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李欢,,朱文婷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李欢,,朱文婷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 宁夏银川 750001)【摘 要】 目的:探究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采取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智力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1.11%比对照组68.89%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智力情况、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好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瘫患儿综合康复治疗效果颇佳,可利于患者智力发展,并改善患儿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生长发育,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关键词】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09-01本文通过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分组行常规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探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脑瘫,且年龄均低于4岁,患者均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并已排除脑积水、脑肿瘤、意识不清及心肝肾功能障碍、脑肿瘤患者。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实验组有24例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年龄9个月-4岁,平均年龄(2.56±0.96)岁。对照组有23例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年龄10个月-3.5岁,平均年龄(2.65±0.98)岁。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即:按照患儿病情采取活动训练,并协助患儿完成关节训练。实验组患儿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即:(1)中医疗法:首先掌握患儿病情及基本资料,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再按照患者病情轻重行药浴、推拿、按摩、穴位敷贴等治疗,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张力。(2)功能训练:全面评估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并结合患儿病情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同时应告知家属参与其中,既能提高患儿生活能力,又能增加患儿家属疾病治疗认知度,从而在院后也能有效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在进行训练时应注意培养患儿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及运动能力,若患儿情况特殊可予以医疗器械辅助治疗,以便及时纠正患儿异常姿势,最大限度改善患儿运动能力。(3)引导教育:家属应陪伴患儿多参与特定的社交游戏,通过强化患儿的沟通能力来缓解患儿的语言障碍。(4)药物治疗: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切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减药量,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且应给予患儿并发症针对性治疗。(5)语言矫正:多数患儿因自身疾病问题会拒绝与人沟通,语言训练师应多与患儿沟通,以激励患儿和外界联系的能力。在沟通时,应先从日常沟通开始,比如进食、发声等训练,若患儿情况特殊可予以语言交流辅助器。同时,在矫正患儿语言时,语言训练师一定要异常耐心与温柔,以增强患儿沟通信心,进而改善患儿语言障碍。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智力情况(采用Gesell量表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GMFM量表评定)、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MFM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情况(采用ADL日常生活量表评定)等。患儿治疗效果以《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1]中标准为参考,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显效,60-79分为有效,41-59分为好转,40分及以下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好转率。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1.11%比对照组68.89%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45 21 10 10 4 41(91.11) 对照组 45 3 15 15 12 31(68.89) χ2值 6.9444 P值 0.0084 2.2 两组患儿智力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智力情况均好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智力情况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实验组 45 193.41±48.36 266.72±26.92 8.8852 0.0000 对照组 45 193.43±48.40 218.41±25.43 3.0649 0.0029 t值 0.0020 8.7512 P值 0.9984 0.0000 2.3 两组患儿神经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神经功能均好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3 两组患儿神经恢复情况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实验组 45 133.01±28.40 230.33±46.31 12.0174 0.0000 对照组 45 133.03±28.42 164.86±44.01 4.0757 0.0001 t值 0.0033 6.8745 P值 0.9973 0.0000 2.4 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功能均好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实验组 45 49.40±10.48 60.03±9.91 4.9439 0.0000 对照组 45 49.36±10.46 53.72±5.27 2.4971 0.0144 t值 0.0181 3.7712 P值 0.9856 0.0003 2.5 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均好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实验组 45 42.13±4.91 80.67±5.84 33.8848 0.0000 对照组 45 42.07±4.78 73.80±5.12 30.3879 0.0000 t值 0.0587 5.9338 P值 0.9533 0.0000 3 讨论脑瘫即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是导致小儿残疾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小儿脑瘫发病率呈升高,若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病情进展,其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肌肉也会逐渐萎缩,致使残疾情况愈加严重,并最终导致患儿瘫痪[3]。一般来说,脑瘫无法治愈,但只要正确认识脑瘫并予以早期确诊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脑瘫情况。目前,临床在治疗脑瘫上以改善患儿躯体功能及相关症状为原则。对于轻度患者来说,多数经治疗后即可回归正常生活;对于中、重度患者来说,经过治疗其生活质量及相关功能也能得到改善,进而减轻患儿家庭负担[4]。在临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中,综合康复治疗相较于单纯的中医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效果更佳。综合康复治疗是指在全面评估患儿病情基础上,给予患儿的一种从患儿智力发展、神经功能恢复、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全面改善的一种治疗方法,经过对患儿以上方面的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逐渐减轻患儿脑瘫情况[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行综合康复治疗的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智力情况、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好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治疗脑瘫患者时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智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更利于患者生长发育,可予以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参考文献[1]刘丽.128例小儿脑瘫患儿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9):193-193.[2]钟新.小儿脑瘫患儿康复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228-229,232.[3]李莉.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3):76-79.[4]赵玉华,陈党恩,史如旭,等.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治疗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9):64-65.[5]张真真.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观察[J].医疗装备,2018,31(4):106-107.

论文作者:李欢,,朱文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  ;  ;  ;  ;  ;  ;  ;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李欢,,朱文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