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和桥梁是构成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受到各方面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如气候、环境、水质地质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建造公路桥梁本身质量的可靠性,如果本身足够强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因此,严格监控工程的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并把控施工材料的购买,对于提升公路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公路桥梁;混凝土工艺;质量控
引言
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可塑性,可以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与钢筋配合使用形成坚固、耐久的建筑构件。但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构件会受到水泥和硬骨料质量、配合比、浇筑作业、养护等多种施工工艺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对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方法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1.1混凝土裂缝问题
公路桥梁工程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控制的数据化能更清晰地展现施工状态,方便工程施工管理。做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能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与交通安全事故。混凝土裂缝是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减弱其承载力,公路会加速损坏,导致发生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料质量较差,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施工方式不合理等。原料采购质量不符合施工质量标准要求,或采购后未进行妥善保存管理,存储中受雨淋丧失凝结功能。实际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含量过大或过小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导致施工后出现裂缝。施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产生裂缝,如浇筑混凝土时,对混凝土振捣力度不足或过大,会造成混凝土整体结构不均,影响了混凝土的水化导致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3d内,其内部温度升高,其表面温湿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形成较大温差,需对混凝土采取覆膜保湿措施,否则会导致混凝土严重脱水蒸发产生裂缝。周围环境温湿度急剧变化,混凝土施工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需要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保养。
1.2混凝土麻面现象
局部范围出现麻面或蜂窝现象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缩短,其主要原因包括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当,搅拌时间不符合要求及混凝土模板不合格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当指混凝土水灰比例不当,集料配比不符合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导致混凝土密实性不足从而产生蜂窝或麻面现象。混凝土搅拌作业有严格的规定,搅拌作业时必须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破坏其和易性,从而导致混凝土麻面的问题。周转次数过多的混凝土模板易出现变形,施工中使用质量差的模板会出现接缝不严或漏浆的问题,从而导致混凝土因水泥浆流失出现麻面或蜂窝现象。若混凝土振捣不足,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也会出现麻面或蜂窝现象。
2.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的建筑方式主要分为高抛无振捣法和泵送顶升压注法两种。高抛无振捣法主要是利用混凝土自身的重力对其进行连续抛落,虽然方便但是不利于控制混凝土的密实度。泵送顶升压注法相对复杂,要在拱脚处开压注口,同时在拱顶开出浆口,利用输送泵的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从下往上一次性压注完成,虽然麻烦但是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与密实。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法对于输送泵的性能要求比较高,输送压力必须达到使用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输送过程中一般使用大型的拖泵,且混凝土运输车和输送泵的数量一定要足够,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前要检查搅拌机的功率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确保浇筑作业的顺利完成。
2.2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混凝土凝固后不出现裂缝和麻面,必须在浇筑前设计好浇筑计划,在浇筑时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施工人员切莫自作主张,擅自更改浇筑计划。首先是要确保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离析的情况,为浇筑工作的稳定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要计算好浇筑时间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还没开始浇筑就凝固。根据气候环境温度的外界因素合理选择搅拌地点,确保其质量不会出现问题。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维护工作也很重要,是保证混凝土凝固后不会出现裂缝和麻面的重要举措之一。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化现象,这也是混凝土能够凝固的原因[1]。而水化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多,如温度湿度等。如果周边环境条件达不到混凝土水化的要求,就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其维护方法有自然维护与蒸汽维护两种,自然维护主要是靠洒水和塑料薄膜进行维护,而蒸汽维护需要借助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的空间,使混凝土构件在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中加快硬化速度。
3.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在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确定,材料的配比直接会影响到混凝土凝固后的质量。建造公路和桥梁的混凝土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密实度,因此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保证材料的坍落度能够达到检验标准。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所有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原材料的把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采购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将虚假伪劣产品拒之门外。工程施工尤其是公路桥梁的施工对水泥的抗折强度有较高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等级以及抗冻性等多方面要求,选择合适的粗细料进行混凝土的搅拌[2]。比如工程对抗冻性要求较高,就应该保证一级粗细料的吸水率小于1%,二级粗细料的吸水率小于2%。选择粗细料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择,避免因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后期整个工程都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更严重的安全问题。施工设备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应选择精度高测量准确或是质量过硬的设备,否则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导致工程停滞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在施工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妥善保管,定期进行维护,方便下次施工。
4.建立施工质量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中缺少完善的质量监管机制,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施工环节,却忽视了质量监管工作。一些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无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导致工程施工中因缺乏质量监管出现很多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因此应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监管机制,制定相关质量监管制度,严格落实技术规范要求。路桥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通过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使其严格按施工管理制度开展施工作业,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消除存在的质量隐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3]。
结论
简而言之,混凝土是施工过程中用到最多的材料,从原料开始一直到其搅拌、施工、维护的多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把控有关混凝土的每一个操作环节,从材料选购到施工结束全程派专人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工程整体不会因为混凝土而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对施工单位自身负责同时也是对全社会负责,全面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仪名杰.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资讯,2014,12(15):60.
[2]唐博.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6(07):182+184.
[3]高琪.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06.
论文作者:罗长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裂缝论文; 工程论文; 密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