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 临沂 276300
摘要: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作为土地的两种管理方式,具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使得在具体实施工程中产生矛盾而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因此,有必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规划方案,来加强城乡土地的统筹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关系;措施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作为两种内容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方法,二者具有密切联系又具有一定的区别,使其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矛盾,进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现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需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实现城乡经济的统筹性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1.1 突出土地管理,优化城乡规划
从目前来说,我国的乡镇建设用地规划作为常用的模式是增减挂钩政策(土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这一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对于推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政策,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同时还能够合理配置耕地资源。在保证耕地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的前提下,有效开发农村剩余土地,促进农村土地的集中管理。当然在城乡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城乡规划实施挤占耕地矛盾的出现。
1.2 城乡规划用地合理扩大化
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有效优化土地规划水平,应该保障土地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尤其是在新区扩建和旧区改造过程中,应该有效协调二者的关系,结合建设用地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比如在一些小城市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应该突出新区扩建,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面积,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转型发展。以土地规划为基准,有效进行城乡规划实施工作,在土地的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对用地的具体类型和侧重点进行合理的区分和应用。
1.3 构建土地规划的保障实施体系
对于任何区域而言,土地规划都是存在一定时长的周期的,并不是随意进行规划建设的。协调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应该构建土地规划的保障实施体系,明确土地规划的周期和计划,同时对于土地性质及使用用途进行详细的区分,为城乡规划实施提供宏观指导,充分保障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同时,在城乡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为更好的匹配土地规划管理,应该加强对规划人员的业务培训,引导他们掌握丰富全面的规划管理知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规划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2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措施
2.1拓展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深度
为了促进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协调统一,还应拓展土地规划深度,所以首先应安排专业的规划人员,编制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管理方案和土地管理方案,在土地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地条件,应做到因地制宜原则,使得土地管理方案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征求相应管理部门以及群众的意见,对土地管理方案达到共识。同时对于编制好的土地管理方案,还应组织相关专家对土地管理方案进行审核,及时解决土地管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城乡规划方案,不仅要考虑土地问题,还应充分考虑其他因素,并协调土地资源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同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一步对土地管理方案以及城乡规划方案进行深化,避免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出现矛盾,促进城乡建设的顺利进行。
2.2 优化规划方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在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协调性,使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尽量减小二者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进行相关方案设计时,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背景与发展趋势,在利用土地的同时对其加强保护,保证土地规划既满足当下的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方案实施过程中,要立足于现有的土地管理方案,对其进行优化对比分析,尽可能的保证实施方案与城乡发展结构、发展速度和当地的土地管理接轨。在提高土地规划管理水平的同时能够真正的促进城乡发展。
2.3 强化计划结构布局,分析土地规划管理
一方面,所谓的强化计划结构布局就是在建设用地复垦增加模块的应用,务必要做好房地产市场的调研与调控工作,逐步提高城乡规划系统与土地规划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益,实现重点发展区域用地计划方案的优化,加快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落实好基础设施用地的产业集中导向。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村镇建设用地、开发园区项目、村镇规划模块、地市级中心城区增减挂钩指标等项目规划,维护好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二者间的关系,针对示范点与示范村等展开规划设计工作,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村容村貌的有效性整改,进行非农产业预留地模块的优化工作。
2.4 加强城乡规划以及土地管理规划的落实
应严格按照城乡规划以及土地管理规划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禁止修改方案,同时还应加强对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实进行监督,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存在违法建筑行为,应责令停止建设,追求相关人员的责任。(2)对擅自修改规划方案的人员,一旦发现,应给予一定的惩罚,确保规划方案的充分落实。(3)在建设过程中,打击违法占地的行为,并拆除违法建筑,以此保证土地得以合理利用。
2.5 规范完善各类土地征用行为
要想从根本上协调好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关系,另一有效策略就是不断的规范完善各类土地征用行为,主要表现在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那些征用土地的农户予以经济补偿,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相关的约束机制。再者,实行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不断增强城乡与土地规划的管理效果与执行力,实现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实施的协调健康发展进步,将旧城改造与新区扩建完整的结合起来,自始至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制定适合区域长远发展的高效策略,进而在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实现对耕地的保护。
2.6围绕土地管理推动城乡规划科学发展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增减挂钩政策是一种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方式,通过该政策可以实现城乡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应用是十分有效的,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从而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率的大大提高。这使得城乡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有效缓解了城乡发展在确保耕地正常应用情况下的矛盾。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增减挂钩政策在执行中可能会与农民意见相违背,而若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土地规划管理政策,明确政策效力,科学合理开展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而基于现状,需要先适当调整产业发展及土地用途定位,对耕地进行有效保护,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是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应时刻关注以上要点,通过有效的协调管控处理现实问题,为基层土地管理的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志超.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的关系探讨[J].中国民商.2018(10)
[2]文翠玉.关于土地规划管理及城乡规划关系的分析[J].门窗.2017(11)
[3]周智芬,王身健.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科技风.2018(05)
[4]马亮.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矛盾及建议[J].华北国土资源.2018(03)
论文作者:陈立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土地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方案论文; 土地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耕地论文; 关系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