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上的简单应用论文_谢婉嫦

广东省江门市实验中学 529000

一、引言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样,新课标教材给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教师角色从备教材、教教材转变为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还是新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面对新教材,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要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图象之间的平行关系,一个是增减性,两个知识点在教材上的表现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但即便是这样,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因为已经有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已经知识,所以第一课时先讨论增减性的问题,并比教材所讲加强了深度,单一的内容使学生更有效地探究学习。

数学的学习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有趣生动,没有语文科美丽的意境;没有英语科多姿多彩的语言;没有物理化学的有趣实验,并且数学科要求的空间抽象思维比较高,更加让学生觉得沉闷无趣。因此,学生都觉得数学的学习是一件苦事情,很难去理解一大堆的x、y、z和点、线、面,认为它们的关系是难以理解的。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学必需改变以往的模式,添加一些新鲜的元素,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接触,主动去学习,这样才能有创造性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其中一项改革。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学习的应用举例

1.当世界进入数字化时代,电脑、移动电子通讯设备已经进驻到生活领域,手机、平板电脑是青少年不离手的工具,如何将这些工具应用于学习中,尤其是应用在初中数学的课堂学习中,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学习就不再是一件苦事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现代教育媒体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方面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我们在教学中,便充分运用这一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例:相似形的第一课时,要对这一名词下定义,单从字面上不好理解,于是在计算机上设置好一张学生很熟悉的照片,可以是班上某位同学的,也可以是大家认识的卡通人物,先把照片的长(或宽)不改变,然后只是拉长宽(或长),让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的外表有什么变化?(变胖或变高)那么也就是与原来的不一样了。

与此比较,将照片的四边同时拉伸,再观察图中的人变样了吗?为什么?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结果,然后教师归纳定义。这一个演示过程能够深刻地反映相似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学生一下子就记下了。比只是拿两张照片生动有趣多了,这也是计算机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几个简单的动作胜过在课堂上讲得声音嘶哑的效果。

2.“微课”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在近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教学工具。制作微课小片段提高学生对图形变换题型的认知,加强同类题型的复习效果。简短精悍是微课程的又一显著特征,微课展示的只是某个知识点的形成或应用。在课堂教学常见类型有平移、旋转、对称等几何变换,学生都感觉难以理解和掌握。

下面以一道中考填空题的复习讲评结合微课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几何变换的题型复习。

例:[2013·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第16题]如图,三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______(结果保留π)。

试题评述:

概况:平均分1.55分,得分率38.75%;优点:体现“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不足:解题方法单一。

基础知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扇形面积计算。数学思想:图形变换—旋转、平移、拼图。分析:记三部分的阴影为S1、S2、S3,其中S1的圆心角为45°,可直接求得其面积;问题是S2和S3的圆心角都不知道,也无法求出,但不难发现,若将S2旋转后再平移,使之与S3拼在一起,这时两个扇形的圆心角刚好构成90°,这样就可以直接求出S2与S3的面积之和。

题解:阴影部分面积的和为:

s=  +  = +  =  。

微课动态演示: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图形的对称性进行图形变换,使原来无法算计面积的图形变换成与其等积的能计算图形。

常用的图形变换有下面两种:

(1)改变位置.将图形从原来的位置向特殊位置转换.在保持原图的形状、大小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来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折叠等变换,“搬”到特殊的位置上,使原来无法计算面积的图形变得“有数可算”。

(2)改变形状.在不改变图形面积的前提下, 将原来不规则的图形,改变其形状,使其变成一个规则的、能应用公式计算的图形,或用一个与其等积的图形作替换。

3.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面,网络无处不在,网上很多小程序也可应用于数学学习上,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一种非常常见的模式。借助在线数学函数图形计算器 https://www.desmos.com/calculator可以即时生成函数图象,通过拖动m、k、b的滑动条,立刻验证学生(1)中的解答结果,也可为题(2)作答准备(如下图a)。

图a 图b

解答第(2)题时,因为直线是y=kx+b,双曲线是y= ,要使kx+b> 根据“谁在上谁为大”的原则,也就是直线在双曲线上方则符合题意。在网页中添加题中条件x>0,则系统立刻选中图象中相应区域,如上图b学生可直观观察图象。满足x>0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内,于是学生只需在第一象限找答案。以交点(2,1)为分界,观察交点左右两部分图象,确定哪部分图象符合直线在双曲线上方。符合题意是交点右侧部分如右图,此部分x的取值范围是x>2。直接写出答案,本题完成。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反思

信息技术的价值在于可以真实地记录教学过程的细节,比起文字和图形,动态的信息更加丰富,也更易吸引学生学习。特别是近年流行起来的“微课”制作与借助微课学习。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水平,在课外自由选择观看微课的节奏,可以随时随地看网上视频进行学习。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所以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对微课进行很好的利用,积极探索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这是目前教学工作者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展现的只是课堂某一时刻的某一片段,并不是把整节课都录制而成,甚至在数学中只是演示某图形的变化过程,简化了繁琐的教学流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有法而无定法”,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通用的。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所以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不同,多媒体教学只是我们众多教育方式中的一种,是因为它给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活力,学生们在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方式下表现出的主动自主提升正是我们所追求教育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伟 赵大伟 信息技术+美术教学=最佳联姻[EB/OL].http://training.teacher.com.cn/information/center/StudyGuide/zhuanti/jxrd/xxjszh/313309111101.html

[3]张乃千《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J].青年文学家,2009(17)。

[4]肖成全 等 有效教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马勇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初中数学问题化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6]陈阿庚 妙用微课,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J].数学·教学经纬,2016(10)。

论文作者:谢婉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上的简单应用论文_谢婉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