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青[1]2005年在《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阵地。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国际数学教育和我国基础数学教育的共同取向;开放式课堂教学为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提供了主要的教育途径。本研究根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要求,在吸收不同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本研究目的是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内容主要包括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六种开放(思想 内容 过程 手段 时空评价)、五个程序(情境 探索 交流 变式 评价)、四项原则(主体性 动态性 创造性 合作性)、叁大功能(因材施教 非智力因素 全面发展),简称“6543模式”。综合新课程标准阐明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用教学实践案例阐述了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表明: (1)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较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更能得到初中生对数学课和数学老师教学的认同、肯定,更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意识。 (2)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较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更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应用,更能有效发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素质,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3)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更适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平台。
罗岱[2]2002年在《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开放的国家,呼唤开放的人才;开放的人才,需要开放的教育、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探索性”、“开放性”、“创新性”是现代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是本文的探索方向。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利用归纳、分析和演绎的方法,构建了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把面向“结论”的学习,发展为面向“过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有了突破性进展,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对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构建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这一部分论述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界对“开放题教学”的研究,对“开放式教学”的教学新模式寄予厚望。 第二部分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此部分论述了这一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理论依据。 第叁部分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概述。这一部分着重介绍了“数学开放题”、“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含义、特点、教育价值,以及“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模式。 第四部分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这一部分根据本人作为省级课题“开放式数学教学”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实践经验,结合有关理论,在开放式数学的概念课、规律课、习题课、复习课和活动课五种课型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构建了各种课型的操作模式。
梁永录[3]2007年在《中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封闭式教学而提出的。自7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开放题教学”以来,“开放题教学”与“数学开放教学方法”在国际数学教育界已成为热门话题。近二十年来,开放题作为开放式教学的切入点,在我国各地教学试验中广泛进行。数学开放性教学是现代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数学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思维、开放性问题、数学命题的开放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数学开放性教学的教学目标、功能、流程、策略、评价缺乏系统的论述。本文在理论上,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对数学开放性教学进行了阐述,初步形成了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用很多开放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本论文只是从短期的教学实践的效果来预测学生的发展,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这些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开放性数学教学将会以“开放的姿态”继续吸收各种精华,创新自我,获取更大的生命力。
闫东[4]2016年在《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文中提出未来社会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竞争。世界各国都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让能力突出而且天赋出众的孩童可以获得自己潜力被充分挖掘的机会。中国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建构和渴求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关注地步。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强调对于民族的进步来讲,创新是灵魂,也为兴旺发达源动力,更是民族不断前进的基本保障。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彻底变更了人类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方法,无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信息的掌握,人们的渠道都愈加的多样化,教育原本在空间上所受到的限制已经被彻底打破。学习模式也日益多样化,可以确信的说教育界原本所采取的班级授课的教学模式必将迈入革命性的巨变时代,教育模式将和网络、信息技术等诸多的新科技结合在一起,不断突破传统的限制,快速前行。现有教学模式过于陈旧,长期注入式教学使得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课堂效率低下,教学忽视创新,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传统底蕴、背景下缺乏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即缺乏培养学生方面的方法创新。因此改变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质减负,解放学生,让学生高效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凸显重要。本文围绕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构而展开,主要包括:(1)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创构的相关研究(2)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构假设(3)层级互动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研究会有如下几点结论:(1)对于层级互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在逻辑上的起点主要是提质减负与解放学生。解放学生,让学生个性飞扬;解放课堂,让学生主宰课堂;解放教师,让学生学的有效。(2)层级互动式教学的思想构建于社会学和哲学,还有教育学与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基础上。“问题导引、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层级互动、课堂展示、学习报告、问题解决”与马克思主义所建立的认识论高度符合,也和我国的知行学说相符合。无论是自主,还是合作,都与知识建构这一基本理论相符合。“展示突破”与多元智力理论彼此符合;“学习报告、问题解决”符合发现学习理论以及有意义的相关学习理论。分析“层级互动”这一模式,其对社会学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予以了充分的体现。(3)对问题导引、学案导学所对应的生产方式予以综合化的运用,借助于此,帮助师生减负,帮助学生实现素质的提升。该模式的主题可以描述为对课堂教学的整体产出效益予以提高,借助于此,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教育目的,在理论上,其建构的基础包括了哲学、社会学,还有教育学与心理学,其依托于层级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展开。(4)层级互动式教学实验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都是提质减负,而层级互动这一教学模式不但关注学生对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学习,也关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没有互动共做。在教学的过程中,其强化的是训练学生的逻辑和实验思维两种模式,对教学环节注重展示和探究与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说不但与数学教学的学科特征相符合,同时也和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从理论层面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选择层级互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授课,极具可行性。(5)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教学实践对层级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予以检验。实践前后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差异显着,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初步验证了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可运用于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所应该遵守的基本策略之一。分析本研究,其主要的创新点可以描述为(1)模式创新: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全新尝试,具有可操作性;(2)管理创新:为学校、班级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模式,即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陈明霞[5]2016年在《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强调运算及程序性知识,导致学生思考及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目前在国内关于开放式教学的研究多属于理论层面和对开放题教学的探讨,但真正实践运用方面的研究、讨论很少。因此,对开放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及效果的探索是很有必要,以此能帮助教师根据运用中的问题及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本文主要是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对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现状及效果作了初步的探索。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利用网络及图书馆对开放式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与梳理;接着采用课堂观察的形式对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同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对实践运用过程的探讨对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通过对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得出了结论: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是可行的且是必要的,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显着,主要是对学生解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并且使得学生能将课室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中去。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笔者进行了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绪论,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与评价,并对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说明。二、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主要包括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法、开放式问题叁个方面的概念分析及界定,然后对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叁、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分析,利用课堂观察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四、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调查分析,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进行分析,通过问卷结果的分析得出了结论是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显着,然后通过个案访谈得出的结论与客观调查的结果一致。五、结论,基于第叁部分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运用现状分析,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来探讨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的结果分析说明了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是可行的且是必要的,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显着,主要是对学生解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并且使得学生能将课室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具体情境中。通过对五名特殊学生的访谈,从访谈的记录来看,我们从主观上了解到了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效果,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了影响以及学生对开放式数学教学实践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能使教师适时改变教学策略。从访谈的结果来看也基本吻合我们的客观调查。
刘艳平[6]2016年在《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改革的核心。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传统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划一性教学的“封闭性、同步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何改善划一性教学的弊端,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个性化教学以“珍视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为基本价值追求,强调尊重并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速度、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着力改变“同一目标、同一内容、同一方法、同一速度、同一结论”的传统教学观念和课堂面貌,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思想方法,对于夯实学生知识基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按照当代信息化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对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进行研究。本研究在大量国内外个性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单元教学的概念,并以长春市一所小学为个案,以数学学科为例,探寻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遇到的问题与障碍、破解的方法与对策,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了个性化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价值原则、操作策略。研究发现,小学数学个性单元教学可以以重组单元教学内容、变更教学组织形式为突破口进行操作,存在四种变更教学组织形式的运行模式:学习顺序选择模式、集体指导补充模式、学习进度调适模式、学习起点诊断模式。重组单元教学内容要以核心知识内容的理解、核心思想观念的感悟、核心方法技能的掌握为依据,采取整合、补充、删减的方式进行,包括对单元内部的重组、同一领域不同单元的重组。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小学数学学科可以进行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存在不同的运行模式;教师的参与动机与水平是影响教学改革的关键变量;教师共同体的集体智慧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强调学校软硬环境的支持。本研究为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以学科组教师共同体的建设为核心推动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驱动激发教学改革的活力;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要关注教师的个性。
吴怒梅[7]2015年在《中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全面地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抓好课堂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出现和运用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能够真正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地位,使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偏难、偏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开放式数学教学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开放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开放式教学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开放式教学模式中的中学数学教学,就是在基于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前提下,结合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开展改变传统、封闭、单一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活动。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过程,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数学开放式教学背景的研究,从一项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入手,得出了我国现行中学数学教学的种种问题和弊端,详细地阐述了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主要从:课题导入开放、问题情境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思维的开放、课后作业的开放五个方面,更系统深入地探究了中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并详细阐述了操作说明,得出了以下实践结论:(1)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4)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习兴趣。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又艰难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切不可一蹴而就。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李庆英[8]2013年在《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探究教学是当今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环境下的探究教学存在着创设情境不合实际、探究过程形式化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探究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研究较少,一线教师对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探究教学还存在很大困惑。本研究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归纳出网络环境下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从模式实施的对象上来看,中学生多,小学生少;从模式的内容上,忽略了科学探究以外的教学环节;从模式的类型看,主要是按照知识类型分类,没有时间阶段分析;讲模式流程的多,策略说明不够细致等。本研究依托“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项目(数学)”,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等理论的支持下,对大量网络环境下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模式”。按照实施现场的不同(课内、课内外结合、课外),将该模式分为“课堂探究”子模式、“综合与实践”子模式和“课外延伸”子模式。然后从深度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数学知识特点,对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探究前的准备策略、情境创设策略、探究问题设定策略、自主探究策略、巩固练习策略、思维拓展策略、总结提升策略等七大教学策略。本研究是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发,结合当前的问题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各个策略的特点、意义、使用范围和案例给出相对明确的说明。因此研究结论可以帮助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更准确的把握数学探究教学的内涵,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提供具体的方法与途径。
庞敬文[9]2016年在《个人学习空间构建的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与创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学习环境伴随着学与教活动的发生而出现,构建学习环境是实现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数字化学习环境是信息技术发展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叁通两平台”是我国“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定位于个性化学习服务层,是“叁通工程”建设的目标终点,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新型学习形态,个人学习空间是对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学习新诉求的回应,特别是针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的个人学习空间,促进了学与教方式的变革。本文对个人学习空间构建的模型与应用展开研究。论文采用“研究基础—构建模型—功能设计—基于学科构建—应用与分析的研究思路,首先对个人学习空间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探析了个人学习空间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定位,并对个人学习空间的需求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叁个视角:教育的视角、学习的视角、技术的视角提出了个人学习空间构建的模型,依据模型构建了个人学习空间的功能模块,并对功能模块进行了具体的设计,然后提出了初中数学学科个人学习空间的构建过程,设计了初中数学学科个人学习空间。最后分析了个人学习空间应用效果。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2.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了理论的研究要点以及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探析了个人学习空间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定位,对价值与价值取向理论进行了解析,从叁个视角出发:教育视角、学习视角、技术视角的价值取向来对个人学习空间的价值进行了探析,在教育视角中关注了人才的培养、分析了适合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视角中,个人学习空间的设计要能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的任务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在技术的视角中,关注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有一个智能交互的学习环境,支持有效的知识管理,助力基于课程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促动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运用。为后续个人学习空间构建模型提供了设计依据和设计目标。4.对个人学习空间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设计了调查方案,编制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信效度的分析,对调查数据从六个角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包含:基本信息概述、基本信息素养、个性化学习(教学)现状、课堂中运用学习空间现状、课后运用学习空间现状以及个人学习空间需求现状,得出了学习空间应用现状分析与个人学习空间功能需求分析。为后续个人学习空间构建模型提供了现实依据。5.依据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分析与价值定位以及需求调查分析,从教育的视角、学习的视角和技术的视角提出了个人学习空间构建的STLT模型,并依据模型设计了个人学习空间功能模块,包含了目标层、功能层、干预层、服务层,并对个人学习空间功能进行了设计,对个人学习门户、学习管理、学习评价叁大功能模块展开了具体的设计,对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持给予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学科的个人学习空间构建过程。为后续构建基于初中数学个人学习空间提供了设计依据。6.研究初中数学学科个人学习空间的构建过程,分析了数学学科的本体知识类型,对初中数学学科在个人学习空间的应用需求分析,设计了基于数学学科的个人学习空间,对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了具体的设计。为后续个人学习空间的应用分析提供依据。7.初中数学学科的个人学习空间进行应用研究,设计案例并应用分析,收集数据进行效果分析。研究表明,个人学习空间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应用实践表明个人学习空间具有较高的可用性,能有效的在初中数学学科运用,从而促进学与教方式的变革。
曹一鸣[10]2003年在《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重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从总体上来讲,大部分的研究只是从一个方面、一定的范围以及特定的条件下对数学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深入研究的不多。 对整个数学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多视角的认识,可以避免对教学模式简单、单一、僵化的认识。首先,从无序到有序——建构模式,从模式的基本理论、模式的建构、分类方法,进行宏观研究。然后,从数学的本质和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反思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条件作深入系统的分析。模式的建构并不是目的,作为升华,最终汲取后现代的教学理念,提出教学要超越模式,走向“无模式化”教学,这也是该研究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理念。 “无模式化”不是对教学模式的否定,而是对教学模式的强调和重新解读。 本文的主要工作: 1)从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重视角深入探讨、分析、研究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在调查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数学教学模式的方法和实施步骤。 3)汲取后现代思想的精华,论述了“无模式化”教学思想。 4)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分类讨论,并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5)提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中教学模式研究与运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 兰青.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2]. 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D]. 罗岱.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3]. 中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梁永录.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4]. 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 闫东. 西南大学. 2016
[5]. 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D]. 陈明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6]. 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D]. 刘艳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 中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究[D]. 吴怒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 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 李庆英. 江苏师范大学. 2013
[9]. 个人学习空间构建的模型及应用研究[D]. 庞敬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10]. 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 曹一鸣.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数学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互动教学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基础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开放式问题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