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安乡县人民医院 中医科 415600
【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造影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均采取造影介入手术治疗。以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并分别为其采取常规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7.5%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82.5%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造影介入手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造影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
脑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脑动脉瘤等疾病,这些疾病在临床上均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若是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将会给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被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治疗,造影介入手术便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种,这种术法先是借助造影准确定位病灶位置,再通过介入手术在尽可能小的伤害下为患者疏通血管,恢复神经组织血流灌注[2]。而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临床需要为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文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造影介入手术患者,试探究其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均采取造影介入手术治疗。以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其临床资料分别为: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58岁~78岁,平均(68.88±11.23)岁;合并症:糖尿病23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3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9岁~77岁,平均(68.73±11.45)岁;合并症:糖尿病22例,冠心病17例,高血压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合并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且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诊断标准;②经检查,无手术禁忌症;③依从性较高,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及其家属完全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3-5]。
排除标准:①对金属、造影剂及造影器材过敏;②患有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存在严重出血倾向;③心、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6-8]。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先进行脑血管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将治疗方案的流程、成功性、注意事项告知给患者,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全程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并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研究组行围手术期护理,主任医师与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思维模式进行培养,使其从传统的护理思维模式转变为更加全面的新型思维模式,使其在患者围手术期为其进行如下护理:①术前:在患者入院后为其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掌握患者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预防其再次发生脑血管不良事件。为入院患者讲解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病理,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告知其治疗方案相关知识,征得患者积极配合。②术中:在为患者做好各项检查确保其符合手术要求、做好提前禁水禁食准备且准备好手术器械设备后,为其取适宜体位,留置导尿管,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及时为医生传递手术器械,在造影后给药2000单位肝素钠,若术中患者出现凝血问题,则向导管中灌注适量肝素生理盐水。③术后:为患者保持平卧休息(24小时以上)及术侧肢体制动(6小时以上),增加病房巡视频率,及时发现异常及时作出对症处理。若患者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要给予加压包扎;为避免支架塌陷,术后要保护好患者头颈位置,不得碰撞或大力按压头部;若患者头晕恶心,则可能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应持续监测血压并使用脱水剂、止血剂及神经营养剂。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科室内护理人员将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患者或患者家属,由其当场对“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封闭式答案做出选择,安排专人统计调查结果,计算总满意度: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率[9]。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造影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检验卡方值。P<0.05视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7.5%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82.5%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法不断增多,本文所涉及的血管造影介入治疗便是借助DSA技术来引导,以支架来恢复狭窄、闭塞血管的畅通,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10]。但是术后并发症是任何手术都无法避免的,因此本文中对照组选择为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为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相对于对照组单纯对患者病情的护理,研究组的护理措施不仅仅局限于生命体征检测,还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了针对性护理,其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改善了患者的错误认识与负性心理,既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又避免了负性心理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同时,术中医护人员完成了更加完美的医护配合,在患者的造影过程中为其适时使用肝素钠,确保了造影的顺利完成[11-12]。此外,还为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了针对性的预防,因此可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即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vs27.5%)与护理满意度(97.5%vs82.5%)都高于对照组。
结语:
围手术期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造影介入手术患者中有显著应用效果,可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满意度,其临床影响非常积极。
【参考文献】
[1]王茹芳,赵增富.缺血性脑血管病230例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05):539-540.
[2]钟柳鸾.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434-435,436.
[3]王小蓉.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J].保健文汇,2018,(06):266-267.
[4]加红蓉.脑血管病患者DSA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18,(07):191-192.
[5]水嫣琼,杨建军,桑奇潜,等.脑血管病患者DSA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01):162-163.
[6]白敏.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9):96.
[7]倪琳.全脑血管造影手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2):57-58.
[8]郭小玲,刘继民,顾平,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4):3830-3832.
[9]杨辉.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68-69.
[10]王利花.全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1):207+209.
[11]周玉琴.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J].饮食保健,2017,4(24):167-168.
[12]王萍,常海霞,刘刚,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脑血管病造影及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2):128-129.
论文作者:刘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造影论文; 患者论文; 脑血管论文; 缺血性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