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葛洲坝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_葛洲坝水电站论文

创新葛洲坝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_葛洲坝水电站论文

创新葛洲坝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葛洲坝论文,职业教育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一个以工程承包施工为主业,集工程承包、工业、服务业为一体,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企业年产值约50亿元,现有职工近5万人,其中职业学校为企业培养输送的技术工人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3万余名,占职工总数的60%,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证。

一、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的形势,集团公司制定了“管理型、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基础,大批高素质的一线实用人才是关键。但这些不可能完全依靠社会提供,必须依靠企业举办的职业教育来培养造就。新的形势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以更高的教育质量、更高的办学效益、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为企业培养适用的劳动后备人员,特别是社会难于直接提供的水电行业急需的大量艰苦作业人员、特殊专业人员。必须大力开展职工培训,造就一支与现代企业相称、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具有现代知识、现代技能、高效精干的职工队伍,极大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有葛洲坝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几年来,我们依托企业,服务企业,面向市场,自强发展,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实体、两大系列、法人化治理、企业化管理”的具有葛洲坝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1.建立一个实体 1998年9月,经湖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和湖北省编制委员会登记注册,在葛洲坝集团教育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教育实业集团,全面管理和实施集团公司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统筹集团公司的教育资源,推动集团公司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集团的建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我们还组建了社区教育董事会,葛洲坝社区内的60多个企业、教育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董事会。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审议和监督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发展规划、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招生以及资金筹措、使用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实施。

2.完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工培训两大系列 近年来,我们对职业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将技工学校、水利水电中专、职工中专和汽车驾驶学校合并,成立葛洲坝职教中心。另外还有一所旅游学校、一所电视中专。三个办学实体在校生共计5200余人。此外,还将葛洲坝水利水电职工大学改制为“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并在职业学校实行中职和自考大专套办,中职和高职沟通,通过联合、联办、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实现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集团公司高度重视职工培训,成立职工培训协调领导小组,认真解决政策、组织和经费三大难点,指导教育集团的职工培训工作。仅“九五”期间就培训员工24万人次。

3.实行法人化治理 教育实业集团成立后,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依托企业,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依法举办职业教育,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4.实施企业化管理 一是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干部不坐“铁交椅”,实行竞选聘任制;教师不端“铁饭碗”,实行竞争上岗制;分配不吃“大锅饭”,实行“结构工资”制,即把职工工资与工作数量、质量、岗位直接挂钩,变静态工资为动态工资;职称不搞“终身制”,实行评聘分开;二是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制,为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我们在“定编、定员、定岗、定责”的基础上,实行“经费总额包干,超支不补,节余有奖”的制度;三是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实行后勤管理社会化、物业化。

三、新模式增强了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1.为企业培养急需的后备劳动人员服务 近年来,职业学校重点培养了以下三类劳动后备人员。一是培养了生产一线艰苦岗位作业人员约3000名;二是培养了大型设备操作手1000余名;三是培养了施工设备维修人员400余名。为配合集团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旅游学校为新组建的旅游公司培养了1000余名急需的旅游专业人才。

2.为三峡工程建设服务 在三峡工程建设中,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本着“建坝育人”的宗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锻炼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施工队伍。如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中,操作大型设备的人员有80%是职业学校直接培养的;又如在三峡工程最为艰巨的二期工程建设中,公司提前培训了大批大型混凝土浇筑设备操作能手,创造了一个施工单位在一个工地年浇筑混凝土量世界第一的记录。

3.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服务 职业教育培养造就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和人才群体,保持了企业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

4.为提高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服务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一段时间以来,集团公司把培训重点放在技术工人的培训上。一是以在建项目为载体,大力培训具备较强现场管理能力和一专多能的班组长人才;二是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三是广泛开展技能鉴定培训工作。

5.为再就业工程服务 随着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大批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富余人员,在高峰期企业年新增2000余人的下岗人员,迫切需要对他们实施再就业培训。为此,职业学校和职工培训基地利用便利条件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如旅游学校开展烹饪、宾馆服务等培训,职教中心开展汽车驾驶、电器维修等培训,电大培训中心开展家政服务、计算机应用等培训,使大批下岗职工掌握了就业需要的一技之长,增强了就业能力。仅2001年就培训了3135名分流富余人员,一次性帮助1815人实现了再就业。近两年来,通过再就业培训4000余人实现了再就业,保持了企业稳定,保证了企业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新模式使职业教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形成了众人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葛洲坝社区教育董事会成立后,规范了定期召开董事会的议事制度。2001年,葛洲坝职教中心通过董事会,引资300余万元,在一个暑假就完成了一栋职工培训楼的改造。又如董事会成员之一的三峡开发总公司为支持企业职业教育,特意在地皮紧张的三峡工地划出一块地,作为职业学校和职工培训的现场实习基地。

2.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渠道多元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自主办学后,除正常的企业拨款和学费收入外,还通过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增加办学收入。“九五”期间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达到8000余万元。目前,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共拥有计算机1000余台套,实验、实习工厂20余个,现代化宽带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3.师资队伍优化,教育和培训质量明显提高 现在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已有40多名教师参加了研究生学历教育,100余名专业教师先后到企业、基层挂职锻炼,30多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

4.初步形成了职业学校的招生就业服务体系 近年来,职业学校和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招生和就业的压力。学校成立招生领导小组,设立招生代理点。现在学校的招生已由向企业职工子弟招生为主转变为向社会招生为主,由面向东部地区招生为主转变为面向西部地区招生为主。与此同时,学校密切与企业、市场的联系,分别成立了宜昌、深圳两个职业介绍所和定点就业联系单位,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职业学校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0%,初步形成了一条龙的招生就业服务体系。

标签:;  ;  

创新葛洲坝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_葛洲坝水电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