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构筑政治课堂生活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生活化论文,课堂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政治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政治课贴近生活,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从中引出政治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政治问题的存在,引起他们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与探索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主动地参与进去。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课堂由过去的“死”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景,使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
1、利用现有生活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获取知识不仅要靠课堂,而且还要靠自己课外自主学习,反复消化,进一步巩固、扩展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在思品教材中,有些内容相对较为滞后,缺乏生活气息,不能与时俱进,且篇幅有限,具有局限性。因此,必须将现有的一些生活题材引入课堂,如时事、社会热点、当地素材等等,引入课堂,鼓励学生思维超越课堂,主动思考。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政治的大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政治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通过现有生活情境教学,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实践中,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多向思维,自主质疑,发现问题。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究,自己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例如,讲到八年级第二单元“世界文明,千姿百态”时,可以联系时事,向学生展示2007年3月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参加在俄举办的“中国年”让学生能联系生活中发生的大事,进行分析探究,提高自己。
2、角色扮演生活情境。纵观初中思想品德课,其中均是立足于社会、来源于社会、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在课堂上,利用课文进行角色表演,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想象,设计台词和动作,安排道具,然后富有表情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而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浓,活化了教材,使教材内容富有生命力。同时可以穿插一些幽默小故事、名人名言等,发挥出教师贴近生活教学优势。
如在讲解八年级第二单元“与人为善”时,可让学生表演教材P47—48“社会风景”,让学生感受到为人要善良,要帮助别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这种教学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了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喜。通过“角色扮演”教学,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使抽象变成清晰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3、精心创设生活情境。孔子说:“知者不如好之者。”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创设一些生动而又贴近生活的情境,可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无穷兴趣。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政治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政治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兴趣。
4、多媒体模拟生活情境。相对于其他学科,思想品德课中一些观点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利用现代化教学仪器模拟生活,运用语言、图像等把学生带进一个模拟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让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贴近生活,形成开放性结尾,便于更好地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构筑起政治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桥梁,加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终生受益。这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的观念,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5、引导体味生活情境。运用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对知识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教学要尽量联系生活的实际,运用提问、描述想象等手段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语言文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能力。同时,还可以运用其他方法,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社会调查,并写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让学生体味生活。
我们应遵循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同时使学的本质升华。从而,使学生体味生活,回味生活,学会生活。
二、几点反思
1、所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注意用恰当的方式真实地展现情境,这样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才能高效地发挥作用。
2、情境创设要能突出政治学习主题。政治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因此生活中的与学习无关的信息不能引入课堂中,否则只会模糊学生思维,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
3、创设的情景要符合学生特点,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使情境创设反映学生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
4、运用创设情景,体现生活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但是目前我们的教育评价制度还是以考试为主要手段,所以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是要保证其基础知识的掌握。
5、在创设生活情景时,适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但有的课堂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不能为用而用,要从实效出发,恰到好处地运用。
6、对政治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改,教师要保持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总之,运用创设情景,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能把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联系起来,构建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实现了“生活——教学——生活”的循环目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享受现代健康生活。
标签:创设教学情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