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探讨论文_夏冬明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湖南邵阳市 422000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准确度。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4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用超声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诊断,探究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结果:实验组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对照组用X线照射诊断的准确率为80%,两组数据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详尽的将早期乳腺癌的肿块特征表现出来,在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技术相结合,给医生的诊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显象技术

乳腺癌多发病于乳腺导管上皮处或是在上皮末梢,患者多位女性,且发病率在近年来开始增多。对于乳腺癌,医生建议是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展到恶性晚期。超声检查能发现乳腺癌初期的微小特征,其成像较清晰,灵敏度强,且特异性较好,现已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本文就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中的图像特征及其灵敏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9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3-77岁,平均年龄(50.3±3.2)岁,8例患者在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6例患者出现乳头溢液现象,7例患者双乳不等,5例患者在无意间发现肿块;对照组患者2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2-76岁,平均年龄(50.5±3.4)岁,9例患者在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5例患者出现乳头溢液现象,6例患者双乳不等,7例患者在无意间发现肿块。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所患疾病类型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所有患者通过手术证实确患乳腺癌。

1.2方法

实验组用超声诊断涉及到的仪器有美国GEVVID型彩超仪,日本产的ALOLA3501型彩超仪,两个仪器的探头频率均为7.5-10MHz。检测时,患者采取仰卧位,检查位置在右前或是左前位,检查时要充分暴漏患病部位。医生先观察乳房外观,性状,皮肤颜色等是否有异常,在进行触诊时,看乳头是否有溢液情况,超声扫描时要以乳头为中心,沿着乳腺边缘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扫描,不能遗漏,扫描时探头力度要适当。发现肿块的部位要多扫描几遍,仔细观察肿块的形态,位置,体积,数目,边缘是否清晰,浸润程度等。还要对肿块的血流分布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有癌变的倾向。

对照组用X线照射,主要观察患者是否有肿块阴影。

1.3检查结果分析

根据两组患者的结果的准确度,肿块的位置制作统计学表格,并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涉及到的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2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技术资料用X2检验。对比两组数据,当P<0.05时,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数据间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比结果

通过超声诊断和X线照射,两组患者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80%,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实验组检测发病部位结果

实验组24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通过超声图像看出其乳腺癌具有恶性特征,这其中有12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具有沙粒样钙化,肿块边缘出现毛刺状,具有“恶性晕”的特征,8例患者肿块较小,恶性肿瘤的特征不够典型。其发病的具体位置,详见表2.

3 讨论

乳腺主要是由皮肤与纤维组织还有腺体与脂肪构成的,而乳腺癌即在乳腺的上皮组织中生长的恶性肿瘤,患者99%为女性,男性患乳腺癌的概率仅为1%。由于,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重要生命活动的器官,所以良性乳腺癌只要切除就不会致命,但是若转变为恶性,癌细胞扩散,随着淋巴和血液游走全身,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由于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在进三四十年一直不断增加,据统计,在美国,每8妇女就有一人患有乳腺癌。中国乳腺癌发病率虽然最高的,但近几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平均每年的增长速率比高发国家还要高1到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肿瘤病发病率的首位。

对于乳腺癌,最有效直接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切除,但是若发展到晚期,癌细胞扩散,也是会危及生命的。所以乳腺癌一定早在良性时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而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传统方法为X线照射,虽然操作简单,花费较低,但其效果不尽人意,准确度较差,而且在检查前患者需使用造影剂,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超声诊断技术,则方便快捷,患者所受的痛苦较小[1],还有通过扫描,可对患病部位反复观察,能较为准确的确定患病位置,肿瘤体积,大小,个数。而且通过对肿瘤包膜和边缘部位浸润程度进行判断[2],能确定其是否已向恶性转变。

此次实验组的超声检测中,就有4例患者的肿瘤大小直径大于1.5cm,且肿瘤性状不规则,其表面出现了微小的钙化粒,有泥沙状,簇状,线状,短杆状,其大小在0.1-0.3mm。根据研究,若钙化灶超过5个,就有可能发生癌变[3],所以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测能对其钙化灶进行观察,判断出患者的患病程度[4]。但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其肿块不大,触诊时难以发现,而X线照射检测较为模糊,也不易发现,所以应用超声检测,能较为准确的看到早期乳腺癌的肿块[5],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由上述实验也可看出,实验组检测的准确度为100%,对照组为80%,不排除其检测人数较少出现的偏差,但也能说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6]。而且高分辨的超声检测能较为清晰的观测处患者的病灶情况[7],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将超声诊断应用到早期乳腺癌的检查中,能极大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提高医生治疗效率,超声诊断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小芹,林瑞祯.MRI钼靶X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性诊断未触及肿块乳腺癌的对比[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4,03(22):43-47.

[2]李霞,雷毅雄,周志衡,王晓君,覃小菊,叶敏,吕玉霞.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4,34(01):23-25.

[3]陈铃,何赛峰,张建兴,沈嫱,李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21(09):3341-3343.

[4]姜越,龚建安,梁盛枝,邓博,徐维,王铮,吴跃锐.基层医院粗针穿刺活检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姜越[J].中国医药指南,2014,09(24):24-25.

[5]王增燕,吴秀萍,李建国.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4,01(11):51-55.

[6]夏长虹,刘民国.超声弹性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7(32):88-98.

[7]原凌,张爱芝,何晓丽,等.(99m)Tc-硫胶体前哨淋巴结检测联合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9(21):33-39.

论文作者:夏冬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探讨论文_夏冬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