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数量的猛增,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传统的施工技术已不能满足目前建筑工程的发展要求,为了减轻城市土地使用的压力,开始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这样使得空间得到了充分应用,但是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也比传统的建筑要难,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高支撑模具的施工难度较大,存在巨一定的危险,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本文主要根据当今建筑施工现象,阐述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意义,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还分析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点,并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给出了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的建议,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为了满足住宅需要,高层建筑数量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对于建筑业而言,为了实现高层建筑,引入了各种先进的工程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合理的利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公司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操作的难度大,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存在一些问题,加上施工过程复杂困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规范工艺流程,保证施工质量。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念以及意义
1.1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指为较高的工作面建立坚固的支撑模板,高支模施工技术属于空中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中,通常会使用超过四米的支架,并且会搭建施工建筑物的周围,用来保证高支模的承载能力。
正是因为高支模技术可靠的工作特点,所以广泛的应用于建层高、跨度大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它可以促进高层建筑的顺利建设,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1.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随着高层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的加工技术不断出现,对建筑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开发出了新的技术。高支模技术就是诞生在这一背景下,主要是指支持系统高度较高的建筑技术,系统的高度一般超过8米,跨度超过18米。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高度特殊,所以对于施工设计的要求高,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预先的要求,结合设计的标准仔细分析项目的整体构造,包括跨度,高度和负载能力等。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查才能正式实施。例如,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对材料的选择进行充分考虑,结合项目施工设计和质量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同时还要提高施工技术,采用高强度结构技术,使得项目施工更加坚固,整体施工项目质量得到提高。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强度以及建筑稳定性,减少建筑资源损失。
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2.1剪刀撑的设置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根据钢管式活页夹安装的施工要求,为了全面提高项目全框架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高支模施工技术中,应相应增加立式和卧式剪刀的支撑,从而提高支架的刚性和稳定性,保证足够的承重能力。同时,为了确保框架的整体稳定性,还需要在垂直剪刀支架上的交叉平面上提供水平连续支撑。这样一来可以使承载能力提高26~40%。而且随着支撑剪数量的增加,支架的承载能力也将逐渐增加。
2.2水平杆的设置
高支模技术需要进行水平杆设置,在距地面约0.2米的杆上,根据纵向杆安装的原理,设置水平拉杆,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支撑柱上端的调整方向,以及与水平杆之间的距离。同时杆与杆之间的步距需要符合设计,支架中的水平横杆必须符合倾斜要求,均匀分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在横杆的下部加上双直角锁扣进行锁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支撑杆和模板的稳定性。
2.3外框架柱梁安装
对框架外部的外梁进行安装的时候,通常,施工单位将外框架的梁和柱分成几个板块,先进行柱子浇注,然后浇注梁板。当外梁架安装在梁屋顶上时,施工方需要使用排架来提供支撑,为了确保可靠安全性,建造者还需要加强每层桅杆和脚手架之间的绳索之间的连接,包括水平柱支撑柱和对角线与脚手架支撑之间,以便它们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撑。
2.4浇筑混凝土
完成上述步骤后,施工人员应可以进行浇筑混凝土,应按照中间先,两端后的顺序进行浇筑,这样的顺序可以充分保证吸收的均匀性。部分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进行平铺处理,保证浇筑的效果。此外,施工人员还应控制振捣施工,防止过度泄漏或振动。
2.5拆除高支模
最后一步通常是拆除高支模。在所有的施工作业结束后,施工人员必须及时拆除高承载模具。在浇筑施工完成后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检查混凝土强度,确保达到相关要求后,对高支模进行拆除。在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遵循先铸造然后拆除的原则。此外,还必须注意模板的拆除顺序,对支架及时进行清洁和维护,按照规定进行合理分类,以便后期的使用。
3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的建议
3.1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做出科学设计
建筑项目施工前,必须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做出科学设计,并且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的优化施工方案设计,这也是过程导向建设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而言:首先,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应对特殊梁线的位置进行准确标记,以水平控制线作为主要点,以确保轴与其平衡。将顶部框架放置在梁的底部,为下一个工程布置和安装奠定基础。其次,地面的模板安装和施工也是影响施工影响的重要步骤,因此,建筑施工方有必要加强钢梁和板坯的捆扎工作。
3.2控制选材质量
施工开始前,建筑单位的施工人员必须对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材料符合施工的要求。在进入现场之前,品质部门需要检查材料的品牌是否正规,生产日期和相关合格证书,对应特别定制的材料,需要进行来料图纸检验。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由测试人员进行测试,经过测试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3.3 优化施工方案
3.3.1提高计算支撑系统的精度
支撑系统的计算牵涉到许多方面,不仅要考虑梁侧梁的支撑计算,还要考虑支撑系统的稳定性能否达到要求,在设计计算之前,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查阅相关规定以及标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3.2规范模板制作过程
对于一些复杂的模板,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或物理知识,而且也牵涉到复杂的数学计算,因此在模板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设计草图,熟悉相关设计知识,保证模板的设计质量。施工单位应该组件相关评估小组,对模板进行评估,规范模板的制作过程。
3.3.3落实施工前交接
项目负责人应在施工前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项目背景介绍,使工作人员了解其职责,特别是对应的技术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需要制定相关规定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结语
总之,建筑行业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保证了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加强高压建筑技术的应用,做好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优化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流程,控制好原材料的来料质量,提高混凝土浇筑和模板的拆除技术,保证高支模安装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0).
[2]苏文条.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2013(03).
[3]刘矫.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与实践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26):124-125.
[4]刘天斌.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49.
[5]郭书梅.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51:11-12.
论文作者:陈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