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晨
(长沙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19)
【摘要】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及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对医院3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对牙周炎临床指标和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PPD、BI指数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显著(P<0.05),CAL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Pg、Tf、Td的检出量有明显下降(P<0.05),Pi、Aa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治疗侵袭性牙周炎能够明显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可疑致病菌。
【关键词】 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079-02
牙周炎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均拥有较高患病率的感染性疾病。研究表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降低显著,且可疑致病菌显著降低[1]。为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本次研究对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5种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在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2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1999年国际牙周病分类研讨会制定的相关标准[2]。所有患者均无系统疾病,半年内未进行牙周治疗和服用抗生素,无其他牙科疾病和正畸治疗史,排除哺乳期妇女和诊断不明确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6.8±3.1)岁。
1.2 方法
1.2.1龈沟液采集和处理 选择患者一颗牙齿的颊侧近中位点采集,漱口后点隔湿取样,记录菌斑指数。刮除菌斑后将已称重的滤纸条插入牙周袋内,30s后取出再称重,在Ep管内密封保存。对取样位点和全口的探诊深度(PPD)、出血指数(BI)以及附着丧失(CAL)进行记录。采用PCR扩增法测量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Tf)、中间普氏菌(Pi)、伴放线聚集杆菌(Aa)和齿垢密螺旋体(Td)进行检测。
1.2.2牙周基础治疗 采集完龈沟液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主要有龈上洁治术、跟面平整术和局麻下分象限龈下刮治,指导患者个人口腔卫生。治疗后2个月进行预防性洁治和卫生指导等牙周维护。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
治疗后PPD、BI指数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显著(P<0.05),CAL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PPD、CAL、BI指数变化
*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牙周病的问题更加凸显。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牙菌斑生物膜的细菌和其产物是引起牙周炎的最主要原因。控制菌斑、控制炎症是治疗牙周炎的基本准则。
牙周基础治疗通过有龈上洁治术、跟面平整术和局麻下分象限龈下刮治等方法控制菌斑和炎症,进行口腔维护和改善口腔卫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PPD和BI指标的改善明显(P<0.05),说明牙周基础治疗时控制侵袭性牙周炎的有效方法,与周婷[3]等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CA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表明基础治疗不能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牙周附着。微生物检测结果发现,治疗后Pg、Tf、Td的检出量有明显下降,说明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有效的杀灭细菌,减少致病菌。但是Pi、Aa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与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有关[4],也可能是由于此次研究样本较少的缘故。
通过此次对3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分析发现,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临床指标,减少致病菌。治疗后仍需积极的控制感染,帮助患者改善口腔卫生。
【参考文献】
[1]刘博,赵溪达,张建全,赵雪,潘亚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06:611-614.
[2]徐菁玲,孟焕新,李峥,李凤云,张琳.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代谢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1:27-32.
[3]周婷,谢萍,徐屹,丁一.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2,01:39-42.
[4]束为.侵袭性牙周炎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02:105-106.
论文作者:安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牙周炎论文; 基础论文; 患者论文; 微生物论文; 指标论文; 口腔论文; 致病菌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