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制动机检修及试验》课程的“120阀体分解”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微信及互联网为背景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借助互联网技术,基于企业微信平台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设计、开发课程。
关键词:信息化 共享 教学资源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列车牵引重量的提高已成为铁路运输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开行重载列车是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扩能技术工程的中心任务和当务之急。120、120-1型空气制动阀,可以适应列车高速运行和重载货物列车的实际需要。它具有稳定可靠、零部件可互换、检修方便可以混编等优点。目前,运用货车改装和新造货车配备120阀的数量在逐年猛增,对120阀体的检修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定。
1.素养目标:看千眼不能漏一眼,查万次不能少一次。
2.技能目标:能对制动阀体分解;会对制动阀体检查;能完成制动阀组装。
3.知识目标:知结构,会检查;知工艺,会检修;知标准,会试验;知原理,会处理故障。
二、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导预习。
教师活动主要有:发布预习通知,批阅预习报告,整理预习问题,更新问题库。
学生活动主要有:下载预习指导,观看课程微课,完成预习测试,搜集相关资料。
信息化手段实现:首先,网络课堂平台、微信等发布预习通知,教师与学生能快速、即时远程交流,提高了师生沟通效率。其次,借助企业微信铁道车辆专业教学平台的网络课堂模块,辅助学生完成预习,拓展了学习时间与空间,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再次,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考核模块中的课前测验。
2.课上导学习。
教师活动主要有:发放授课任务,解答学生问题,掌控课堂秩序,执行课堂考核。
学生活动主要有:软硬件环境中思考,按照流程实施任务,根据收获表达观点,团队合作展现成果。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以教师为引领,以成果为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以“6·29”京广郴州列车事故引入,观看事故视频,思考与制动相关问题;以前车之覆,来引入后车之鉴。
第二个环节:确认故障,分析现象;防尘堵底盖遗留在折角塞门内,堵塞制动主管风道;安装制动软管时违反操作规定,导致制动力突然丧失而造成的责任事故。总结出制动阀体、部件安装等工序非常重要。
第三个环节:引入分解,讲演结合;分解制动阀体核心部件主阀。从三个方向分解。以Flash动画演示,投影示范;按照分解步骤做好记录;并填写任务单。此过程讲演同步,学练结合。
第四个环节:示范安装、渗透素养;教师组装阀体,多媒体投影阀体安装过程及部件名称;完成任务单上安装流程。拍摄流程图完成效果发送网络后台。此过程实现理实与共、知行合一。
3.课后导巩固。
教师活动主要有:批阅单元测试,解答学生问题,追踪行业热点,更新专业资源。
学生活动主要有:完成课后作业,完成单元测试,追踪专业疑点,创新课堂成果。
信息化手段实现:首先,以网络平台为载体,连线咨询工程师现场120阀体分解流程。其次,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后台对学生课堂作业做出评价及分析报告。再次,网络课程平台制动机检修视频库,呈现现场检修流程及工艺。最后,师生通过留言板、交流平台参与互动。分享新内容、感受及新知识。
三、教学效果反思
本教学设计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已完成120阀体的分解与组装为主线,紧紧围绕阀体分解的技能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了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1.利用三维仿真、教学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完成阀体内部管路及部件的分解任务,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化解了教学难点问题。
2.利用课堂教学工具软件进行一对多的任务实施作业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屏幕控制,手把手的差异化指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3.运用即时通讯软件将教学扩展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课前、课后线上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的主动性。
4.运用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实现了“素材”——“课程”——“素材”的循序更新的信息化教学机制。
综合考核表明,轨道交通车辆教学资源库在网络平台的共享基础上,能够实现信息化教学,教学效果显著。
论文作者:蒋玉宝 李杨 曾祥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阀体论文; 分解论文; 学生论文; 平台论文; 课程论文; 目标论文; 课后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