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审视教材对于鲁迅作品的编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理性论文,教材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调整了部分篇目,其中鲁迅的《风筝》后移,引起媒体热议,成为热点新闻。近些年来,围绕金庸、诸葛亮、爱迪生、陈毅、朱德等的有关课文以及《谁是最可爱的人》《纪念白求恩》《背影》《愚公移山》《桂林山水歌》等都曾成为新闻热点。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好事,正说明语文天生重要,语文教材编者责任重大。
语文教材对于鲁迅作品的取舍之所以备受关注,在我看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教育的原因。中小学教育联结千家万户,中小学教材受众广泛,有着广大的读者群体,社会关注度高,具有成为新闻事件的基础。二是语文的原因。在中小学各学科中,语文课与社会现实联系最紧密,最能牵动社会大众神经,具有成为新闻的条件。三是时代的原因。过去语文教材编写受行政干预最多,当今时代社会转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平面立体媒体活跃,文化取向丰富多元,具有成为新闻的现实土壤。四是鲁迅的原因。鲁迅在某种程度上被“神化”“工具化”,鲁迅的“骨头”被认为是“最硬的”,像鲁迅那样“启蒙大众”,以决绝的姿态“抨击现实”,成为不少文人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期许,具有新闻价值。正是在这样的多重背景下,语文教材内容尤其是鲁迅作品愈易受到媒体关注。作为语文教材编者,应理性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同时努力借鉴吸收各方观点,集中大家的智慧,编出理想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一、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基本情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中学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精神资源,也是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最多的作家。据温立三考证,鲁迅开始从事新文学创作以来,先后有123篇(首)作品选入各类中小学语文教材①,成为中外母语教材中独一无二的“景观”。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就收录了《风波》《故乡》《鸭的喜剧》《社戏》等,这是目前所知最早收入鲁迅作品的语文教材②。也有人考证,编入鲁迅作品的第一套正式出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是商务印书馆1923年8月出版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范祥善等编辑,胡适等校订),选入鲁迅《故乡》《鸭的喜剧》等篇章③。192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叶绍钧起草,附表胡适起草,委员会复订),把鲁迅的《小说集》列为初中学生“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略读书目举例”,而且特别注明“尚未出版”,可见鲁迅作品在当时就深受知识界重视。“纲要”在“内容和方法”中说明:“本科要旨在与小学国语课程衔接,由语体文渐进于文体文,并为高级中学国语课程的基础。”在“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要求:“阅读普通参考书报,能了解大意。……能欣赏浅近文学作品。”④可见,鲁迅作品是作为第一批白话文(语体文)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
其后,随着时代更替,语文教材编选的指导思想虽几经变化,但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为了统计方便,这里我们只选取四套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初中语文教材加以比较,窥斑见豹,可以看出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大致情况。(本文所举教材,除特别注明外,均指人教版教材。)
通过下页表,我们有了如下思考:
首先,不同时期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数量不同。最多的是20世纪50年代,11篇,最少的是1935年出版的《国文百八课》,只有4篇⑤。现行教材(2001年版)9篇,不仅比《国文百八课》多,与1982年版相比也多了1篇。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时有所谓“鲁迅作品‘大撤退’”“鲁迅作品遭删减”的报道。实际上,现行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数量,只是比1956年版略有减少。所谓“大撤退”和“删减”云云,也只是相对于50年代而言的,而20世纪50年代语文教材编选鲁迅作品具有特殊时代背景。1956年版除选了11篇鲁迅作品外,还选有一些与鲁迅有关的课文,如瞿秋白《鲁迅的精神》、陈涌《鲁迅》、阿累《一面》、唐弢《同志的信任》、臧克家《有的人》等,尤其是选了毛泽东的《论鲁迅》。这篇文章是毛泽东1937年10月19日在延安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其中讲到:“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这无疑奠定了鲁迅在中学语文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特殊地位。
其次,语文教材编选鲁迅作品反映时代精神。1952年,中央成立以胡乔木为主任的“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决定把“实行中小学语文一门课程,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种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五四’以来,以鲁迅为首的进步作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创作了许多富有革命性的优秀作品。……鲁迅的作品,在教学大纲规定的现代文学作品里占最大的分量。教学大纲规定,初级中学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学习鲁迅作品,以后逐年加多加深。”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当然也必须依照主流社会的观点。1988年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四册第二单元是议论文,曾把王蒙《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与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同时编入,这在今天看来属于“比较阅读”,是教材编者的积极探索,应该受到鼓励,结果却受到严厉批判,到1991年版时就被删去了。新时期语文教材在鲁迅作品的编选上则更显开放。可见,语文教材编选鲁迅作品,反映的是时代主旋律,是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产物。
二、现行语文教材编选鲁迅作品的变化
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编选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不相同,二是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也不一样。就前者来说,民国时期,以文学作品为主,也选一部分翻译作品甚至学术论文;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000年,初中以各类文学作品为主,高中则以哲理性、批判性杂文为主。新课改以后,教材编者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鲁迅作品加以调整,同时也开发出一批新选文。就后者来说,不同学段则有不同的要求。过去总以为小学生读不懂鲁迅,鲁迅作品主要编入中学语文教材,所以小学语文教材只选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和《有的人》等少量与鲁迅有关的课文。实际上,鲁迅有不少作品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就编有《小学生鲁迅读本》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要求:“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因此,现行语文教材对于鲁迅作品的编选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
1.文化内涵更加凸显
过去教材编者在编选鲁迅作品时,不得不更多地从“革命家”的角度,而不是从“文学家”“思想家”的角度,选了不少所谓“投枪”“匕首”或金刚怒目式的文章,如《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痛打落水狗》《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新课改以来,教材编者更注重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与思辨精神、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等。如初中教材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社戏》《风筝》《阿长与〈山海经〉》《雪》,高中教材选的《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未有天才之前》《药》《春末闲谈》等,既有传统名篇,也开发一批新的选文,体现了时代进步和教材编者的积极探索。
2.选材视野更加开阔
现行教材不仅注意选取鲁迅作品中的传统名篇,还试图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鲁迅,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如高中选修教材选了王瑶的《鲁迅论读书》,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⑦,并且把林贤治的《人间鲁迅》、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作为“有关资料”推荐给学生课外研读。为了贯彻新课程强调课外阅读的精神,还把《朝花夕拾》和《呐喊》分别在教材中进行“导读”,以期倡导“整本书的阅读”。这对中学生学习鲁迅、了解鲁迅应该是有帮助的。
3.课文解读更加多元
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解读,经历了自由解读(“民国”时期)、政治图解(“十七年”)、扭曲解读(“文革”十年)、政治解读(20世纪70-80年代)、多元解读(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等历史阶段⑧,也见证了时代精神的变迁。如人教版初中教材《孔乙己》“研讨与练习”四:“对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多种看法:有的说他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有的说是冷酷无情的社会害了他,有的说也要归咎于他自己的不争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同学们探讨一下。”《教师教学用书》也注意多元解读,改变以往强行灌输政治说教的做法。如对《孔乙己》的主题就提供了三种看法:一是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二是反映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三是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显然,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思辨能力。
4.课文编排更加合理
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编排顺序,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比如《风筝》,尽管1935年的《国文百八课》就已编入,但其后数十年间语文教材都未曾编入,人教版2001年教材曾将其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13年教材考虑到小学毕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可能一时难以适应,编者就将《风筝》后移,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学,即把合适的课文安排在适合的位置。
三、鲁迅作品在教材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毫无疑问,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鲁迅作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的文化经典,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学生要了解中国,实现“中国梦”,就要具有独立思考与思辨能力,就必须读鲁迅。因此,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作品,教材编写必须重视鲁迅作品。
同时,我们还应理性分析鲁迅作品在教材和教学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比如,有专家提出应当增加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分量。⑨然而,增加哪些篇、增加多少篇合适?恢复到20世纪50年代的分量是否可行?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说:“重视不等于选文越多越好,还要考虑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要充分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适合不同学段的认知水平。”⑩现在广为流传的中学生“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固然不足为信,但目前语文教材和教学中对于鲁迅作品的处理,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鲁迅被“神化”和“工具化”,鲁迅作品被曲解,使中小学生对鲁迅作品产生畏难情绪。既不是中小学生理解不了鲁迅作品,当然也不是鲁迅所有的作品都适合编入教材推荐给中小学生阅读。
从教材编写来说,有些篇目还值得进一步推敲(最好能联合各方面力量,精选一批符合时代要求和教学实际的鲁迅作品篇目),有些编排不尽合理,有些练习设计有待商榷。从教学来说,有些教师由于自身原因,尚不能准确把握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仍习惯于用政治说教的方式解读鲁迅作品,更不用说学习鲁迅的“知人论世”、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了。据说有鲁迅研究专家曾到中学讲鲁迅,效果也不理想。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曾与绍兴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多次举办鲁迅作品教学研讨及教学成果展示交流等活动,但杯水车薪,影响终究有限。这里有鲁迅研究与中学教育隔膜问题,也有教师自身素质问题,当然也受“应试教育”环境影响。看来,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编多少合适、选哪些作品、怎样编排、怎样设计习题、怎样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等等,还需深入研究和讨论,也大有改进与提高的空间。
①以1949年为界,之前有91篇,之后有55篇,其中有23篇为两个时期所共有,前者多于后者,当与民国时期教材编写民间化、语文教材版本多样化有关。
②温立三,语文课程的当代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16。
③薄景昕,中小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④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4-276。
⑤1933年出版的《开明国文讲义》(夏丏尊、叶圣陶、宋云彬、陈望道合编,共三册)也只选了鲁迅的《孔乙己》和《打拳》两篇。
⑥钱理群.小学生鲁迅读本[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⑦丁帆、杨九俊主编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编入鲁迅作品44篇,并把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作为“代序”。
⑧温立三.中小学鲁迅作品选编九十年[R]//周令飞,鲁迅社会影响调查报告.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⑨参见王铁仙,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9-08-26;王旭明.语文教材应当增加鲁迅文章[N].语言文字报,2013-09-13。
⑩温儒敏.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鲁迅[N].语言文字报,2013-09-13。
标签:鲁迅论文; 鲁迅的作品论文; 国文百八课论文; 文学论文; 读书论文; 孔乙己论文; 风筝论文; 故乡论文; 鲁迅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