入高中历史教育,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历史,使得学生养成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二、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历史信息检索能力不高,其不能利用历史进行史料分析、查证,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是以一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降,不能自行分析史料,比较不同思想、价值观, 更不能通过这种形象的认识,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历史叙述中所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这并不符合现阶段的教育要求。

新课标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史料分析的价值,相对应的,在新编版的历史教材中也通过史料、图片等形式来强化历史教育。

同时,史料分析教学也是基于高考的命题特点而展开的,高考关于历史部分的测试,在主观题、客观题均有对一定史料内容进行分析,而得出答案的题目。尤其是主观题部分,更是以史料分析为主。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史料在高考历史试卷中所占的比重只增不减,并且考察学科能力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几乎所有的设问都指向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这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加强史料教育,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史料实证教学要点分析

(一)重视不同观点的史料选择

已有的记载内容都是人为的记录,这种记录方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针对某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的记载可能有偏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这一偏差,以丰富的史料作为基点,通过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史料分析,对比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二)以批判思维看待教材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信息载体,也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素材。高中历史从学生的心智发展以及接受能力出发,对历史进行有选择性的教育,在实践中,历史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局限性,很多部分的内容可能是以涵盖形式说明,对于其中细节,不免有所疏漏。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以批判思维看待历史教材,发现历史教材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且对教材进行优化改良,以丰富的史料扩充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加强教学的科学性。

四、高中历史课堂应用史料教学策略

胡适曾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高中历史教学是塑造学生历史观、价值观的好时机,教师在进行历史教育时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份史料一份证据的原则。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习惯,对于同一事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观念存在差别的史料让学生在接触同声音、不同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学习并思考,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进行辩论,以批判的眼光对历史进行分析,从多元的视角来看待历史。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一言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与学生的互动仅限于教材的诵读与简单的引导提问,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创造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情境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比如在历史必修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初中学习基础,向学生提出“”秦始皇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各小组的同学对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历史进行史料查询,然后通过史料观点进行辩驳,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丰富并扩充教材内容,利用互联网亦或者电子图书馆针对历史教育的年代、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衔接历史教材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授课,如制作PPT、利用电影、音频、搜寻图片等行为加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比如上《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下载向展示《孙中山上奏李鸿章书》,探究孙中山为何要采用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的内在缘由。

结语:

史料教学不仅反映了教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其更体现了师生协同发展的理念,教师作为研究者,将有关某一确定历史事件的史料进行搜集、检索,与学生共同探讨并得出相对应的结果。这不仅强化了师生交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所以高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史料教学,以史料作为教学的基本点,反应历史的客观性与批判性。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55.

[2]罗敏华.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49-51.

[3]杨韬略.利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53-54.

[4]马清亮.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160.

论文作者:张代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策略论文_张代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