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蒋万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蒋万泉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血透室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常规组的74%,(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可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64-0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尿毒症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透析时间的延长的同时,相应的并发症也随之产生,其中皮肤瘙痒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1],患病后患者难以忍受,对其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研究发现[2],于透析前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约在36%;而经透析后的发病率可能提高60%~90%。因此探求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全部的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性疾病患者以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随机性分成观察组(50例)、常规组(50例)。在常规患者中,女性有16例,男性34例,年龄在15~76岁间,年龄均值(42.52±3.41)岁,糖尿病肾病者20例,高血压肾病者8例,通风性肾病者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者8例,多囊肾者5例;观察组患者,女性20例,男性30例,年龄处于44-8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7.19±8.07)岁;糖尿病肾病18例,高血压肾病11例,通风性肾病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者8例,多囊肾者6例;且两组病患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无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在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常规性护理,主要包括心理干预、皮肤护理、饮食干预、透析护理等。

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病程长,加之病症的折磨,使多数患者发生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并多进行鼓励;向其讲解该病的治疗方法、目的以及预后效果;此外,可采取听歌、看书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②皮肤护理:因皮肤瘙痒难以忍受,多数患者会通过抓搔以缓解不适感而造成皮肤损害,对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抓搔方法,可通过拍打等方式;同时应对患者的指甲定期修剪,对于严重者可嘱咐其带上手套,避免造成交叉感染情况。针对有抓痕或者湿疹变化的患者,应指导患者多晒太阳,以能利用紫外线照射减轻患者皮肤的钙、磷、镁等含量,另外可给予磷结合剂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皮肤干燥者可予以润肤露涂擦;嘱咐患者贴身衣物保持干净、并严格禁止使用肥皂以及酒精等刺激性的物品。若发现患者为继发性甲亢所引起的顽固性瘙痒,可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甲状旁腺摘除手术治疗。③饮食干预:维持性血透伴有皮肤瘙痒并发症患者的合理营养摄取对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该患者应保持高维生素、低蛋白以及高热量的饮食标准,并禁止摄入高钾以及高尿酸食物。根据肾功能的情况可将蛋白质的摄入量适量调整,于每周透析3次患者,应将蛋白质的摄入量设定为1.5g/kg;对于每周透析2次者,可每日摄入1~1.2g/kg的蛋白质;对于无尿患者,可将钠的摄入量设定在每天1.2g,水的摄入量应低于1000ml,同时保持钙、锌等的补充;对于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并减少饮用高磷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④ 透析护理:在透析前做好清洗工作,将透析器、消毒管道等进行清洗。根据患者的过敏情况的差异性,选取合适的透析器具,包括穿刺针、消毒剂以及胶布等的更换;对于皮肤瘙痒者可将透析的次数增加,延长透析的时间以及更换透析方法;若发现患者在透析中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应将透析的温度降到35℃以下。⑤循证护理:依据循证护理的观念制定护理问题,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考虑透析中会发生的并发症,对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经讨论后以能制定科学的预防护理方法。此外,可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相关医学专著以寻找循证护理的依据;并查询关于皮肤瘙痒并发症的相关资料,通过整理,总结出皮肤瘙痒并发症护理的方法。对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可能出现的皮肤干燥、电解质代谢紊乱等问题实施预防方法;同时对患者的皮肤的温度、湿度进行观察,配之生化检查,以能掌握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变化情况。

1.3 观察内容

对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的症状进行评价,无皮肤抓搔症状记为1分,有抓挠但无破损为2分,经抓挠后瘙痒无改善记为3分,经抓挠皮肤破损记为4分。护理后患者的症候积分减少超过70%视为显效;症候积分减少在30%~69%间视为有效;而症候积分减少低于29%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表、t表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护理效果上分析,观察组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34例、13例、3例,对应的比例为68%、26%、6%,总有效率为94%;常规组分别为18例、19例、13例,对应的比率有36%、38%以及26%,总有效率达到74%,(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3.讨论

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该病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该病的发生原因尚不明确,因此还无针对性治疗方法。经临床研究证实,采取肾移植方法[3]治疗皮肤瘙痒病症效果确切,但该治疗方法受配型、费用以及年龄等因素的制约,于临床上无法推广。在临床对于皮肤瘙痒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方法[4];该护理是基于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从循证护理的理念出发,分析透析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危险因素,并以此实施预防措施;同时寻找权威医学资料作为循证护理的依据,保证护理方法的科学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达94%较常规组的74%较高,由此说明,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可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华,代乐,封文媛.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04):365.

[2]郭婧,屠恩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2014,23(12):2106-2108.

[3]陈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5(03):156.

[4]郭宏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6(34):208.

论文作者:蒋万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蒋万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