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与企业产销战略调整_消费结构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与企业产销战略调整_消费结构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与企业产销策略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销论文,城镇居民论文,消费结构论文,策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正是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如何?在此历史时期,企业产销策略应作如何调整?本文拟对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从而为企业产销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一、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特点

由1991—199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及构成”栏目中的数据计算,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表),可以归纳出我国城镇居民在现阶段的生活消费特点。

1991—1995年城镇居民各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单位:%)

分类食品 衣着设备用品医疗交通和

比重

及服务 保健通讯

1991年 53.6413.73 9.62- -

1992年 52.8514.08 8.42 2.48 2.64

1993年 50.1314.24 8.76 2.70 3.82

1994年 49.8913.69 8.82 2.91 4.65

1995年 49.9213.55 8.39 3.11 4.84

∑/551.2913.86 8.80 2.80 3.99

分类娱乐教育 居住杂项

比重文化服务 商品

1991年 - 2.32

-

1992年 8.82 5.964.74

1993年 9.19 6.634.53

1994年 8.79 6.784.47

1995年 8.84 7.074.28

∑/58.91 5.754.50

(1)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稳定, 消费结构呈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化型转变的态势。从表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各项支出在总支出呈现一定的规律。首要支出仍然是吃穿,说明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人们仍以吃穿为主要消费方向;而娱乐教育文化及设备服务排在第三、第四位,表明城镇居民注重自身及子女的文化教育,注重未来一代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2)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 年以后已降到50%以下,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已开始步入小康水平,人们吃的问题基本解决,开始把消费支出转向其它方面,这一变化符合恩格尔定律。但食品支出不会下降太快,因为食品消费需求存在较大的弹性与惯性,且食品消费质量提高,居民在外就餐增多,对健康食品需求量增大。

(3)衣着消费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 居民衣着消费档次提高,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衣着消费趋向成衣化、高档化,追求名牌,追求时装的个性化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4)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比较平稳,稳中有升。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提高,因而这方面消费支出将增加。为子女教育投资,已成为居民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

(5)家庭用品消费支出呈下降趋势。 城镇居民目前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经饱和,现处于更新换代的阶段,因而消费支出增加不大。但随着更新换代的加快以及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用品支出将趋于相对稳定,不会明显下降。

(6)城镇居民家庭中居住支出上升较快。 居住支出平均每年上升37.75%,随着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要求的增强, 以及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居住支出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 交通通讯与医疗等项的支出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医疗保健上升41.32%,交通通讯上升71.79%。这些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注意自身保健、要求交通设施的快速便捷及通讯手段现代化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

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变化趋势

居民消费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前进是一条客观规律。我国城镇居民未来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

(1)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对质量的追求是未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一大特点。食品讲求营养、保健、科学,追求感官、感觉等多种功能,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穿讲求美观、舒适、新潮,并要体现个性、身体特征、职业特征。用品追求高档、高质和多功能,崇尚名牌,空调、小汽车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住向单元房或舒适型的商品房发展,私人购房将成为城镇居民2000年以后的热点,并且在室内装饰方面向宾馆化、艺术化发展。

(2)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结构转变。 随着小康目标的逐步趋近,居民吃好穿好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生存资料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将在居民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不久的将来,居民将进一步加快对享受型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并将形成新的消费热点。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一些新的消费服务项目不断涌现,以精神产品为消费对象的精神消费和发展消费将日趋重要,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读书学习,并扩大户外活动、观光旅游等。

(3)由雷同的、单一的消费结构向多层次、 多样化的消费结构转变。由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消费将呈现更多的差异性,消费结构将向多层次、多样化转变。这种趋势不仅减缓了雷同型消费结构形成的“排浪式”消费给市场和生产带来的压力,而且对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更加复杂的要求,这种趋势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企业产销策略的调整

纵观我国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的巨大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迪:

(1)应牢固树立消费者就是上帝的意识。 消费市场买卖双方位置的变化,促使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牢固树立消费者就是上帝的意识,在生产和经营中充分考虑和满足消费者各方面需求,并且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既要盯住今天的市场,更要盯住明天的市场。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一边是中低收入者,一边是先富起来的高消费群体,形成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中低收入者是我国消费的主体,如果脱离他们,市场就无从谈起。生产者应从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出发,增加适销产品,扩大消费市场容量。高收入阶层在我国虽是少数,但他们的消费需求却绝不能忽视,因为高收入者的消费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头作用,高收入者现实的消费,就是中低消费者明天的消费。因此生产者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的更新换代应把握住高收入者的消费趋势。

(3)应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用品消费市场。 居民用品消费市场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居民用品消费需求已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尤其是小家电市场和日用品市场前景看好。生产者和经营者眼光不要只盯在大件用品的开发和研制上,更要注意跟踪居民消费需求的微妙变化,拾遗补缺,勇于创新,不断开发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生活舒适、方便节时和经济适用的新产品。

(4)应树立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生命的新观念。 未来的居民用品消费将越来越集中在那些功能全、质量优、价格合理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上,这就要求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牢固树立质量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树立以科学为先导、以质量为生命的新观念。

(5)应严格控制热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规模。 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清醒地认识到,“九五”期间,无论哪种热门产品,即使形成了消费热点,也绝不会出现“七五”时期抢购彩电、冰箱和洗衣机那种趋之若鹜的局面。对热销产品一定要严格控制生产和经营规模,“七五”时期那种一热便一哄而上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标签:;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与企业产销战略调整_消费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