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序列定律”38例_化学实验论文

化学实验操作“先后规律”38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学实验论文,规律论文,操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带塞(橡皮塞、玻璃塞或活塞)的仪器应“先塞(塞上塞子)后定(固定装置)”。

2.连接导管与橡皮管、橡皮塞时,导管应先润湿后连接。

3.装配仪器的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先里后外(拆分装置的顺序相反)。

4.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反应物。

5.先装入固体药品,后固定仪器,再装入液体药品。

6.向玻璃器皿中装入固体药品时,应先将玻璃器皿横放后送入固体药品。

7.倾倒液体药品时,应先将标签对着手心,后口对口缓缓倒入。

8.对玻璃器皿加热,应将玻璃器皿的外壁先拭干后加热。

9.对试管加热,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10.酒精灯的使用一般是“先点后灭”。

11.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先捏出乳头中的空气,后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吸液。

12.天平应先调零后调平衡;砝码应先加质量大的,后加质量小的。

13.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应先查漏后装液。

1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质(或浓溶液)要先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后冷却,再转入容量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下1~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观察仪器上的刻度线(如容量瓶)或进行读数(如量筒)时,应先将仪器平置后再观察或读数。

16.萃取时应先振荡、后静置、再分液。

17.滴定管、移液管要先润洗后装液,先调零后读数(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再滴液。

18.测量气体体积,应先调节内外液面相平然后读数。

1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先从水槽中撤出导管,后移开酒精灯。

20.收集气体时要先排空后收集。

21.可燃性气体要先验纯后点燃。

22.固体在集气瓶中燃烧时,应先在瓶底铺少量细沙或装少量水,后引燃。

23.对易产生暴沸的液体加热,应先加几片沸石后加热。

24.固体物质的检验或鉴定,一般是先溶解后检验。

25.浓硫酸与密度较小的液体混合,一般是先加密度较小的液体,后加浓硫酸(如浓硫酸的稀释、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制硝基苯时浓硫酸与浓的混合等)。

26。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先用干布擦拭,后用水冲洗;皮肤上可再涂上质量分数为3%~5%的溶液。

27.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28.涉及易燃、易氧化物质的实验(如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应先排空气后实验。

29.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时,应先净化后干燥。

30.对于蒸气状的生成物,应先冷却后收集(如乙酸乙酯、液溴、的收集,可将接受器置于冰水中冷却)。

31.有毒的尾气要先处理后排空。

32.还原CuO时,应先通氢后加热;实验完毕后,应先灭灯后断氢。

33.做焰色反应时,对铂丝应“先洗(用盐酸洗涤)后烧(在灯焰上灼烧)”,再蘸取待测液灼烧。

34.用试纸(如石蕊试纸、醋酸铅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品红试纸等)检验气体时,应先用水润湿后再检验。

35.配制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应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36.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应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悬浊液。

37.洗涤仪器时,应先倒净其中的废液,后刷洗。

3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时,应先加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干。

标签:;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序列定律”38例_化学实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