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勇斌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勇斌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宁夏石嘴山市 753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电力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扩大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电力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阐述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主要特点,并对当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促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提升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输配电系统;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电力设施建设

一、输配电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电力工作缺乏先进技术支持

通过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电力工程在实际过程中仍旧是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有着较长的发展路程。调查显示从技术方面考虑,我国输配电及电工程自动化缺乏技术的支持。在电力行业运行的过程中,技术是保障行业领域发展的基础,如若电力工程缺乏一定技术上的支持,则会给电力工程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从而直接影响输配电系统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更大的不便,并且抑制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调查显示我国相关部门对电力输配电及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对其资金支持有待提高,显然这种情况也会影响我国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

1.2我国电力输配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通过对我国电力领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与研究,相关工作人员便发现了在电力输配工作过程中,工作系统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大多数企业管理部门仍旧遵循传统的管理原则,采用传统的工作方法,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而传统、守旧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电力输配电及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当前,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亟需优秀的创新型人才,而传统的管理体制并不利于技术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与时代脱轨的管理理念将会严重影响输配电工程的工作效率,阻碍电力行业的发展。

1.3电力输配工作存在损耗现象

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虽然我国的电力系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实际调查显示其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其中电能损耗现象出现的几率较大,引起电能损耗的原因有很多,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电工程长时间处于不良保养的工作状态,影响电力输配工作的发展,造成电力输配工作中发生电能损耗现象。另外电力技术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电能浪费现象,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发展。当前电能损耗已经成为电力输配工作中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专业人士需要加大对电能损耗的关注力度,并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4外界因素的影响

输配电工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气候、地区的影响,例如在一些气候较差的环境中,电力输配电设备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损坏。介于庞大用电的需求,则会给输电设备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电力自动化输配的特征

总的来说,电力自动化输配就是利用先进网络控制,电子通信等技术,令电力更科学的进行输配。

电力自动化输配的特征分为以下四点。

2.1智能化与方便性

现如今,人们对电能有了更大的需求。在现如今的电力输送工作中,加入了最为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在根本上提高了原有的自动化水平。能够解决以往人工无法解决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故障率也有所降低,同时,电力输配以及供电工程的方便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2便捷性和灵活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以往相比,我国电力控制系统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将原有的管理范围加以拓宽,使得传输质量与速率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原有工作效率。

2.3简便性和综合性

电力输配工作内容非常复杂,将自动化技术在该项工作中进行运用,能够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的将设备检修,相关操作时间减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实际工作的时候,如果相关技术人员具备了综合知识,就能够提高输配电的质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的质量。

2.4安全性与服务性

和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行业的危险系数较大,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事故,不但会对输配电设备造成损害,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加入自动化设施,那么原有工作的严谨性就会在根本上加以提升,其安全系数也会随之提升一个档次。

三、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在输配电工作的过程中,相应的系统较为复杂,电路内部的各线电压以及配电线电压等都是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因素。因此,在实际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确保电路内部各个部分的平稳性,避免出现异常的情况。同时,企业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电力工程的监测管理,并不断更新采集到的数据。此外,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确保数据的准确度与精确度,从而方便工程人员进行有效的工作管理。如今,在社会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系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设备的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四、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工作的措施

4.1积极应对用电高峰期,保障电力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在高峰期是最有可能造成电力短缺的现象,如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随着需求的增加导致电力短缺的情况,这对于输电和配电自动化操作方面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因此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积极加强输电线路和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的维护,并按照相应的调节和控制用电需求,确保电力有序进行。总之,要保持输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应尽量消除因停电因素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4.2加大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的引入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输配电和电气工程自动化起步较晚,缺乏自动化专业技术。因此,我们应该把相关资金和技术发展到创新的自动化技术,并继续适用于输配电网络,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电力传输和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4.3加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完善

加强输电和配电和电气工程标准化的发展,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管理的规范,因此要积极加强输电和配电和电气工程标准规范的开发管理完善。此外,国家还需要发展输配电的电力企业和电气工程标准化发展的有关规范,并严格执行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生产的有关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输电和配电和电气工程标准的发展。

4.4加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培养

目前,我国的输配电基础设施发展起步较晚,使得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和培训方面存在不足。为了保证输电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创新的自动化技术,还加强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储备。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优先具备良好的电力传输和分配技术的操纵人才,并通过专业技能评估的选择,科学管理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并采用激励制度的措施来留住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输送和配电工程自动化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将电能安全稳定的运送到目的地,是电力输配工作的最终目标。在电能输配工作中结合自动化技术,能够在根本上保证电网的有效运行。自动化技术可以解决以往人工无法解决的难题,令电力保质保量的输送到用户中,由此可见,对自动化输配技术的运行优点以及自动化输配的特征进行全面认识,可以将我国电力输配工作质量提升一个档次。这对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蕾,苗智国.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电源技术应用,2013,2(8):123-125.

[2]李全放.关于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江西建材,2013,2(5):55-57.

[3]史佩璐.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31(16):201-203.

[4]耿瑞丽.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0(24):229-230.

论文作者:张勇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_张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