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宋城考古述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宋时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作为北宋王朝国都的开封,经过宋太祖、太宗等九帝168年的大力营建, 使开封不仅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一度成为“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性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地理位置上,开封位于黄河冲积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处于华北平原与黄淮平原的交接地带。北宋以前,黄河对开封尚不构成威胁,然而,到了金代明昌年间,随着黄河的改道,紧靠黄河的开封自此不断受到它的侵袭。据史书记载,从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到建国前的1944年,前后764年间,共决溢338处,开封市区被淹有七八次之多(注:《开封市黄河志》,开封市黄河志编辑室1991年版。)。特别是明末崇祯年间和清道光年间的两次特大水患,使开封遭到了“灭顶之灾”。加上历代兵燹,更使这座昔日繁华都城不仅残破凋零,而且被深深淤没于地下数米之深,形成了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罕见的开封地下“城摞城、城套城、门压门”的奇特景观。直到本世纪80年代初,开封的城市考古始终是一个空白点。
1981年春,开封市园林部门在旧城区东北隅的龙亭东湖(潘湖)湖底清淤过程中,文物工作者意外地发现了宋皇宫和明周王府的部分遗迹,从而揭开了开封宋城考古的帷幕。在国家和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20年的艰辛努力,考古工作者克服了淤泥堆积厚、地下水位高、遗址埋藏深等诸多困难,相继调查、勘探发掘了北宋东京城外城、内城、皇城三道城墙和城门以及古州桥、汴河、蔡河、御街、金明池等大量宋代重要古遗址,使史学界、考古学界对北宋都城的研究第一次从文献走向实体。
一
大量的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北宋东京城是一座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城池,并由外向内依次筑有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墙。由于历代兵火水患,如今三道城墙已全部淤没于地下。据初步测量,北宋东京城遗址距地表平均深度6—8米,最浅的地段距地表深0.30米(外城西墙新郑门外),最深的地段距地表11米左右(内城南北墙部分地段)。
外城,又称新城、罗城,是京师防御的第一道屏障。据《五代会要》等文献记载,外城始建于五代后周君主柴荣执政时期。其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注:《五代会要》卷26“城郭”。)。到了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外城已扩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一。)。
经过考古勘探发掘,外城的轮廓、位置、形制和范围已基本清楚。整个外城呈一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长方形,位于开封市四郊。经实测,外城东墙约7660米,西墙约7590米,南墙约6990米,北墙约6940米,四墙总长29120米,合今58华里。若按宋太府尺计算,折合宋里50 里左右,与文献记载的外城“周回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大致吻合(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二六。)。
如今,北宋外城已全部淤埋于地下。相距黄河较近的北墙,历次水患都首当其冲,因而毁坏得最为严重。一般距地表4—6米以下才能探到夯土,城墙断断续续,宽度已不足15米。而西墙保存较好,城墙宽15—20米,最宽处达24米,新郑门遗址附近的地段夯土距地表仅0.30米。东、南城墙则大多被工厂、学校、部队和居民区所压,夯土距地表3—5米,城墙宽度15—20米。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对保存较好的西墙南段进行的发掘表明:城墙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其底宽34.2米,顶部残宽近4 米,残高近9米,版筑的城墙异常坚硬。由此看来, 当时的外城确实是一座气势非凡、坚固雄伟的军事城池(注:《北宋东京外城的初步勘探与试掘》,《文物》1992年第12期。)。
史载外城共有城门和水门21座,目前经勘探发现的有10余座,分别是东、西、南三面墙上的城门或水门(注:《宋史·地理志》卷85;《东京梦华录》卷1“旧京城”。), 均为直门两重或屈曲开门的瓮城门。现以新郑门和新曹门为两者代表分别简述之:
新郑门:为外城之西正门。后周时称迎秋门,北宋初改为顺天门,因此门直通郑州,俗称新郑门。经勘探,瓮城平面呈长方形,瓮门与城门相对,东西120米,南北165米,门的形制与《东京梦华录》“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也”相同。该门址面积近2万平方米, 是已探明诸门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门。其规模之大,在中国古代都城中也是罕见的。
新曹门:为外城东墙的北侧的城门,属“屈曲开门”的一种。勘探表明,瓮城平面呈半圆形,瓮门位于瓮城右侧,东西50米,南北108 米,面积较已发现属直门的新郑门、南薰门规模小得多。
北宋时期,在外城四周辟有护城壕,“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注:《东京梦华录》卷1 “东都外城”;《宋东京考》卷1。)。在近年配合城市基建项目的勘探中, 发现了部分护城壕遗址。已探明的护城壕距外城城墙约30米,深11—13.6米,壕底的黑灰色粘泥中有少量蚌壳、螺蛳壳等物,其下为一层厚0.2—0.3米的粗砂层,已知壕宽约38米,与《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基本吻合。
内城,宋时又称里城、旧城,是在唐汴州城基础上修建而成,其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注:《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之一;《宋史·地理志》卷85。)。
勘探得知,整个内城略呈东西稍长南北略短的正方形,座落在开封市旧城区。其南墙位于今大南门北300米左右东西一线, 北墙位于龙亭大殿北500米左右东西一线, 东西墙则与现存的开封明清城墙东西墙基本重叠。四墙全长约11550米左右, 与文献记载的“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基本吻合,其周长较现存的明清城墙略小。
由于内城在北宋末期靖康年间遭到了较大破坏,金朝末年金廷定都开封期间(1214—1234年)曾将内城南北墙进行了扩展,所以内城遗址与外城遗址相比,毁坏较为严重。加上内城恰处于旧城区,鳞次栉比的建筑物和纵横交错的街道使内城的考古工作十分困难。我们在内城遗址的探测中,尝试使用了小型工程地质钻机,效果明显。勘探中发现内城的南北墙只剩下宋代地面下的墙基部分,距地表深8—9.8米,墙基残高0.6—1.8米,残宽3—10米, 这说明金宣宗曾将内城南北墙铲平后又向外扩展,所以南北墙只保留了金代地面下的墙基部分。而内城的东西墙则没有受到扩展的影响,因而保存较好。从对内城北墙西段的考古勘探表明,金代和明清两代都曾在宋内城基础上屡次修筑城墙,几座不同时期的城墙叠压在一起,形成了开封城下特有的“城摞城”奇特景观。
史载北宋内城共有10座城门,2 座水门(注:《宋史·地理志》卷85;《东京梦华录》卷1“旧京城”。)。 由于内城遗址勘探中只能利用旧城内稀少的空地进行,因此很难确定城门的确切位置。迄今为止,只有朱雀门和汴河西角门子的位置已大致测定,其余各门尚无踪迹可寻。
朱雀门:为内城正南门。位于大南门北350 米左右的朱雀广场东侧与泰山庙街西侧之间的中山路路面下,已知缺口宽约90米。由于缺口处恰巧为北宋御街遗址,根据位置判断此缺口应为朱雀门遗址。在缺口西北部深约7.6—8.7米处,探有大量碎砖瓦块、瓷片和白灰等物,推测为朱雀门上城楼倒塌后的残迹。
汴河西角门子:位于现存的明清城墙西墙南门(俗称小西门)北侧。根据史籍记载,北宋内城西墙宜秋门北有汴河西角门子(注:《宋史·地理志》卷85;《东京梦华录》卷1“旧京城”。)。 在勘探汴河过程中,我们在此处发现有城外延伸过来的汴河故道经过今城西墙。考虑到此墙叠压有宋内城西墙遗址,因而确定该区域应为汴河西角门子遗址。由于该处为建国后新开的城墙缺口,属交通咽喉地带,城墙下又是人防设施,因而目前仅能确定西角门子的大致位置。
皇城,又称宫城、大内,位于北宋东京城中央略偏西北处,即今潘杨湖一带。1981年春,人们在清理潘湖湖底淤泥时,意外发现了宋明时期的遗物,开封的宋城考古工作自此展开。
经实测,北宋皇城呈一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其东、西墙各长约690米,南、北墙各长约570米,四墙全长2520米左右,与《宋史·地理志》等记载的宋皇城“周回五里”大致吻合。其范围位于今开封旧城区西北隅的龙亭公园一带。
如前所述,我们曾在宋内城遗址发现了奇特的“城摞城”景观,这种现象在宋皇城的勘探发掘中也有发现。从对皇城北墙1 号探方发掘来看,宋皇城北墙与明周王府紫禁城北墙相互叠压在一起,证实了明周王府紫禁城系列利用宋皇宫旧基建造而成。另据《宋会要》和《长编》等文献记载,宋皇城初建时原为土筑,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1年)始改为砖砌,是北宋东京城三道城墙中唯一的一道砖墙(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7,大中祥符五年正月。)。
除在宋内城和皇城遗址发现的“城摞城”现象外,在宋皇城遗址处还发现了有趣的“门摞门”现象。在对皇城南墙中部即午朝门石狮子处的考古勘探中,在探至距地表约4米深时,探到一座以夯土筑成、 杂有大量砖瓦和白灰的建筑残迹,当探杆穿过夯土层探至7米深时, 又出现了一层厚砖瓦层。遗憾的是,由于此处的地下水位太高,又属交通要道,无法进行发掘。联系文献记载,根据砖瓦层的位置和深度来判断,基址上部的门址应是明周王府紫禁城南门——端礼门遗址,下部的砖瓦层应是一处宋代门址。我们初步怀疑为宋皇城正南门——宣德门遗址。另外,我们在南距该门址约400米处的新街口处又探出一早期门址, 在距地表8.2米深处也测定为是一座宋代门址。在仅400米左右的地段发现了两座宋代门址,究竟哪一处为宣德门遗址?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果宣德门在皇宫前作为一种阙的形式存在,新街口处的宋代门址就应是宣德门遗址;如果作为一座门址来看,午朝门处的宋代门址就应是宣德门遗址。这个千古之谜只有靠以后具备考古发掘条件后才能最终解开。
在宋皇城的勘探发掘中,我们还分别在皇城的东墙、北墙发现二处缺口,根据缺口深度和位置判断,东墙的缺口应是明周王府紫禁城东门——礼仁门,下部为宋皇城东门——东华门(该缺口处的街道今仍名为东华门街);北墙的缺口应是明周王府紫禁城北门——承智门,下部则为宋皇城北门——拱辰门。
御街,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衢大道,是皇帝祭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幸而往返的主要道路,亦称天街、御路或端礼街。通过近20年的宋城考古,特别是在配合仿宋御街建设和中山路拓宽改造的文物勘探中,在御街勘探出了大量文化遗存。其中重要的有外城正南门——南薰门,已界定的蔡河桥梁——古州桥,皇城正南门——宣德门以及昔日宋皇宫范围内的龙亭,几处遗址若连接起来,恰巧都与今开封旧城区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中山路相重叠,只是叠压在中山路路面下约8米深。这就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自从公元960年北宋定都开封以来至今的千余年中,开封虽历经兵火水患,但城市的中轴线一直未有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二
汴河,是流经东京城的第一大河流。汴河即隋炀帝时所开的通济渠,为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其上引黄河水,下通淮河,是北宋王朝的一条生命线。迄今为止,已探明了外城汴河西水门至御街古州桥和外城汴河东水门附近共4000余米的地段,占流经东京城汴河故道的一半以上。已知汴河深约12——14米,宽约20余米。同时,已初步探明了外城汴河东、西水门,内城汴河西角门子和古州桥等重要遗址。
汴河东水门:即汴河下流水门,位于今开封市东南文庄的殡仪馆附近。由于该门是汴河进入京城的第一道门户,东南方的财赋和山泽百货都从这里运往京城,所以北宋政府对该门的防御格外重视。据载,该门“有铁窗裹门,遇夜如闸垂下水面”(注:《东京梦华录》卷1 “东都外城”;《宋东京考》卷1。)。并在水门附近设置拐子城, 用以捍御水门。经勘探,在外城东墙南段发现了这一门址。门址呈一平面呈长方形的瓮城,瓮城东西100米,南北130米,面积达13000平方米, 较外城西门新郑门略小。瓮城与城门呈一东西直线对应。同时在瓮城外壁还探出大量碎砖块,证明瓮墙外壁有包砖。值得注意的是,在瓮城南侧约70米处流过的惠济河推测就是北宋汴河遗址。汴河东水门的发现,对于研究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这一带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景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州桥,又名天汉桥,是京城内御街横跨汴河的一座重要桥梁。据《东京梦华录》载:“(州桥)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1984年秋,考古工作者在配合中山路中段的市政地下管网改造工程中发现并对它进行了局部发掘。现已探明州桥桥面距地表深约4.3米,为砖石结构的拱型桥。桥面为青石条铺砌,石条下衬砖两层,其下为青砖砌就三券三伏的桥券,厚约1米,桥基用青砖石条东西顺砌, 高2.85米,桥底铺砌青石板,石板下衬有至今保存完好的方木。 经实测,州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经初步论证,其上部青砖具有明代特征。根据地层判断和有关史料记载(注:《如梦录》“街市纪第六”。),应属明代所造。其下部石桥墩及河底铺砌则符合宋代营造法式,应属宋代桥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开封遭受黄河特大水患,州桥被淤没于地下,距今已有350余年。 由于州桥地处御街,因而桥的宽度大于长度,达30米。如此宽广的桥梁,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也是较为少见的。这一发现对于确定该段御街的宽度以及研究东京城的城市布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座标。特别是州桥底部发现的木质笺基,比在此以前发现最早的南宋福建泉州金鸡桥的木质笺基,还要早一个历史阶段,从而把我国古代桥梁使用该技术的时间提前到北宋时期。
在对开封旧城区南部进行的一系列配合基建项目的考古勘探中,还勘探出了近千米的蔡河部分遗迹。蔡河,又称惠民河、闵河,是北宋时期流经东京城的第二大河流。“自陈蔡由西南戴楼门入京城缭绕,自东南陈州门出”(注:《东京梦华录》卷1“河道”。), 横贯整个京城的南部。经过大量考古勘探,目前已基本搞清了北宋东京城内蔡河故道的走向、位置、河床深度和宽度。得知蔡河河底淤泥距地表深约11.5米,呈黑灰色,淤泥中包含有大量的蚌壳、螺壳及少量的颗粒状砖瓦等物,河床宽近20米,同时还基本证实了在北宋时期,蔡河除了担负着交通、漕运的使用之外,其入京城内的东西一段,同时还兼有内城南段护城河的功能。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60年)。它是在战国时期的“灵沼”基础上,北宋皇帝诏令3万余人开凿,历经7年修成。因其水系金水河注入,故称“金明池”。 池“周围九里十三步,池直径七里许”(注:《东京梦华录》卷7 “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东京梦华录》和宋人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对其均有生动记载和描绘。据记载,金明池北的修船大澳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船坞的记载(注:《梦溪笔谈·补笔谈》卷2“权智”。)。
由于80年代初外城西门新郑门遗址的发现,对该门外路北的金明池遗址的界定提供了大致坐标。进入90年代以来,为配合开封城西经济开发区建设,我们利用小型地质工程钻机,基本摸清了金明池遗址的位置、深度和大致范围,并测定了金明池的临水殿和水心五殿的大致方位。经实测,金明池东岸位于宋外城西墙之西近300米处,池为南北向, 呈正方形,东西长约1240米,南北宽约1230米,周长4940米,与文献记载的“九里十三步”基本吻合。池底淤泥距今地表深12.5—13.5米,厚度为0.4—0.7米,池内包含有众多的小蚌壳和少量白瓷片、兰砖颗粒等。池底低于当时池岸3—4米,勘探中未发现池岸所砌之石,可能是金明池废弃后被拆除。在池中心一带,距今地表约10米深处,普遍探有较多的碎砖块,面积约400平方米,但未发现建筑残基,该区域土质较黄, 与周围池底淤泥不同,估计这里应为池内水心五殿遗址。在勘探过程中,在池南岸还探出了临水殿遗址。该殿原为北宋时“车驾临幸观争标、赐宴”之地,后来随着金明池的废弃而遭破坏。本次仅探出殿基,长约20米,宽15米,深约9米,基内出土有白瓷片、 腐木块和黑灰颗粒等包含物。另外,史书记载的金明池与琼林苑之间的大道亦被探出,实测路宽约25米,深约7.5米,路土较硬,层次分明。
北宋东京城作为我国古代的重要都城之一,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开封的宋城考古工作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