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与漫思——关于语文与语文教学的碎思乱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论文,乱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为了什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常常叩问这些看似简单的,却又一时难以厘清的关于“语文”的话题。当我们在彷徨中不断叩问这些话题时,语文也开始被贴上了纷呈的标签,“××语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拔节繁衍,语文课堂似乎一下子就充满了别样的色彩:或深度的,或简单的;或诗意盎然,或隽永深邃……语文课堂,开始涌动起“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勃勃生机。你方尚未唱罢,他方已经登场!语文,值得思考的太多太多——
一、“构思过度”与“语文教学”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构思过度”的毛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我们权谋太深、兵法太多、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就构思过度了。生活中很多中年人都在不断提醒年轻人:生活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于是,年轻人的目光也复杂起来,很多老年人在弥留之际却告诉中年人:生活比你想象的要简单得多。但是,他们体悟出这个道理的时间实在太晚。因此,可怜的人们,整个一生都在“构思过度”中度过,加添了多少破灭、纷乱和耗费。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也常常会存在“构思过度”的毛病呢?
二、语文:拒绝无味的玄乎!
当语文被贴上了标签,当语文课堂被悄悄地蒙上一层层“面纱”时,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失去了什么——原本简单的语文变得不再简单,本应可以厘清的话题直到今天似乎还是没有得以厘清。于是,我们常常追问:语文,你到底为了谁?
语文教学似乎一直被置于风口浪尖上“舞蹈”。在风口浪尖上“舞蹈”,我们本可以获得搏击风浪的快乐感受,可是,我们却常常坠身在波峰浪谷之间跌宕,进而迷失。因此,面对纷繁涌起的语文“春潮”,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身”,要化繁就简,以简驭繁,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的确如此,语文,本应拒绝一切无味的玄乎,因为一切附属于语文的东西很可能成为语文课堂的累赘,成为语文老师教语文的裹脚布、绊脚石。
作为一名躬身于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需要静心思考语文,需要冷静探路语文教学。因为,盲目地跟进只会让语文从一个误区走进另一个误区。
三、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
俗话说:大道至简。语文教学亦应如此!听说读写是语文,字词句篇是语文,思悟辨赏是语文,语文教学理应在这些纯粹的语文元素中行进。立足于语文教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这样的课堂才是“基于语文,更为了语文”的语文教学。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更不会阻碍学生言语智慧的形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主要介绍家境贫寒的谈迁编写《国榷》的故事。在执教此文时,我紧扣文本中出现的数字词语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生的想象多维而且颇有深度,回答可谓精彩。但是,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始终感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个别学生的回答甚至“恍如隔世”,有些回答仅仅是为了迎合老师的“套话”“大话”而已。
于是,我开始在文本的最简处“另辟蹊径”,尝试着“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我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然后,我发问:“这句话中,出现了三个‘一’,这是简单的三个‘一’吗?”原本热闹的课堂开始出现静默,继而三三两两地举起了小手——
生:这不是简单的“一”,“一点史料”说明谈迁此行所要寻找的资料并不多。
生:“一百多里路”说明路途十分遥远。
师:是啊!这些都是我们能够从“一”中读懂的。能读出别人读不出的内容吗?
生:“一百多里路”不能只看作路途的遥远。谈迁家境贫寒,因此,这“一百多里路”谈迁是“带着干粮”,而且一定是“徒步行走”的。
师:真好!你不仅能联系上文,而且还让自己的思维来到“谈迁的那个时代”进行思考。这是一种聪明的阅读!
生:我从“有一次”中读出,这是作者在举例子。
师:作者仅仅是在举例子吗?如果把“有一次”改为“只有一次”,效果如何呢?
生:我从“有一次”感受到,像这样的事情,谈迁在编写《国榷》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
生:这只是其中的一次而已。
师:真好!如果我们再把这三个“一”联系起来,你又会发现什么?
生:为了“一点史料”,谈迁带着干粮行走“一百多里路”,谈迁编写《国榷》十分认真。
生:《国榷》中的所有资料都是真实的,不是谈迁在道听途说。
生:《国榷》中的每一点史料都浸透着谈迁的汗水。
生:为了“一点史料”谈迁走了“一百多里路”,“五百多万字”的《国榷》,谈迁该付出多少辛劳啊!
生:谈迁不仅不畏困苦地生活,而且还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生:谈迁编写《国榷》的二十多年,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度过的。
……
在上述课堂中,我没有翔实地引经据典,而是将师生的对话活动始终锁定在文本之中。但是,课堂中师生的言语思维却丝毫没有因此而禁铜,学生的言语思维已跨越时空,思接千载,其言语智慧在交流对话中得以碰撞、点燃,学生对文本的体悟也走向了纵深处。这样的课堂是纯粹的语文课堂,是“化繁就简,以简驭繁”的语文课堂。
四、阅读对话:不必谈“牵”色变!
写下这个题目,缘于我们的阅读课堂正处于谈“牵”而色变的时候!
前几天,在本人组织的一次语文校本教研之后,我以《阅读提效进行时》为题把自己的思考进行了记录。文中,我结合活动的主题,表达了自己对于“精选对话内容,精设对话话题”这一研究主题的一些浅陋看法。或许是因为“提效阅读”这个字眼的缘故吧,我的这位师长及时地在后面跟帖:“好一个‘精设对话话题’!是牵着牛鼻子走啊。”读后颇为兴奋,但兴奋之余催生更多的是思考,尤其是关于其中“牵”字的思考!
因为,我们的阅读课堂正处在一个谈“牵”色变的时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牵”这个字成为我们许多人评价一节阅读课时经常使用的字眼——
“牵的痕迹太重了!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
“阅读是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很难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
于是,课堂上,我们不敢主动向学生发问。我们常常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或“还有什么疑问”,我们希望在学生的“读懂”与“不懂”中求得一两根救命的稻草——最好我们自己想问的问题就在哪一位学生的回答之中;我们常常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那一段”或“学写自己喜欢的那个词语”——那么,不喜欢的那一段或者那个词语学生是否就可以不学呢?我们似乎已经习惯让学生在读完一段话后“谈谈你的收获”——如此“给学生无限自由”的问题,教师当然不会有“牵”的嫌疑。但是,面对如此“开放”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不是“乱点鸳鸯谱”就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于是,因为我们总是诚惶诚恐地担心自己的课堂被贴上“牵”的标签,所以学生的阅读总是游走于文字的表面,学生的阅读思维始终那么肤浅,那么简单。于是,我们的课堂逐渐沦为“牧场”——看似无拘无束,信马由缰,其实许多的问题都是隔靴挠痒,甚至无关痛痒!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当然不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但是,老师毕竟是学生的老师,其阅历,经验、水平、能力决定了自己对文本的把握与解读定然要超越学生的水准。因此,教师的引领不仅要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近文本,进而走向文本的至深处,更要有利于教师本人及时地校正学生的阅读偏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课堂,需要老师适时地“牵”“引”!
但是,如何“牵”?怎样“引”?可能是一个艺术!
读着这位师长“牵着牛鼻子”的跟帖,似乎有豁然开朗之感。因为,由这句话我想到了曾经阅读过的一幅漫画,漫画的题目叫《经验》。漫画的内容是:某君,手握一根长绳,身体向后倾倒,做拼命状拉着长绳;长绳的另一头,拴着一只山羊,弯弯的山羊角,长长的山羊胡子,长绳子就拴在山羊的鼻子上。此君拼命地拉着山羊,山羊也像此君一样拼命,但山羊是拼命地向后倒退——他怎么也“牵”不走山羊。联系漫画的题目方才恍然大悟,此君把自己牵“牛”的经验搬到了“羊”的身上,而羊不适合用“牵鼻子”的方法——羊是需要从后面“赶”的。所以,他的“牵”牛的经验照搬在“赶羊”的时候自然也就失灵了。
牵“牛”,是智慧;牵“羊”,是无知!
漫画讽刺的当然是“照搬经验”,但现在,却让我旁逸斜出地想到了阅读教学中的“牵”。智慧的“牵”,一要确定牵的对象是“牛”;二要把准牵的位置是“鼻子”。
牵一头“牛”如此,“牵”一篇文章也应该有共通之处吧!我们的课堂,不是排斥“牵”,而是呼唤智慧的“牵”。智慧的“牵”,对于学生,是一种引领;对于阅读,是一种深入。
智慧的“牵”,需要我们找准文本的“鼻子”——在关键处设问;需要我们选好合适的“绳子”——设计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适时地点拨,提升,疏导,聚焦。
如此的“牵”,岂能一棍子打死!
如此的“牵”,大可不必谈之而色变!
五、“讲透了”与“熏透了”
这个题目是我在听一位优秀青年教师执教《夹竹桃》一文时写下的一句话。
《夹竹桃》是著名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或许,阅读语言大师的文章,更需要我们潜心会文,静心品文。这位老师似乎也正努力地带领学生向此进发:从对“悄悄地一声不响”的品味,到对“无日不迎风吐艳”与“无不奉陪”等双重否定的转换比较;从对夹竹桃“迎风吐艳”中“迎过什么风”到夹竹桃“无不奉陪”中“陪过哪些花”的追问与想象,直至到引导学生通过“然而”这一文本细节去感悟第四自然段在文章表达上的作用。整个课堂自始至终都沉浸在“语言”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的确在与文本语言进行着零距离的接触。
但是,随着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渐进,尤其是读到季羡林先生在《夹竹桃》一文中所写:“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我的脑际忽然蹦出了“讲透了”这个词语。于是,我对自己说,阅读课堂少一些“讲透了”,多一些“熏透了”,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
“讲透了”的课堂是以本为本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总是以“讲”的方式传递知识,关注的是知识接受的多少,而不是学生。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在教教材,学生在学教材,整个课堂的中心是“教材”,而教材以外的生命体——学生和教师,都成了教材的附庸。这样的课堂中,文字是冰冷的,文本是静止的,师生的交流是单一的、单调的。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常常为了“讲透”而或者掘地三尺,或者遍地开花,因此原本隽永的文本被教者“刨”得满目疮痍,废墟一片。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心中只有教材,没有生活;只有自己,没有学生;只有结果,没有过程。
“熏透了”的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总是以“熏”的方式传递知识,关注的是学生的感受,而不只是知识本身。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是为了教教材,教师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不是为了学教材,教材只是在为学生的成长奠定精神与文化之根基。这样的课堂中,“文”是载体,“熏”是策略,“生”是课堂的发展者。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传道者的身份,而是话题的倡导者,对话的参与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扫路人。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语文。因为心中有学生,因此课堂上有了生命的关怀;因为眼中有语文,因此课堂中才会“熏”出文化的气息、语文的味道,而不只是知识的叠加与传递。
“讲透了”的课堂以知识的接受为教学活动的终点,学生所阅读的每一文本只是知识的累加与孤立的存在;“讲透了”的课堂因为追求“讲透”,因此课堂没有“悬念”,不值得“回味”,学生的思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结束。
“熏透了”的课堂以学生的精神建构为诉求,每一文本的阅读都是学生精神上的一次洗礼,发展旅途中的一次驿站。“熏透了”的课堂因为追求“熏透”,因此强调“大道至简、大爱无声”的效果,课堂耐人寻味,余音袅袅,课堂会伴随着学生的思维而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
语文课堂离不开“讲”,但千万不能“讲透了”;语文课堂呼唤“熏”,尤其呼唤“熏透了”的境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一些“熏透了”,少一些“讲透了”!
六、语文课,岂能“穷开心”!
语文课堂是儿童的课堂,语文课堂更是生命的课堂。因此,语文课堂呼唤生机与活力,语文课堂追求快乐与惬意。但是,语文课堂终究是课堂,尤其终究是“语文”的课堂,因此,它拒绝“穷开心”!
可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常常出现“穷开心”的现象——
一位老师在执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穿梭”一词的:出示“我想变成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学生齐读这句话以后,老师说:“孩子们,喜欢做蝴蝶吗?喜欢的同学请站起来。”许多同学兴致勃勃地站起来。教师又说:“现在,你们就是一只只小蝴蝶了。你们飞起来吧,飞到你喜欢的花朵上。”于是,一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在偌大的教室“乱窜”,仅有的几个不愿做蝴蝶的孩子成了“蝴蝶们”停栖的“花朵”,教室里热闹非凡,孩子们更是开心无比。
一番折腾之后,教师又说:“刚才,小蝴蝶们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这就叫?”学生脱口而出:“穿梭!”至此,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如此的学习“穿梭”,学生当然可以直观感受到“什么叫穿梭”,但是,我们不难想象,置身于如此热闹的场面之中,二年级的孩子其思维还会停留于感受什么是“穿梭”吗?他们的思维早已被热闹的“表演”所吸引。于是,课堂中只剩下“穷开心”了!
从阅读到习作,从课内到课外,我们似乎已经看惯了语文教学中的这种“穷开心”的现象,尤其是很多老师甚至以“学生是否开心”作为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他们从没有思考,如此的“开心”是语文的,还是非语文的?是肤浅的,还是深邃的?其实,在这些看似生机无限,活力四射的课堂中,“语文”的元素已经被喧闹的表演所遮蔽,学生的兴趣已经远离了言语的载体,如此“童心未被遮蔽”的语文课堂,“语文”的因素已经被遮蔽殆尽。
好玩!有趣!真逗!这些本不是衡量语文课堂的标准,现在常常成为我们看课的准则。尤其是面对大家、名师的经典课堂,我们更多的是盲从与跟进。于是,课堂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歌声不断,但学生的言语思维早已被低俗的开心“切断”;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自由,但学生的言语思维、言语能力却大大地沦丧,“语文课”开始走向“曲苑杂谈”!
语文课堂,理应摒弃那些肤浅的调侃,媚俗的自贬,以及那些无味的表演。不折腾——尽量减少那些耗时费神的表演与活动;不抛弃——传统的、优秀的语文学习方式,我们完全可以传承沿用,这不是守旧,更不是自闭;不舍弃——不能对文本视若未见,努力让一切学习活动始终基于文本之中,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在言语之间穿行。
语文课堂,需要开心,但拒绝“穷开心”!
七、请勿患上“灌输恐惧症”!
近日,有幸拜读一位老师撰写的一篇文章《谨防另一种灌输》。该老师在文中首先向我们描述了一位老师执教《落花生》一文时关于“居然”一词的教学片段,接着在“反思”部分指出,“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对话中有序进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这一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一种灌输,只不过这种灌输比较‘巧妙’而已——由原来的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转变成了学生(优秀生)向学生灌输。”
阅读完这篇文章,笔者首先感动于这位老师这种敏锐的语文教研的独特视角,感动于这位老师强烈的语文教学的忧患意识,也赞同他在文末提出的“让他(指提出问题的学生)自己把课文多读几遍,再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一番”,“如确有困难,教师再稍作提示或请其他学生帮助。”因为这是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文本,品读玩味语言得来的,这应该是阅读过程中最好的释疑途径。但是,笔者认为,这位老师据此指出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另一种灌输”,并说“谨防另一种灌输”,这似乎有失偏颇,甚至言过其实。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两个概念——
何为灌输?《现代汉语词典》只做了如下定义:输送(思想、知识等)。这显然不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灌输”的概念。不过我们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难得出为我们斥之的“灌输式教学”至少具有如下要义:灌输者与被灌输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灌输者对获取知识无兴趣或兴趣不浓;灌输者“灌输”行为单一;灌输者只关注结果,不考虑过程与方法……那么什么是“另一种灌输”呢?笔者的理解是,即使是“灌输的变体”——“另一种灌输”至少也应具有如下要义:主体之间的不平等——被灌输者是被动接受,对灌输的结果不一定感兴趣;结果单一——通过“另一种灌输”,被灌输者已经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但对于得出答案的过程或寻求答案的方法不关注或者没有机会关注。
何为学习?《现代汉语词典》也做了如下定义: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这一定义告诉我们,阅读是学习,研究是学习,实践是学习,听讲也是一种学习。联系到我们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经被进一步扩大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教授在《今天我们怎样学习》一文中提出,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是学生“我要学”;学习应该是自主的,是学生“我能学”;学习应该是有差异的,是学生“按我自己的方式去学”;学习应该是体验性的,学生可以在“听中学,还要在做中学”;学习应该是合作的,学生要在“交流与分享中学习”。我认为,在积极推行新课程,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学习既不能是过去那种“我来讲你来听”的灌输学习,但也不应该是一味地“有了问题就埋头读书”的“惟读书学习”或者“带着问题去生活”的“惟实践学习”。
其实,《谨防另一种灌输》一文呈现的案例只是课程标准倡导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次平等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必然过程,是“探究式学习方式”中“合作探究”的一种表现。虽然案例中的小明同学在提出问题后没有发言(即形式意义上的与他人对话),但是他仍然在倾听别人的发言,仍然在关注老师的评价,并在努力整合所有同学的回答,这也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是学习领域的一次“移风易俗”,这应该足以丰富我们原来固有的、传统的优秀学习方式,使我们的学习活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而不应该让我们的学习只剩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方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尤其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环境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如此,知识浩如烟海,学生各不相同,语文学习需要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也离不开有效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也可以在平等交流中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积极阅读文本而探求答案,也完全可以在“道听途说”中不断积累、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这都应该是学习,我们不应该顾此失彼,更不应该把“读书”作为语文学习的唯一手段。
请勿患上‘灌输恐惧症’!这似乎有点“杞人忧天”之虑。但是,作为一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不论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论学生选用何种学习方式,都必须首先考虑语文课程“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等课程特点,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获得真知,发展能力,培植情感。
标签: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