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程中论文,实现现代化论文,模式论文,农业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现代化改造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建立开放农业、增强农业的吸纳能力
中国入“世”,实质上是入“市”,中国小农业和世界大市场的矛盾更为突出。这一矛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优势在人口包袱中化解,农业处在小规模生产状态。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口之多,农业生产地域之广,从绝对值上堪称世界的大农业,为什么还是只能配称“小农业”?这是因为我国农业超小规模生产是显在的生产方式。到2000年止,中国有近13亿人口,农村人口有8亿多,占全国总人口2/3,有6亿多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只需要1亿多的劳动力,总人口中从事农业的人口和劳动力比例太高,分别为65%和50%。加入WTO后,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有4亿多的过剩农村劳动力需要从农业中释放出来。其次,中国农业的基础太差,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自身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弱,难以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的低成本、高生产率相抗衡。中国农业除了农村过剩劳动力多的特点外,还存在以下显著特点:(1)农业的资本积累程度很低。(2)政府支持农业的能力有限。(3)社会资本参与农业运作水平低。其三,中国在现代农业经营的理念、农业科技推广和网络支持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化结构形态。入世的格局意味着开放农业开始兴起,打破了中国农业长期封闭的局面,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形态不强,容易在竞争中失手,就很难保住国内已有的市场份额。其四,在竞争的世界市场中,如果中国逐渐丢失农业市场份额,实质是产业生态链的断裂,将会对依赖农业提供原料的工业,对农村消费市场等都产生风险性。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产业链中农业链的缺失或不完整,过于依赖别国农产品的供应,势必会影响中国工业、三产业等其他产业的结构牢固性,减弱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总之,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较,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差距是明显的,表现出生产规模小,产出低,农民增产难增收等“小农业”的特点,严重制约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迅速改造中国农业劳动粗放密集型生产方式的问题迫在眉睫。
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农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建立开放农业、增强中国农业吸纳能力的经营模式的问题已经摆到制定战略战术的议事日程。从机遇方面来看,首先,中国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农业产品进出口的相关限制都会逐渐取消,中国农业地理位置的优势,提供了能生产各类农产品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生产丰富产品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中国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五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农业文明的发展史,各具区域特色的民俗民情,自然和谐之美是无以伦比的。有资料表明,近十年来华旅游的人数在逐年增长。其三,中国丰富而低廉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对吸引世界过剩的投资能力具有较大“魅力”。总之,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的贸易体系,中国农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交往更加频繁,势必给中国小农业的改造带来许许多多的高科技、信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无疑都会给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注入“提速”的活力,为展示、改造和开发我国“地理、文化、劳动力”三大优势资源提供了良好机遇,引来了巨大的“商机”。从挑战方面来看,中国加入WTO后,在农业竞争中,中国农业将更直接与世界发达农业超强的高手交锋,由于自身的力量单薄,加之保护措施会逐渐取消,主动出击的能力弱,被动挨打的机遇会相当高。入世后,政府承诺不再以高于市价收购农产品,不再以任何形式补贴农产品出口,同时,只根据商业的因素制定农业进口政策,保护中国小农业的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都会拆除。因此,迅速改造中国的超小规模农业,建立开放农业的经营模式,促使农业向综合产业化、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向世界“借”力的问题凸现出来了。改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改造的核心问题。从根本上说,经营模式的转换是一个国家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经营管理方式改革的问题。传统农业经营的落后,主要是农业的开放程度低,表现在土地超小规模经营、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产品非标准化生产且交换率低等方面。这些已经成为阻止我国传统农业向第三次浪潮的现代“大农业”大踏步迈进的“篱笆”。追究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会看到,农业经营规模小是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这又是国家处理“三农”问题的基本国策。不容置否,这一基本国策在推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有过伟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本质上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既没有竞争力,也没有资本吸收力,它无法面对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高科技、高交换率的企业化的世界现代大农业的挑战。农业和其他产业联手打造农业、农业生产力素质的提高、农业经营核心理念的更新等等,如此诸多的改造传统农业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WTO的条件下,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农业更好地进入市场、产生高效益的问题,有以下几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必须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素质,惟有通过“借脑”来过渡;二是必须迅速扩大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惟有通过扩大“融资”的途径来谋求发展;三是必须迅速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是农业“提速”的问题,惟有通过增强科技能力和加强信息化等手段来解决。农业入“市”首要的是如何提高农业产品的商品率,那么,它必须从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产业化入手。然而,在对传统小农业进行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水利化、生物工程等等现代化改造过程中,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小农业却无法负担这种农业现代化的成本。“钱从哪来,人往哪去,货往哪卖”始终困扰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农业不进则退。“借脑、融资、提速”不失为一个在WTO开放环境下,解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上具有战略意义好办法。用什么方式才能使这种想法变为现实呢?
二、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过程不但需要科技创新力,更需要文化创新力
在WTO开放的环境下,中国和世界不缺乏科技创新力量,如何把这些科技创新力吸引到农业产业过程,如何把加入到农业行业的科技创新力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意义上说,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更为重要。实现现代化过程的农业文化创新具有整合和提升我国“地理气候、历史文化、劳动力”三大比较资源优势的内在品质和力量。在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改造过程,尤其需要借“力”,由于小农业自身没有力量,也没有魅力,必须通过农业的文化创新方式,提高农业产业的品质,使农业投资者和经营者能够长期互惠互利,才能有效实现“借脑、融资、提速”等目的,增强农业的再造能力。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首要的是解放思想,保持理性的清醒。
所谓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就是在农业的现代化经营过程中渗透文化活动的经营模式。农业文化创新模式从改变单纯的农业种植经营方式开始,它的文化创新的主线贯穿农业实现现代化产业经营的整个过程,从而,逐步实现第一产业的种植,第二产业的工业生产与第三产业经营服务等多种产业经营方式相互渗透、紧密结合的农业开放生产经营模式。现代农业创新模式之所以能存在和发展是由文化现实的本质力量所决定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意义的综合有机体,强烈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行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处世为人、喜乐哀伤、商品选择、消费偏好等等,无一不是以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为基础的。以文化创新方式“嫁接”农业会赋予农业勃勃生机。科技现代化、信息网络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产品模仿和借鉴也越来越容易,产品的外部特征变得不易被消费者辨认。农业文明曾经是区划历史时代的标志,那么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与新文化潮流的融合,必然会给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力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内容,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体现对综合国力的整合作用。当今世界,已经初步暴露出激烈“文化竞争”的端倪。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激烈交融过程,并不是经济的简单合并与融合,在深层次里,更多地体现了“文化竞争”的实质。加入WTO体系后,中国农业的发展最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在农业的市场化过程中,中国的“小农业”遭遇到国外强势农业的对手,首先必须摆脱两大困境,一是“超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农业成本太高,无市场竞争能力而失去国内“原本”市场;二是农业产品附加值低,农民难以实现增产增收,无利润空间失去反哺自身的发展后劲。表面上看,这是农业在经济上的劣势,但实质上,这却是小农经济那种“守业有余,创业不足,小富即安”的传统自然经济的文化全面危机。经济活动中,这种现象是常见的: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畅销,但并不等于能在国外市场畅销。追溯其深层次原因,就会发现,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它往往成为阻碍其他产品进入新市场的屏障,产品不适应市场变化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而又会失去原有市场。因此,凡要保持市场原有份额,开拓市场就必须在其经营活动中渗入文化塑造,给产品、给经营赋予文化的格调、意境和品位。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已经初步展露出来了头角。
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一种开放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数小的基本国情,在农业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将会释放出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只有以文化创新的方式经营农业有利于转移农业现有劳动力,克服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大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带来的新的就业压力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争“饭碗”始终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岂今为止,城市一直以严格的户籍制度来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回过头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分地把农民困在土地上,这是一种策略上的失误。我们又不得不非情愿地看到,一种劣性的社会的市场循环:农民的低收入—只能生产出廉价的劳动力—低购买力—劣质廉价的“假”货充斥农村市场。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建设更为薄弱,中国农业与世界对接过程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另一角度来论,要想做成大农业,必须从文化的“根”,经济的“干”联合着手。不从精神上治“愚昧”,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干”的强壮。文化整合、文化融合和文化提升,从而导致相关社会模式的更新,其实这本来也是属于现代化的内容。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是以文化力量运作农业,是对小农业的“标”、“本”兼治,是符合基本国情的,符合我国农业现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三、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的特征和方法探索
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借助“文化的渗透性”的力量,把文化创新运作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并把科技创新和人文创新紧密聚合成为现代农业有机创新整体,开放农业经营模式,才能将第一、二、三产业联合起来,创造“经济学所谓的‘添加价值’”。这种“添加价值”不是单纯的经济价值,而是具有经济效益与精神和谐相统一意义上的复合“价值”。“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编织的意义之网”。十分显然,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它的实质是科学化,基本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产业化、集约化、持续化和高效化,关键是知识化。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最核心的力量是农业经营者的文化创造力。这种文化创造力,说透了,就是一种以人文为核心的组织和管理力量。这种力量的发挥,在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就能够把各种科技创新、人文创新的力量转化为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系列物化农业产品,并给这些产品注入文化魅力,甚至能代文化创新力塑造出农业产品和农业服务产品的“精品”和“极品”,在一系列的后继的服务过程或方式中,传导给各类消费者,并成为他们的消费习性。农业文化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创造精神财富。
农业文化创新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广泛的兼容性。它并不是笔者的主观臆想,而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产业——产品+服务”的模式,它不再单纯是种养形式上农林牧副渔,而是具有广泛兼容小、中、大等各种规模的农业方式,它能吸纳全社会各行各业参与,适应我国小农业迅速“过渡”和发展“提速”的新农业生产和服务模式。它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近几年我国农业产业过程中所出现的农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花卉农业、生态农业和信息农业等等,都是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中较典型的具体形式。其实,农业发展是人类对环境适应和创造。农业在生产物质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创造,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知识化,打造出提升农业品质的内在力量 现代化是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其核心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人的现代化。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的产业联合体应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在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等发生矛盾过程,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和价值的选择过程,这是需要农业实践主体的深厚文化作为底蕴的。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内在的整合力量的资源有三,一是纵向历史文化,它更多具体表现为民俗和民情;二是现实社会,诸如,民风、民意等;三是世界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农业经营主体知识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要受到了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外在的文化生活条件,一是内在的主体素养。农业的文化创新一方面追求文化差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在追求文化认同的融合力,实现物质消费、审美情趣、精神完善目的。因此,农业的文化创新只有在农业经营主体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多下功夫,才能获得最广阔的商机,最丰厚的回报。
(二)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科技结构性的转化 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体系中的平均贡献率仅为30%左右,与先进国家的农业科技70%的贡献率相比,差距很大。与传统农业生产有质的区别,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核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正在大步跨入农业领域,成为驱动现代大农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中国小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发展要实现五个转化:一是从农业传统生产的动植物“二维结构”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三维结构”;二是从单一陆地、内水的旧农业生产形式转变为水陆并举的,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生物新农业形式;三是从小农户的粗放型非标准化生产转变为知识集约型“精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四是从“靠天吃饭”的自然农业转变为“反季节”生产的人工建造农业种养环境的“设施农业”;五是从单枪匹马的“独行侠”农业转变为联合各行各业的“综合农业”。
(三)农业产品开放经营的信息化,增加农业产品“人性化”的文化含量 信息技术运用极大促进了现代集约农业持续发展。近几年,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调查、育种研究、耕作栽培以及作物保护等方面,成果喜人。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除了科技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广告宣传功能,它能提供经济信息、促进交易。由于小农业的商品率低,其广告意识是极为淡薄的。与之截然不同,经营信息战略在农业的文化创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具有促进产品销售的功能,而且具有创造消费需求,塑造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向的功能。从表面来看,消费是供应与购买力之间的矛盾,深层次是文化传统、文化观念及文化潮流等文化差异左右着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行为,因此,任何离开文化背景的促销策略和活动都是盲目的。
(四)农村生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化,把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平衡放在重要的位置 本质上说,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模式,它更多地依赖更新资源和生物措施,不断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它重视利用经济的同时,也重视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迎合了新世纪世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只有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才有可能保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把农业从专注于土地本身单一经营狭小的“方寸”发展“天—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空间,利用农业的文化创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农产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教育等,把农业引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平衡发展的道路,逐步建设一个资源节约、文化丰厚,保护生态、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
(五)农民生活的现代化,也是现代农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要把握好农业文化创新模式,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农民“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盐”,穿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农民为完成一生中“盖房子,娶媳妇”两件大事省吃俭用,几近吝啬,耗尽一生。改革开放后,由于仍保留着小农经济模式,农民增收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据调查90%以上农民主要的增收途径是靠经商或到城市打工。农民增收的问题困惑着每一届政府和许许多多的经济学家,令人感叹和担忧,农村已成为伪劣商品的倾销地。由此,我们也会觉察到一点动向,为什么“文化垃圾”容易在农村滋生蔓延?从根本上说,农民生活的现代化包括物质生活现代化和精神生活现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这就会涉及到“生产力水平与需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何使农民增收?如何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释放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如何进行战略转移?因此,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必须抓住三个中心环节,一是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二是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三是提高农民素质,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生产者整体素质。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的结构调整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文化链与产业链的结合;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文化品味,讲究农业品牌的文化和艺术魅力;三是精心培育新兴产业,文化塑造与“引资引才引科技”紧密联手;四是实现发展农业的教育体系与城镇建设的紧密结合。
总而言之,21世纪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全球化就是各种质态文化的矛盾冲突、交融渗透、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渗透性的,我们一定要通过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带动种养为主的农业第一产业,加强农副产品深加工第二产业,搞好饮食、旅店、交通、通讯、娱乐、教育、甚至金融等第三产业的配合,彻底开放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实现现代农业文化创新的“六大效益”,即农业效益、生态效益、教育效益、工业效益、旅游服务效益和社会综合经济效益,整体地把握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文化创新模式的历史发展机遇。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三农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