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99)
【摘要】目的:对采用药学干预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影响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所接收的60例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对其进行一定的药学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指导临床药物的运用。结果:在对照组中,显效的有6例,有效的有20例,无效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87%;在实验组中,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20例,无效的为0,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值<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进行一定的药学干预,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学干预;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197-02
前言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抗感染性的药物,主要是治疗革兰阴性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药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成本较低、抗菌范围比较广、并且便于口服和吸收,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对细菌基因进行表达和复制,破坏或抑制细菌滋生,因而在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疾病、以及消化系统感染疾病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证明,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否则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从而对患者造成伤害。因而我院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相应研究,对药学干预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疾病的有关影响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选择对象
我院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所接收的60例使用扩诺酮类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人。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在2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在2~10天,平均为5天。在这些患者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7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有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有11例,其他疾病7例。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6~70岁之间,平均年龄49岁,病程在7~11天,平均为6天。在这些患者中,消化系统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10例,其他为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采用方法
在对照组中,药剂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不对患者采取药学干预措施,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各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实验组中,除了常规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还对其进行一定的药学干预,具体内容有:(1)对用药准则进行规定。药剂师需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有关规定和内容进行严格规范操作,并对患者的用药进行科学指导[1]。医院在规定用药准则时,要考虑本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扩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征、药物特点、以及适用范围等因素,确保用药准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规范性。医院在规定药物使用准则时要对药物的剂量、用药方式、用药安全、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说明,并且需要对用药范围进行明确规定,然后经用药准则编制成用药指南分发给药剂师。(2)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药物使用进行全面调查,对总处方数量进行统计,然后计算出比例数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3)教育培训。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开展教育培训课堂,确保医护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能够遵守相关准则。(4)处方点评。在调查完成后,可以在处方中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处方进行点评[2]。在点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诊断结果以及病情着手,对其是否符合用药标准进行确定。此外,药剂师还要对患者每次用药剂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全面分析点评。(5)持续改进。将调查结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处理,确保用药安全合理,从而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1.3 判别标准
有效:在经过治疗后,患者没有不良反应并且感染情况逐渐好转;显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身体功能逐渐恢复,感染情况消失;无效:在治疗后,患者病情没有好转或加重,或出现不良反应,则表明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x-±s)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统计计量资料,当P值<0.05时,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验组中,总有效率为100%,在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8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讨论
在临床领域中,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靶酶主要来源于DNA回旋酶以及细菌拓扑异构酶,该种药物主要用来治疗革兰阴性菌,而针对这种菌,药物的靶酶主要是细菌DNA回旋酶。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很强的耐菌性,能够降低细菌外膜的通透性,并使起作用的靶酶发生异常变异,因而就具有了一定的耐药菌。患者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时,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像心律失常、红斑、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3]。此外,如果医护人员在使用这种药物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也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在进行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联合使用时,如果没有合理应用,就会使患者出现抽搐等症状,因而医护人员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要对药物剂量、配伍、以及疗程等进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随着国内医疗的逐渐发展,喹诺酮类药物应用范围逐渐增大,其产生的耐药菌也在逐渐增多,因而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在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时进行的药学干预措施主要有:对用药准则进行规定、进行处方点评、对用药处方进行调查、开展教育培训、持续改进等。通过进行一定的药学干预,能够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方式,从而确保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规范化,大大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用药准则以及控制方式对用药情况进行及时调查,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完善,从而提高治疗质量。综上,在对患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药学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红玲.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23:45-47.
[2]邓卫东.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22:68-69.
论文作者:徐兴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喹诺酮类论文; 药学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组中论文; 处方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