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剖析论文_付伟1,张伟伟2

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剖析论文_付伟1,张伟伟2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霍邱县供电公司 安徽六安 237400)

摘要:电网调度工作意义重大,是确保整个电网稳定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为提高电网调度工作的实现质量,必须综合分析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会避免失误,提升实际的运行保障能力。本文主要对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技术;调度运行;具体应用

引言

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调度运行中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工作是重要的基础环节,电力调度能够有效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公众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电力能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电力企业,应当保证电力调度的正常运行及稳定性和安全性。不断完善供电途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才能确保电力系统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1电网调度运行之中的电力技术应用

电力调度是整个输配电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证整个输配电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现代电力技术逐渐向自动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调度运行过程中电网输电的安全、稳定、高效。电力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比如发电、输电等环节,电力技术调控是为了良好的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当前,随着现代电力系统初步实现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相关员工的操作难度和可能带来的潜在失误。故此,电力技术调控员工可借助自动化程序及时将各种信息反馈出来,及时对电力系统进行调控。将先进的技术成功应用,使工作效率明显得到提升。与此同时,也要对系统工作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电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故障,再通过自动化技术迅速进行修复,及时优化配置电能,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企业更为健康稳定运行。

2电网调度运行工作的危险点分析

对于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深入分析,大致包括如下的几个原因:一是人为失误导致的问题。电网系统通过调度正常工作而稳定运行,调度工作总体来说具有连贯持续的特点,某一阶段发生电网调度工作失误,都会造成连锁反应,甚至事故的产生会影响到大范围的电网运行。因此,必须强化流程作业的观念,完全按照要求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这样才能避免人为失误导致系统问题的发生。二是设备故障导致的问题。整个电网系统由很多复杂的技术和设备所组成,尤其是调度工作,更是需要各种用途是设备完成监测调整等功能,一旦某些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只是性能弱化,都会致使电网系统的故障。所以,就必须要求电网调度岗位的工作人员非常熟悉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各设备设施的工作情况,一旦某设备出现问题会产生的现象可以迅速做出判断,并及时给予相应措施的处理。三是不可知的原因。整个电网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看似封闭,实际也要受到很多系统外因素的影响。当因不可知原因导致电网故障发生时,必须按相关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还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将各方面的危险都降到最低。

3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剖析

3.1调度控制专业防控措施

电网调度运行事故具体可范围多种类型,应分专业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预防控制措施,实现对电网事故的有效控制。从调度控制来看,具体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规范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严格执行调度规程、安全运行规程;(2)定期开展电网事故应急演习,提高调度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3)规范交接班管理,将电网运行方式、异常情况、检修工作等交接清楚,由调度长主持交接班工作;(4)处理电网事故和异常情况时,必须仔细了解现场设备状态和运行方式等信息,掌握运行方式、保护动作变化情况。

3.2电网规划专业防控措施

电网规划对电网运行调度有直接影响,电网规划专业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1)做好电网检修工作,在基建改造时全面开展电网风险评估,提前制定并执行风险预控措施,防止电网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立危险点评估和检查的常态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根据电网检修和改造情况调整运行方式,提前防范事故问题的发生;(2)在制定电网基建投产计划时,需要及时进行短路电流计算,特别是对于新投产的设备,应跟踪分析电网短路电流,并制定短路电流超标的有效应对措施;(3)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提前制定控制措施,根据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提前发现电网运行的薄弱环节,制定符合标准的稳定控制措施,并及时确定电网控制限制,为电网运行调度提供依据;(4)完整收集配网线路限额资料,并对其进行及时更新。应加强设备输送限额管理,滚动跟新电路限额参数,并严格按照线路限额的要求,调整电网运行方式;(5)加强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检查,检查过程中,着重检查保护装置、二次回路,做好继电保护验收工作。

3.3继电保护专业防控措施

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做好继电保护专业防控措施,主要包括:(1)制定详细的继电保护细则,避免因保护定值单出现缺漏等问题,导致现场误整定,引发电网调度运行该事故。应确保继电保护定值单的及时下发,并对定值单进行核查;(2)由继电保护专业人员负责新设备和二次回路的检查工作,在设备更新时,要及时对继电保护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二次设备结构、功能和运行原理。此外,继电保护专业人员还应该接受智能变电站有关的新技术培训,具备一定的通信和自动化交叉专业技术能力;(3)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后保护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容易因总容量超标引发电网事故,应根据《分布式电源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等要求,做好分布式电源接入时的继电保护审查工作,严格控制接入总量,校核变电站关的出线开关保护定值;(4)在继电保护专业中如果出现保护选型配置错误的情况,会给电网运行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继电保护人员应参与到基建工程的设计审查环节,及时对保护配置提出专业意见,着重审核工程保护选型和配置方案,对于涉及到牵引站的特殊工程,则应采用专用继电保护装置。在新建项目和改扩建工程中,也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配套,满足相关工程标准要求;(5)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签投退保护或操作步骤错误等问题,会导致设备在启动和运行时失去快速保护,进而容易出现电网事故。需要全面考虑停役设备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按规定填写保护皮肤意见,说明保护定值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和时间跨度较大的停役设备,需要执行专职、专业人员两级批复制度;(6)做好临时定值调整工作,根据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确定临时定值的调整范围,在系统恢复运行后,及时将临时定值改回原来定值。此外,还要考虑临时定值和相邻元件的定值配合关系。

3.4自动化专业防控措施

随着电网运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专业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自动化专业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1)需要及时反映出电网状态自动化信息存在的错误,避免对调度员的判断和决策产生影响。应定期对自动化系统的各项监视功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根据电网结构变化,及时更新模型和光字牌等监视内容;(2)健全备调运行围护机制,定期更新电网调控需要的资料,更新电网模型和参数,对调度对象进行实时监控。

3.5做好全面监督工作

电网系统整个运行过程,电力供应是否具有持续性,通常和电力调度运行情况相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对电力技术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而电网的健康稳定安全发展离不开全面有效的监督。全面有效监督是促进电力系统调度安全运行有重要手段。电力企业可采用实时动态监控法,清晰直观地了解掌握电力生产与输送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现电力维修现场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与此同时,企业也要不断提高领导人员的整体素质,积极把一些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引入到工作中,积极吸取成功的管理经验,加以转化与利用,为给企业带来更多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也要结合技术的推进发展标准,引进大量的资金量,积极配合电网技术的改造,秉承着新设备替换老设备的原则,对可能产生故障的不良设备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的隐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网运行方式的风险管理中,健全的电网运行方式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可视化风险信息管理,加强资金投入,引进先进、开放的风险管理工具,有效提高电网运行方式的风险管理效率,推动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迪,李岩松.现代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3,(22):187.

[2] 董翼. 现代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应用的探讨[N].科技创新导报,2010,(8):88-89.

[3] 王卓然,吕玉华,张翔.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通讯世界. 2015,(23).

[4] 龚珊珊.刍议调度运行中现代电力技术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09):197.

论文作者:付伟1,张伟伟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剖析论文_付伟1,张伟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