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法的流变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法的流变

刘玉屏[1]2001年在《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法的流变》文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是汉语由上古向中古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特点,其中既有上古汉语语言现象的遗留,又有后世新兴之语言现象的萌芽。所以,研究汉语史的人都会对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发生兴趣。《世说新语》是南朝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书中记录了大量当时的口语,堪称保存这一时期语言材料的一块“化石”。基于此,本人选择《世说新语》作为自己汉语史研究的一块“敲门砖”。本文将焦点对准《世说新语》里的语法现象,试图通过对其若干语法现象的观察,初步探究汉语语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情况。本文所涉及的语法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词缀、人称代词、数量词、判断句、疑问句。对每一种语法现象,作者都采用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的方法,先通过穷尽式的考证搞清该语法现象在《世说新语》中的基本表现,然后将这些情况与魏晋南北朝以前及以后的汉语语法进行比较,以确定这一语法现象在整个汉语语法发展史中的地位。经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词缀发展的重要时期,由词缀附加在词根上构成双音词成为当时汉语词汇双音化的重要途径之一。2、人称代词“我”此时有很大发展,语法功能已完备,成为口语中使用最多的第一人称代词。3、此时期汉语“是”字判断句已基本成熟,除否定式未成形外,其他语法特点都已完备。4、汉语疑问句继承性很强,自上古到现代基本句式变化不大。

国海涛[2]2009年在《《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研究》文中指出《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主编的一部志人小说,此书记载了许多名人轶事,接近口语,反映了中古汉语的面貌。中古汉语在汉语转变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而在汉语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称谓词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些变化,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对《世说新语》称谓词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本文对此做了一点几努力。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和内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本论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古今对亲属称谓范围的认识和对亲属称谓的不同分类,明确本文所要讨论的亲属称谓的范围和采用的分类方法。第2章:本文借鉴现代汉语称谓词典和现代语言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分类方式,并依据《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亲属称谓词的具体情况,将亲属称谓按照亲缘关系分为:祖辈、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子女、孙辈,共六大类。在对《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运用静态描写和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做了详尽的分析。第3章:归纳和总结了《世说新语》中出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广泛使用的26个亲属称谓词,并对《世说新语》中出现的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法进行了分析。第4章:分析了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内涵和流变,并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背后的封建宗法制度及现代汉语称谓词的变化趋向和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结语,总结前文中的主要观点和本文的不足。本文重点在于客观描述《世说新语》中亲属称谓词的使用情况,只是有选择的对某些称谓词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比较,以观察《世说新语》中亲属称谓词使用上的特点及意义、用法上的演变情况。

张依[3]2012年在《《世说新语》中的新词新义研究》文中指出《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研究上古到中古乃至近代汉语演变历程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新词新义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新产生的、反映了当时人们认识变化的词或词义。《世说新语》中的新词指始见于该书,前无用例的词。《世说新语》中的新义指始见于该书的,由某个存在于上古时期的词衍生出来的与原义位有联系的新意义,若产生的新义与原义无意义关联,则将产生新义的词看作是“旧形新义”类新词。《世说新语》中的新词共有369个,新义共有109个。其中未被《汉语大词典》及《辞源》等工具书收录的新词有8个,词典收录年代有误的有43个。未被以上辞书收录的新义有8个,收录年代有误的有26个。新生词中复音词约占新词总数的98%,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居多。从结构上看,并列式和偏正式新词占多数。新义中,由复音词衍生出的新义约占总数的74%。新义的发展,体现出了词语多义化程度加深和词义系统发展的渐变性与系统性。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语言外部和语言内部两个方面。外部原因有新事物、新概念促生新词,方言及外语的影响,文学体裁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影响等;具体的内部原因涉及语音、语义、语法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新词和新义在后代仍在使用的分别有324和101个,各约占新词新义总数的88%和93%。

亓文香[4]2005年在《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看魏晋南北朝物量表示法》文中提出物量表示法是汉语称数法的一种,其组成部分涵盖了名词、数词和名量词,是以表达事物数量为核心意向的语法现象。它与表示动作行为数量的动量表示法截然不同。 汉语物量表示法有漫长的发展历史。自古以来,学者们对量词作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对物量表示法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这是汉语史的缺憾。本文立足于实际语料,试图对物量表示法作一次系统的研究,由于精力所限,硕士阶段的研究只选取了魏晋南北朝这一个历史时期作为试点研究,以便将来能将研究扩展开来。 据统计,汉语史上共出现了11种物量表示法。由于受时代、文体和语境等因素的影响,11种物量表示法的使用是不平衡的,它们在出现频率、出现环境和语法功能等方面都有很多差异。客观地展现11种形式的发展脉络将对汉语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 论文选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搜神记》等七部作品为典型语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把七部作品中物量表示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归纳,试图探索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物量表示法的规律,以求对整个物量表示法的研究有所贡献。论文包括叁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主要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一物量表示法,简单说明了关于物量表示法的研究现状和本文选择魏晋南北朝及语料的依据和原因。 第二部分是魏晋南北朝的物量表示法,这是论文的主体。包括两节,第一节列举了一些特殊的形式并予以排除。第二节详细论述了七部作品中各种形式的出现情况,包括数量、分布、语法意义、量词使用的情况等。并由此总结出了魏晋南北朝物量表示法的几个特点。 第叁部分是结尾,主要对第二部分总结出的特点进行原因分析,并指出从实际语料出发得出的结论更接近语言现实,更有说服力。 论文通过对大量语料的数据统计,得出了一些比较有启迪作用的结论,并与学者们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对比,修改和补充了关于物量表示法的许多观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刘希乐[5]2008年在《《魏书》指示代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北朝时期属于汉语语法史上的中古时期。这一时期华夏大地处于南北分峙的局面,由于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语言经历了不同的融合变化,所谓“南染吴越,北杂夷虏”,因此存在一些差异。对于这一问题,音韵学家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未引起语法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而且这一时期汉语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南朝语料上。要揭示南北朝时期北方汉语的变化及南北汉语的差异,就必须对北朝文献语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北齐时期魏收所修《魏书》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魏书》中各个指示代词的出现次数及各种用法进行数据统计,并将之与同期语料进行数据对比以期发现北朝指示代词系统的某些规律;在对《魏书》指示代词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我们区别承古词汇与新兴词汇,并对其进行语义描写和语法分析,以期对北朝指示代词系统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目的在于较为深入地探索南北朝时期北方文献语言的地域特征。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魏书》指示代词使用上的特点:一、指示代词加“之”的例子变得寻常起来,属于沿承上古的近指代词出现了新变化:“此”的用法得到扩展而“是”的用法整体上呈现出衰弱的趋势,但“是”在作定语指示时间上得到了扩展,且“是”后可以加词缀“辈”来表示复数。二、沿承上古的远指代词基本沿承上古用法,且显示出逐渐衰弱的趋势。沿承上古的兼指代词出现较大变化:“其”用法扩大,尤以指时间为多见;“尔”使用日益频繁,作用也有所扩大,“尔”修饰时间名词作定语和受副词修饰作谓语,这在上古极为罕见。《魏书》中较为普遍。叁、对中古时期新产生的旁指代词有所反映:“别”用作旁指代词,并不常用,或许还处于萌芽状态,而“余”用作旁指代词则较为普遍。沿承上古的无指代词的代词性逐渐消失,朝禁戒副词方向转化的趋势较为明显。四、双音节指示代词数量增多。先秦少有表达复数的词,《魏书》中出现“是辈、此辈、此等、此徒、此比”,这或许与中古时期双音节化的大趋势有关。本文将《魏书》与《南齐书》及《世说新语》中的指示代词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其语言的南北地域差别:见于《南齐书》而《魏书》未见的指示代词有“能”和“许”。见于《世说新语》而《魏书》未见的指示代词有“阿堵”“尔馨”和“许”。指示代词“能”字,主要指示样状,可以表示近、远指,意思是“这么、那么”;“许”是六朝初期新产生于南方的指示代词,单独运用时,用途既很狭窄,又含有方言词的性质;“阿堵”“尔馨”晋宋之前未见使用,主要见于吴越方言。因而,《魏书》未见的指示代词“能”“许”“阿堵”“尔馨”体现出了语言的一定的地域特色。

管锡华[6]2007年在《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古汉语词汇研究硕博学位论文综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中国大陆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的古汉语词汇研究硕博学位论文进行了介绍、分析与评论,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设想,以供古汉语词汇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法的流变[D]. 刘玉屏. 福建师范大学. 2001

[2]. 《世说新语》亲属称谓词研究[D]. 国海涛. 河北大学. 2009

[3]. 《世说新语》中的新词新义研究[D]. 张依. 渤海大学. 2012

[4]. 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看魏晋南北朝物量表示法[D]. 亓文香. 山东大学. 2005

[5]. 《魏书》指示代词研究[D]. 刘希乐.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6]. 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古汉语词汇研究硕博学位论文综论[J]. 管锡华. 语言历史论丛. 2007

标签:;  ;  ;  ;  ;  ;  ;  ;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法的流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