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调查分析报告(一)_电影院论文

2011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调研分析报告(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析报告论文,中国电影论文,年度论文,文化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地位不断攀升,国际影响力日趋扩大,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得不承认,一方面,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中国文化输出相对滞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远落后于以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当代文化自身缺乏足够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中国文化被歪曲、降格、肢解,存在着被西方强势文化日益同化的危险。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忽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而应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寻找中国文化自己的坐标,加强文化自信,自觉发展和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代要求接轨。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大关,电影产量和市场容量大幅增长,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并跻身全球十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令世界瞩目。在华丽数据的背后,中国电影的国际生存状态如何?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如何?中国要向世界输出带有哪些文化符号的电影?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如何能通过电影最有效地被世界认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为了探究中国电影文化更有效地进行国际传播,我们设计了本年度的问卷,开始了国内第一次针对外国观众的调研之旅。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450份,有效回收1308份,回收率90.2%。全部调查结果经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后得到相关数据共计8000余个。此次调研覆盖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母语语系涉及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印加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意大利语、爱尔兰语、罗马尼亚语、希腊语、土耳其语,甚至还有索马里语、希伯来语、坦米尔语、洪族语、泰卢固语等语系。调研对象男性占40%,女性占60%,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占81.5%。

根据调研数据,我们对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及偏好、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的认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

电影艺术本质上属于媒介艺术,是内容与观众之间双元互动的市场运作,其价值和效能由观众结构、数量及其对电影的接触频率决定。因此,观众对电影的互动接触,是电影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原动力,没有观众的接触,就没有电影艺术和产业的兴旺。

(一)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总体接触情况不佳

图1的数据显示,在所有国外受访者中,总体上看,有三分之一多的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一点也不了解,近五分之一的观众对中国电影较为关注,近一半的人对中国电影多少有一点了解。可以说,中国电影在国外的影响力总体局势相当不好。

从学历、收入和年龄几个方面(见图2)来看,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呈现正向比例的趋势,也就是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年龄越大的外国观众,看中国电影的数量越多。从母语来看,母语为德语、日语和韩语的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数量相比其他母语的外国观众多。这和中国电影文化与母语为日语和韩语的观众归属国的文化都属于东方文化体系不无关系。对中国电影最缺乏关注的是母语为印地语和英语的观众,完全没有看过的分别占41.5%和32.3%。

图1 外国观众看过中国电影的数量

图2 不同母语及学历层次的外国观众看过中国电影的数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外国观众总体上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度不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中国电影本身的问题,还是各国观众的审美区域化问题所致?为此,我们对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触情况进行了调研。

图3 外国观众看过本国电影的数量

数据显示,外国观众观看过本国电影的数量在10部及以上的占67.5%,3—9部的都徘徊在3%左右,1—2部的占13.4%,完全没有看过的仅占5.3%。

从母语层面看,母语为德语和日语的外国观众对本国电影尤为热衷,受采访者中看过10部及以上者为100%,其他母语观众也都徘徊在75%左右,可见外国观众对本国电影的热衷度是非常高的。从年龄上看,60岁以上的外国观众选择“10部及以上”的占100%,其他年龄段也分别在65%左右,年龄由低到高呈现正向分布状态。在其他方面,诸如学历、职业等层面均呈现散状均匀分布状态。

从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与本国电影情况对比,外国观众关注本国电影的程度比关注中国电影的程度大得多,看过10部及以上者的百分比相差近50%,完全没有看过的相差2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效果不佳,不是外国观众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不感兴趣,而是由于中国电影的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与文化认同也有一定的关系,电影本是一种文化形式,观众对本国电影的关注,实质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

(二)外国观众接触中国电影的途径多样化

图4 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电影的途径

数据显示,总体上看,外国观众了解中国电影的途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身边的人推荐”,占60.2%,其次是“互联网”,占46.7%,第三是“电视/广播”,占41.3%。其中,部分受访者进行了重复选择。数据表明,“身边人的推荐”是电影推广的最好广告,可信度较高。

以上三种途径在对于受教育程度的外国观众均呈现相似状态。但是在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中稍微有一些变化,18—60岁人群的首选是“身边的人推荐”,而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的首选则是“电视/广播”,分别占53.5%和57.7%,这与这些人群的交往关系和平时的活动有关,电视/广播18岁以下的人群具有权威意识,对于这个群体来说电视/广播传播对信息具有权威性。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整天与电视/广播打交道的时间较多,接受这方面的信息也较多,所以电视/广播对于他们来说,信息触达较为迅捷。相比其他年龄群,25—45岁人对“互联网”的选择最多,这个群体由于接触“互联网”的时间相对较多,掌握信息较快,并且信息量爆棚,因而也是中国电影的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对于“电影院内广告”选择率最低,一是电影院内的广告,大多观众认为其广告目的性较强,可信性较低,说不定会把某部不好的电影夸得天花乱坠。二是播放电影前插播广告,观众更是深恶痛绝,本是观影时间,让大家来看广告,这方面的索赔事件比比皆是,所以观众对这些广告形式不赞成,也对其信息接触持抵触情绪。

(三)时间因素决定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方式

图5 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方式

数据表明,从总体上看,外国观众在选择看中国电影的方式中,“买/租电影DVD或录像带”成为大家的首选,为55.1%。这种方式是很多碟片发烧友的首选,可以存放,还具有时效性强等优点,再则国外关于碟片的管理也比较正规,大家的正当权益能得到保障。选择“网络在线观看”的占42.1%,这是因为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网络具有片目选择便捷、不受观看时间的限制等诸多优越性的特点日趋明显。通过网络观看中国电影的人数也多了起来。选择“电视播放”的占39.5%,其欣赏环境比较自由散漫,时间安排也较为自由,但在视觉表现上不如电影院。选择“电影院”的人仅占32.2%,排在最低位置,相比之下,在院线欣赏中国电影的观众数量较少,在以上几种观看中国电影的方式中,选择率最高的是看DV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影碟机及家庭影院得到普及,所以采用这种形式观看电影的人数较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个人拥有电脑数量的增多,选择上网看中国电影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再加上电视收看,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收视行为,作为收视终端的影碟机、电视机和电脑通常摆放在家庭住宅中与电影院不同的是,在电影院,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观众之间会形成一个互动的氛围,相互之间会随影片情节的跌宕起伏而产生共鸣,产生家庭收视所不具备的奇妙的互动效应。外国观众不喜欢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或是国外电影观众不喜欢体验影院众人“同呼吸,共感叹”的氛围,说明中国电影还没有在外国观众心目中成为享受电影艺术、寻求精神放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能与中国电影在国外影院上档的频率和机会不高有关,造成了大家去影院看中国电影不是很方便。还有,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本位主义或电影工业的保护主义日益凸现,更使得中国电影走入国外影院的黄金档期步履维艰。

(四)在观赏行为上,外国观众较喜欢单独或与朋友一起观看中国电影

众所周知,跟谁一起观看电影也很有讲究。在我国,电影院一般是爱情的栖息场所,恋人出没电影院是常见之事。随着在电影收看途径的多样化,与谁一起看电影的行为也会由于观赏方式、观赏环境而发生变化。总体来说,外国观众喜欢单独或与朋友一起观看中国电影。

图6 外国观众通常和谁一起观看中国电影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尽管国外观众观赏中国电影的途径和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也逐步多元化,但由于中国电影在国外影院方便于观众观看的“能见度”较低,因而决定了国外观众大多采取影碟播放的方式进行观看,这也延缓了中国电影的国际产业化步伐。在观赏行为方面,中国电影文化凸显出的异域倾向,致使国外观众往往不以家庭为单位集体观看。总之,国外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总体接触态势不是很好,也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偏弱。

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选择最多的情况是“自己一个人看”占65.9%,选择“和朋友一起看”的占48.8%。这在不同性别的受访者中有一定的差异,男性选择“自己单独一个人”观看中国电影的比例略高于女性,约高11个百分点。从年龄层面上看,18岁以下的群体多与父母一起看,占41%,紧随“一个人看”和“和朋友一起看”之后,30—60岁的人群中大多与自己的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一起看,约占38%。从职业看,管理人员与营销人员与自己的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一起看的比例很大,均占首位。从收入与学历层面上看,收入与学历越高的人员越喜欢与自己的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一起看中国电影。这说明收入和学历越高的人员越重视爱情生活,电影院是爱情栖息的重要场所之一,这一点与中国是相同的。

二、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偏好

中国电影的一个世纪的历程,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悠长的、不可磨灭的印迹。印迹的内核正是深藏其中浸润内外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国电影的“目光”也投向了世界,部分作品吸引了外国观众的眼球。

(一)中国动作类型电影比较受外国观众喜爱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在北美获得了不错的票房,被美国媒体评价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因此,有学者视2002年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元年。不管是《英雄》,还是《卧虎藏龙》,都是以武侠功夫类的动作片取胜,得到了外国观众的高度认可。

图7 外国观众喜欢中国电影的类型

数据显示,在不同年龄层、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母语等方面的受访者中,“动作/冒险”片都是首选;其次是“功夫片”,喜欢功夫片多集中于年轻人和教育程度较低层次者,这与动作、功夫片的快节奏、振奋人心有关;喜欢喜剧比例最高的是25岁以下人群;喜欢剧情片的人群集中在35—60岁;25—35岁人群对“战争/历史”题材影片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60岁以上观众对“家庭/情感”题材及“纪录片”的兴趣远高于其他人群。

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中,“动作/冒险”片是其首选;高中及职高学历人群对“功夫片”兴趣较高,比例都在40%以上,而随着教育程度的上升,对功夫片的兴趣明显下降——本科平均35%,硕士及以上平均只有24%;相比之下,观众对“剧情片”的兴趣随着教育程度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尤其硕士及以上人群达到了48%;本科以上学历人群对“独立制作/文艺片”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物对“纪录片”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外国观众对中国的动作/冒险、功夫片较为青睐。李安的《卧虎藏龙》和张艺谋的《英雄》就已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功夫文化。另外,一大批国际功夫动作影星,如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也成为我国功夫文化的代言人,向世人昭示我国的功夫文化。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类型是个跳不过的话题,没有中国类型电影的勃兴就没有我国电影产业的未来,中国电影的类型化是我国电影产业的基础。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电影类型先从动画、功夫类型打开走向世界的先河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从电影类型上看,外国观众较为青睐动作、功夫类中国电影,显示出外国观众对我国功夫文化的喜爱,而中国正是功夫的故乡。

图8 外国观众希望看到哪些类型的中国电影

数据显示,从年龄角度看,25—35岁的群体最希望看到独立电影/文艺片,占41%,然后是希望看到中国的喜剧片,占39.8%,排在第三的是动作片,占33.6%。35—45岁的群体最希望看到的是剧情片,占41.4%,排在第二的是动作片,占35.4%,排在第三的是独立电影/文艺片,占34.3%。45—60岁的群体最希望看的是动作片和纪录片,均为32.5%,其次是剧情片,占33.7%。60岁以上的希望看到的分别是动作片、喜剧片,分别占64%和60%,其次是纪录片,占36%。可以看出,年龄的各段群体的喜好呈现出分散化的题材喜欢趋势,并没有特别集中在几个独有的题材方面,较为集中的是动作、功夫片,这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外国观众的青睐。

随着社会发展,诸多国家教育环境与条件改善,年轻一代学历较高,普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化素养亦较深厚。他们的兴趣较为集中在几种动作片、剧情片和独立电影/文艺片等中国题材。动作片是反映我国武打功夫文化,剧情片大多是反映我国社会形态、人情世故、风土人情等现实情形,独立电影/文艺片可以体现我国电影艺术形态与艺术水准,具有典型纯艺术承载性。国外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抱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文化推行“走出去”工程,在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使得国外不少年轻观众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希望通过中国电影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系统了解。

(二)故事与文化是外国观众青睐中国电影的重要因素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图9 吸引外国观众的中国电影主要因素

数据表明,在不同年龄的受访者中,25—35岁人群选择“了解中国文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说明这个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期待,对异域文化有着浓厚的了解兴趣。25—45岁人群选择“好口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如前述,25—45岁的人群喜欢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电影,对于信息如潮的互联网来说,评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教育程度对吸引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选择“了解中国文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选择“导演”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所有人群选择“演员”的比例基本持平;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选择“好口碑”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但总体选择还是集中在“故事”、“了解中国文化”与“好口碑”几个方面。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电影的故事对于外国观众很具吸引力,可见故事还是电影的根本。在电影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影片喜欢玩酷玩炫,在给观众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大大削弱了电影的故事原创力。从本次调研看,外国观众选择看中国电影的目的还是在于一个打动人心的好故事。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化,第一要务还是从故事情节做起,即讲什么样的故事,怎样讲好故事,是中国电影的立身之本。中国文化走出去最便捷的途径之一是电影,电视剧剧集太多,一般情况下,从头到尾看完的人较少,文字性读物由于语言障碍,得不到广泛的传播。而电影传播中国文化具有范围广、时间短、见效快之功效。从调研情况可以看出,了解中国文化是诸多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的主要因素。我国近年来重视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在全世界多所大学办起“孔子学院”,给国外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派出了不计其数的“文化大使”在全世界各个角落传播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热在全球兴起,中国电影无疑也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任,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成为了外国观众吸引中国电影的主要因素。

(三)对于外国观众,中国内地导演和演员认可度较低

图10 外国观众喜欢的中国导演

导演和演员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直接决定一部电影的成败与否。导演或演员有时是一种电影品牌。一部影片要想在票房上取得成功,当然首要的是剧本要好,其次是明星演员要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导演的品牌效应,打造出一个一呼百应的著名导演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选择最多的导演依次为:李安(55.2%)、王家卫(38%)、张艺谋(30.5%),其他几位导演如陈凯歌、冯小刚、贾樟柯等基本都持平在8%左右,这说明中国导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很不够,排在前两位的李安和王家卫都是港台导演,内地只有张艺谋排在第三位,而且喜欢的程度也不太高,仅受到约三成外国观众的喜爱。选择没有喜欢的导演就占了五分之一多,18岁以下的群体更是有六成多认为没有喜欢的中国导演。最受欢迎的3名导演中,李安和张艺谋在不同年龄及不同教育程度人群中受喜爱的程度差别不大,而喜欢王家卫的观众则明显集中在25—35岁,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中。

导演作为电影艺术创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电影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但在观众眼里,导演已经超出了其本色概念,俨然成为电影艺术风格甚至电影品牌的代名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调研看,我国导演,特别是内地导演竟然在国际观众的心目中如此没有地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图11 外国观众喜欢的中国演员

数据表明,在所有受访者中,选择最多的演员主要都是男性,依次为:成龙(68.4%)、李小龙(38.4%)、李连杰(30.5%)、周润发(29.5%);女演员影响力相对较小,依次为:巩俐(18.4%)、章子怡(17.5%)。在男性演员中,排名前四的成龙、李小龙、李连杰与周润发全是香港演员,内地演员无一人入选,这约束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趋势。内地女演员中巩俐和章子怡虽然榜上有名,但是喜欢的程度均不超过两成,这与国际著名演员的受欢迎程度有相当大的距离。从性别方面看,被选排名前三的男演员中,选择成龙的女性观众多于男性观众,而选择李小龙和李连杰的都是男性多于女性。

相比中国电影导演,在选择“没有喜欢的演员”的人很少。说明中国演员在某种程度还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这对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化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品牌建设较弱

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品牌建设的成功,其百年来的品牌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创建、营销与维护的过程,才日渐形成今天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与体系。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正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道路才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希望。

图12 外国观众认为中国电影需要改进的方面

数据表明,在所有受访者中,关于中国电影需要改进的方面,选择“宣传发行”的占63.7%;其次是“叙事方式”占35.1%;选择“导演”的最少,占11.6%。说明中国电影在国际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以至于很多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不了解。然后是叙事方面,由于国别文化不一样,对于电影叙事理解是有区别的,中国电影的叙事方式应该朝人类共性理解方向努力,不要仅仅局限于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数据表明导演并不是阻碍中国电影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国外的观众并不仅仅是冲着某位导演的电影前去电影院,这一点与中国的观众有所不同,他们只看重电影本身的质量所在。

图13 外国观众没看过中国电影的原因

总之,国外观众最看重中国电影的是影片的类型,尤其看好中国动作功夫类型的影片;其次是故事和文化;而对导演、演员、口碑、品牌及获奖情况的注重程度相差不大。这就要求中国电影故事讲述的话语方式要国际化。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习俗障碍、价值观障碍、审美障碍等等,均会导致“文化折扣”,这也成为中国电影走近国外观众需要翻过的一道坎。

数据显示,在外国观众没有看电影的原因中,选择“没机会看”的最多,占41.5%,选择“在生活的地方不流行”的占31.3%,选择“不感兴趣”占20%,选择“不喜欢”占3.7%。“没有机会”说明中国电影在国外上映的机会不多,致使国外看不到中国电影,近年来,虽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可以观看到中国电影,但是由于发行宣传等问题,使诸多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显得比较陌生,造成在当地观众的生活中并不流行等局限结果。

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国与国之间原有的文化藩篱日益被打破,各国之间文化产品的流通日益紧密。这对中国电影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有赖于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如果把电影故事比作国王,那么电影品牌更是王中之王,品牌才是决定中国电影能否在全球市场取胜的关键。从上述调研分析看出,我国电影的国际化品牌尚未建成,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地位较低,得不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其国际产业化程度便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在中国电影品牌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认知

为了衡量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认知程度,本次问卷调查分别考察了外国观众在不同年龄、学历背景等维度中,对中国电影中不同类型文化元素的兴趣度、理解程度及心理需要。

(一)功夫是目前中国电影中最吸引外国观众的文化符号,而排在其次的“自然景观”、“中国建筑”等元素也属于文化内涵中较为粗浅的层面

数据表明,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最感兴趣的文化符号有中国功夫、自然景观和中国建筑,其中中国功夫最为突出,在45岁以下人群中都是首选的元素,这和中国电影最早通过动作类型影片打开国际市场有直接的关系。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中,选择中国功夫比例最高的是25—35岁人群,最低的是60岁以上人群,年龄越大的观众对功夫的兴趣越小。而在25—35岁的主流观影人群中,“自然景观”和“中国建筑”也是他们很感兴趣的文化符号,而这些恰恰都是文化内涵中较为粗浅的层面。

图14 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兴趣度

图15 不同年龄层观众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兴趣度

相比之下,主要文化符号中,外国观众兴趣度最低的是“音乐”。但从文化符号的内涵来看,中国功夫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通过中国功夫了解的文化内涵只能是“管中窥豹”,而音乐恰恰是电影这种艺术形态中具有生命力的元素。电影《泰坦尼克》创造了全球的票房奇迹,其中的主题曲《我心永恒》更是成为经典曲目传唱至今,说明音乐是最具有跨文化传播力,最易于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所接受的文化符号之一。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音乐兴趣的缺乏,提醒我们应该突破对功夫元素的惯性依赖,在更多不同类型文化符号的有效运用上进行深入的挖掘。

(二)目前外国观众通过观看中国电影引发的文化心理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方面

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观看中国电影最能引发的兴趣点依次为: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古代习俗等。其中,对中国历史最感兴趣的外国观众集中在25—60岁的人群,这一区间的比例均超过60%。对中国哲学最感兴趣的外国观众集中在18—45岁以及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一区间的比例均超过了45%。18岁以下的人群对中国文化的偏好相对分散,比例最高的为学习中文,达到31.1%,而最低的中国建筑也有15.2%。外国观众对于中国建筑和服饰的兴趣普遍不高,只有60岁以上人群对中国建筑的兴趣达到30.8%,45—60岁的人群对于中国服饰的兴趣达到21.7%。

图16 外国观众观看中国电影后引发的兴趣点

就学历方面来看,学历越高对中国历史和哲学感兴趣的比例就越大,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群对这两项的兴趣分别达到69.2%和57.8%;专科学历者,除了偏好中国历史外,也对中国古代习俗和中国食品有相当喜好,比例分别达到34%和32.1%;中学毕业者,除了对中国服饰和建筑兴趣较低外,分别仅有15.7%和13.1%,对于其他中国文化的喜好比较接近。

(三)外国观众认为视觉画面是观看中国电影时最容易理解的方面,而难度主要来自于文化差异和对白;有趣的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文化差异的感受就越强烈

图17 外国观众理解中国电影的主要障碍

数据表明,在所有受访者中,在理解中国电影的困难方面,选择“文化差异”的占47.5%;其次是“对白”占43.3%;选择“画面”的最少,占10.2%。说明外国观众理解中国电影最困难的地方仍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由于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导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中的对白难以理解,特别是中国电影中的一些方言和俚语更是让外国观众摸不着头脑。其实,无论是对白还是剧情,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作为基础都是晦涩难懂的。因此,如果中国电影想要打开国际市场,必须首先进行中国文化的输出,以文化作为依托来逐渐消除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图18 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理解中国电影的主要障碍

就受教育程度来看,学历越高,文化差异对于理解中国电影的困难越大,硕士以上人群比例达到55%;学历越低,对白对于理解中国电影的困难越大,中学毕业的人群的比例达到51.2%;除文化差异外,本科学历的人群认为剧情是最难理解的,比例达到47.4%,而硕士以上学历的人群则认为对白和无配音是最难理解的,比例均为38.8%。

综上所述,在针对外国观众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方面,中国电影中文化符号的使用目前还处于较为单一、浅显的层面,这也使得文化背景的差异更容易成为外国观众理解中国电影的主要障碍。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被更多观众理解和接受,中国电影需要更充分挖掘文化符号与电影语言的有效结合,并在深度和多样化上多做探索。

标签:;  ;  ;  ;  ;  ;  ;  ;  ;  

2011年中国电影文化国际传播调查分析报告(一)_电影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