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萍 程索华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青岛 260034)
【摘要】目的:对抑郁症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9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94.87%,护理满意度为97.44%;参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74.36%,护理满意度为76.93%;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优质护理服务干预,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抑郁症;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00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ethods Chooses the hospital in March 2013 to 2016 years during the month of March wer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78 cas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of patients, divid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each group of 39 cases in each.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4.87%,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97.44%; referring to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s 74.36%, nursing satisfaction as 76.93%; corresponding data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combined with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tervention; depressi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Nursing satisfaction
作为精神科常见性精神障碍疾病,抑郁症的发病率居于全球第二位,其临床表现多为意志活动障碍、思维迟缓、持久性心境低落等,一些患者也会存在躯体样症状[1]。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极易萌生自杀念头,甚至付诸行动。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为药物治疗,但很多患者难以遵医用药,基于此,本院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效果确切,现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有21例为女性患者,18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15岁~71岁之间,平均为(45.8±5.6)岁;受教育时间平均为(9.2±2.7)年;病程平均为(1.1±0.6)年。研究组有22例为女性患者,17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16岁~70岁之间,平均为(44.9±6.2)岁;受教育时间平均为(9.4±2.5)年;病程平均为(1.3±0.4)年。两组患者在入院初期,均接受了全面检查,完全符合抑郁症临床诊断标注,且不存在严重性重要脏器疾病、精神障碍、语言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等情况,患者以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组间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院前宣教、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
对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具体内容见讨论。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依从性判定标准:结合患者服药行为,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划分为三个等级:不依从、部分依从以及完全依从。依从性=(部分依从+完全依从)/总人数*100%。
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对其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选项共有三个:不满意、一般以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由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抑郁症患者的指标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组间比较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数据组间比较为t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94.87%,参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74.36%,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即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n(%)]
3.讨论
抑郁症发病机制受患者社会因素、行为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等因素影响,而且临床治疗后的复发率非常大,主要是因为该病情属于慢性疾病,要想保证预后康复,患者必须长期规律性用药,但很多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2]。护理人员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健康宣教角色,而且其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因此,对抑郁症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明确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过程中,分别对两组抑郁症患者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94.87%,护理满意度为97.44%;参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74.36%,护理满意度为76.93%;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符合季祥霞[3]的研究结果,可见本次实验所用干预措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例如,人格特征、文化层次以及兴趣爱好等,以此奠定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的基础。护理人员在每天的18:00~21:00阶段,对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诱导法,了解患者的心理世界,明确患者罹患抑郁症的机制[4]。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促使其倾诉内心情感,当患者情绪波动出现临床特点,护理人员要给予适当安抚,提高患者的心理耐受力。
其次,药物干预: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治疗效果,患者用药一段时间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用药行为进行抽查,对错误行为进行有效纠正,并鼓励患者记录用药体会,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信心,进而促使患者将用药转化为一种自我认知行为,保证患者可以严格遵医用药[5]。
最后,社会支持干预:护理人员要及时就患者的心理情况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有效的支持、关心,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告知患者家属,长期规律性用药的重要意义,日常生活中,家属要叮嘱患者遵医用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预后健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规律性用药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遵医用药的耐性,有利于良性扭转患者的预后结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秋容,田惠清,蓝燕华等.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05(11):82-84.
[2]孟令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5,01(42):355-355.
[3]季祥霞.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07(08):94-95.
[4]曲文姝,田朦朦.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06(60):215-215.
[5]韩风霞,闫东梅.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7(12):97-97.
论文作者:孙燕萍,程索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