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理念提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逐渐将生态城市规划作为重点内容。针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本文首先阐述生态城市的概念及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结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所需的技术支持及规划设计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舒适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地区纷纷提出建设森林城市、城市公园的概念。于是,在城市规划中,人们渐渐引进了生态的理念。生态城市作为新生的事物,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出生态城市的理念成为设计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具体规划设计中不仅仅要包括建筑层面的设计,还要包括交通、资源能源等方面的设计规划,它应当具备整体性、协调性。因而,在过去的城市建设基础上,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更多。针对具体什么是生态城市,其规划设计包括哪些相关问题,以下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1生态城市概述
1.1生态城市的概念
根据我国国内近几年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生态城市主要是指从不同方面和层次体现出“生态”、“和谐”等特点的城市。具体而言,生态城市需具备以下几点:①城市发展应是与周边区域相协调的;②城市土地利用应是呈平衡且混合式的,可以充分实现城市网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③具备至少一项较强或具有特色的城市经济,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机会;④城市文化与社会多样性协调,居民的幸福指数相对较高;⑤城市交通应是生态环保的,如鼓励公共交通、绿化道路等;⑥城市绿地和湖泊等生态建设得到更好地维护,城市环境良好,且对土地损害降到最低;⑦城市资源能源应是可循环利用的,且利用效率应当是较高的。
1.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最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环境,因此在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当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准则:①生态优先,环境优先:规划设计时以当地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科学合理规划;②完善生态环保理念,加强生态、低碳生活生产观念;③构建完善的生态建设保障体系:重视新能源的研发及应用推广,坚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④健全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住房、医疗等的基础设施服务逐步完善,从而扩展生态城市就业机会。
1.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①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土地也是生态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城市生态规划要兼顾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在不破坏生态体系的同时合理规划土地,让生态和城市相融合,从而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发展;②伴随着全球化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地增长,缺水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大问题。因此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一定要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先进的节能节水技术,减少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流失现象,从而有效地推动城市的长久发展;③工业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管是什么样的发展都需要能源的支持。所以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要对能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落实,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有效利用,达到能源结构优化的目的;④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的出行离不开车。而交通规划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交通的合理规划有利于城市的生态规划的进展,缓解城市中的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污染,保护环境的和谐发展。
1.4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现代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是一种主要的发展趋势,并且随着生态城市规划逐步实现,绿色建筑、生态交通等相关的设计及技术的进步逐步成熟。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有两大类:生态城市建设在原有城市建设基础上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体系缺少突破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新技术增多,应用也较为灵活,但是没有系统的梳理,因此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的成熟度不高。总体而言,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还处于初步发展和探索阶段,当然目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比较好的城市也有许多,如苏杭一带的城市、云南昆明等。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支持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其体系与结构的构建还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落实:
2.1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是体现和突出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构建规划生态城市过程中,绿色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非常关键。绿色建筑是当前国内外建筑设计的重点,它可通过节约利用各种资源能源,从而降低城市建筑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绿色建筑技术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以节地和节水为例:①绿色建筑技术在节地方面,建筑的楼层可建更高,扩大人们的活动空间,建筑地下室的建设可进一步扩展,建筑可进行功能复合规划设计提升建筑的使用率,可使用新型材或建筑结构延长建筑使用寿命;②绿色建筑技术在节水方面,主要涉及到利用非传统水源、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完善热水供应系统等,例如可使用充气水龙头等节水型器具,达到建筑节水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城市生态交通系统建设技术选择
怎样的出行方式是生态城市交通建设当中的重点,要实现生态、环保、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体系当中则应当包含生态交通系统的建设。例如,城市自行车系统、快速公交系统等,这些系统可为城市生态交通发展提供基础,鼓励人们低碳出行。
3生态城市规划策略分析
3.1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
交通规则是针对最大限度上不依靠机动出行以及交通运输方便高效的绿色交通措施,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①便捷高效的枢纽与交通系统,保证支撑城市进空间发展的轴向交通,通过快捷交通作为核心;②创建便捷、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网络,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接驳,提升交通出行的舒适度与高效率;③覆盖微循环的绿道慢行服务系统以及毛细交通网,彰显出以人为本的城市运行活力。公共交通的站点、道路断面以及枢纽的权属都需要坚持“公交优先、环境友好”作为基本准则,鼓励自行车、步行以及公共交通。
3.2生态分析与生态评价
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则以及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对规划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状况、资源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主要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内生态资源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潜力。此外,生态分析与生态评价包括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①生态过程分析;②生态潜力分析;③生态敏感性分析;④生态适宜度评价;⑤土地质量评价。
3.3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低碳能源的利用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合理有效的规划低碳能源,这样才能降低能源的消耗。想要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要从能源互补着手,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一定要避免质量低的燃油用品的使用,以及高污染燃料的使用,尽量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在城市电网的规划中,要发展太阳能的利用率,通过大力建设能源站来补充和丰富城市的电网结构。电力输送中利用科学的手段,降低电力损耗,也要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用电需求和供电平衡。只有不断地发展可利用的资源,才能更好地让低碳能源的使用规划融入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当中。
3.4低碳产业系统策略
生态城在产业发展规划中,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本原则,禁止高耗能污染产业,限制传统型产业的发展规模。对核心产业进行扶持,制定有效的科学研发以及休闲旅游、商务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确保空间能够充分地发展。对于配套产业的发展,不但保证商贸的发展,还保证了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房地产的空间发展要求。对乡村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农业开发的空间保护,提高对乡村产业的不断发展。
3.5土地利用布局与生态功能区划
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使土地资源、城市布局趋于合理,这对于生态城市规划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①土地利用布局;②生态功能区划。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环境条件、城市土地使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要以实际情况为根据,提出相应的改进、优化建议。
3.6建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与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低碳指标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同时也是生态发展的重要体现。城市生态规划主要是从城市的基本功能、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的绿色交通规划、城市新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城市绿色建筑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中涉及到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等多个方的指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建设不仅能为城市居民带来好的环境,还能进一步提供城市生态化水平和层次。对此,规划和设计人员可以从交通、建筑、城市绿化等进行科学以及美学上的规划与设计,打造理想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马交国,杨永春.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2]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6期
[3]毛超,李世蓉,刘杨.向“低碳城市”转型框架体系与途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李浩,李建东.生态城市规划实效论——兼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5]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6]曹磊.困境中的变革——低碳生态城市背景下的建筑能源规划[J].福建建筑,2012年05期
[7]龙丽薇.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低碳世界,2016(27):186~187.
[8]周力锋.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33):50~51.
[9]仓磊.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城市地理,2016(06):21.(17):173.
[10]赵瑞峰,王虎,杨志勇.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论文作者:孙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交通论文; 能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