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城高等专学校校园计算网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包政[1](2020)在《校园宿舍分布式多级无线网络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满足在校师生的网络需求,目前很多院校都在与运营商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对学校已有的有线网络进行无线扩充,大大提高了整体校园网络的性能,并加强了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使全校师生员工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地使用信息网络,真正实现全校无线网络覆盖,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增强在校师生网络信息时代下生活的幸福指数。本文首先对无线网络发展趋势及高校宿舍网络建设现状进行研究说明;其次从总体上分析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对宿舍无线网络建设的需求,并深入实地分析在校师生的用户需求,关注部署难题,提出总体设计思路,充分运用智分加技术,进行无线信号的有效覆盖,满足复杂的宿舍网环境中高性能的无线网络需求;最后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无线网络建设的实际工程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学院宿舍分布式无线网络多级布置,为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高速的无线网络,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及有线和无线的统一管理,为今后校园宿舍无线网络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汪明[2](2009)在《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究竟如何保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第一所具有颁发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仰恩大学为个案,按照以反思促进教学、以科研带动教学、以评价促进发展的逻辑思维,通过对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及部分师生的深度访谈,查找问题所在,探究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并希望达到“解剖麻雀”与“管中窥豹”之目的。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概念界定,阐述了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条件状况和现状分析,描述了仰恩大学概况及教学基本条件;然后分别从教师、在校学生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全面客观地反映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所在。第三部分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归结和对策建议,梳理并归结了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结合民办本科高校教育和内部质量管理的特点,以系统管理、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为指导,提出若干对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师资建设始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专职青年教师是仰恩大学的主力军,出现了“青年教师峰值”,其培养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同时,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整体素质是仰恩大学稳定发展的关键。第二,学风建设始终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基础。仰恩大学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三,内部保障体系建设是教育质量的保证。仰恩大学应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管理水平。
罗江华[3](2008)在《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资源数字化由三个层面的活动构成。其一为基础性的技术层面,表现为依托数字化“硬件”与“软件”技术,建设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平台与保障现代远程教育的渠道畅通;其二为内容层面,表现为通过“数字复制”将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精神产品聚合而形成“教育软件”,并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等渠道提供给教育者与学习者;其三为应用层面,表现为在“潜件”(即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利用数字化“硬件”与“软件”,营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以满足教育者、学习者对互动交往、学习内容等方面的需求。而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定位是上述三个层面的活动推进与发展的逻辑原点。种种实践案例表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活动一开始就暗含着不同的价值定位。人们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出发,选择或者倾向于某种价值目标。这些目标一经确立,便影响到教育资源数字化的规划、技术路线、应用效果等。人们的不同价值定位,导致了教育资源数字化活动在各个层面上多种“认识或看法”之间的碰撞与对峙。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下述几个问题:数字化技术是否能够引领或决定教育的发展?实践中的价值观念冲突因何而起?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如何定位?本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其思考的理论基础在于:在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技术实现、内容提供与应用实践层面,人们均应当以真实促进人的生动发展为价值取向;此种价值取向,既追求实现基于生命独特性之数字化教育,又致力于保护与传承人之“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文化资源。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和网络调查的方式,梳理了教育资源数字化活动在技术层面、内容提供与共享应用等方面的已有主张。就技术实现而言,教育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已经历由早期静态的教育资源库到着眼于动态交互的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发展历程;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教育资源实现以人为核心聚集与实时交互的可能性;“融件”和“主题资源单元”等资源重组概念的提出,亦表明研究者越来越重视教育思想的引领作用。然而,“技术可能性”与“内容聚集层面的事实”之间的矛盾却是明显的。本文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抽样调查发现:多个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内容聚集是以为学科教学服务为导向的,种种数字化平台集成的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其为应试服务的资源类型比重较大;而分析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认识与界定,亦发现实践中盛行根据教育资源数量、学校声誉或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育资源是否“优质”的做法。而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应用层面,人们或持普及与应用互联网便可缩小东西部之间教育及经济发展差距的价值预设;或持只要实现教育资源内容的开放与共享,便可提升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的价值预设。本文的研究源于教育实际问题,阳野考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基于数字化技术是教育的发展机遇或优质教育资源的远程应用可提升西部教育水平等立场,多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我国西部地区推动教育资源数字化的建设与应用。“天网、地网”将地域辽阔的西部地区纳入到了教育的数字化轨道,其数字化“硬件”、“软件”的普及程度随着巨额资金的投入而不断提高。本文选取重庆市黔江区、四川省广元市、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青海省湟源县等西部四地作为田野考察点,重点考察了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国家主导并投资百亿巨资的“农远工程”和企业主导的“千乡万才工程”项目的应用状况。其中,重庆市黔江区是较早进入“农远工程”的地区,其建立的“一机三用”之“黔江模式”正在重庆全市及西部一些地区推广;而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镇是“千乡万才工程”的第一个试点,其建立的“以校领乡”之“黄羊川模式”正在所有会员学校中复制。四川省广元市和青海省湟源县,不但有“农远工程”介入,亦分布有“干乡万才工程”会员学校,两个地区皆属于两个项目的延续,即模式化推广的地区。比较两个项目,发现其在应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各有不同:“农远工程”以“光盘播放点、卫星接收点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硬件”配置方式介入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传送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并应用于教育、农民致富等活动,其应用活动呈现“内容为王”的特性;“千乡万才工程”着力于营造西部地区学校与乡村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即为每所会员学校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建立东西部之间的互联网交互平台,展开帮助当地教师、学生与农民应用互联网的技能培训,帮助当地人利用互联网渠道提高素质、寻求就业或致富,并引导其将西部文化资源数字化以吸引外界的关注,其应用活动呈现“渠道至先”的特性。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田野考察中收集了大量资料,分析了教育资源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和各种价值观念冲突的深层原因。西部四地两个项目的应用存在如下问题:1.“农远工程”项目着力于将东部教育信息资源远程传送至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部分边远农村小学师资紧缺的问题;项目的应用亦在部分地区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但是,“农远工程”项目资源的应用频率在地区及学校间存在明显差异;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活动未能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项目提供的远程教育资源以东部学校学科教学资源为主,不能完全适应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且管理部门的评价方式简单化、配套服务措施不足。2.“千乡万才工程”项目在西部农村地区分散吸纳了150多所会员学校,以互联网为“东西联结”的渠道,其利用网络平台组织的“西才东用”、“西部故事”等活动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项目的“黄羊川模式”并不能在其他地区复制;当地学校有“数码才能”的教师和学生亦未能带动农民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由于资金、人力短缺的限制,对教师和学生实施的远程教育培训并未普及。项目远没有实现以数字化技术推动当地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并促进当地社会信息化的目标。两个项目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出现的根源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1.基本价值定位产生偏差。从表面上看,两个项目都倡导基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素质的教育,期望当地农村学校利用项目资源,营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发展学生的素质来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但实质上,“农远工程”项目的课程资源仅围绕学科教学展开,其为“应试”服务的痕迹较重;“千乡万才工程”亦着力为学生升学与外出务工而提供网络服务。教师、学生及农民则站在摆脱贫困生活的立场,主张学校教育应当为提高“升学率”而努力;管理者以升学考试为标准做出的学校排名与奖惩办法,更加助长了这样的取向。同时,外来的“数码文化”精华与糟粕共存,而西部本土的“乡土文化”日渐凋零,学校教育处于二者无法兼顾的状态而持被动适应的态度;当地农民、教师等人呈现对数字化的排斥情结和学习本土文化传统的懈怠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外来的和本土的教育资源不能实现互融和共生。2.实践策略的选择虽有所不同,却均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农远工程”以光盘、卫星和互联网远程提供教育信息资源为主,持“东部资源西部用”的理念,在价值追求上仅满足现有学校教育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需求,忽视师生对“生于斯、长于斯”之自然与人文资源的潜在需求,未着力于营造“外来”与“本土”教育资源共存的教育信息资源环境;而“千乡万才工程”以推进互联网的普及和构建东西部之间的网络平台为重,项目秉承数字化技术可以引领农村学校教育快速发展并推动西部社会转型的理念,在认识上陷入技术决定论的误区,在实践上更是将“人才培养”等同于“数码人才培养”。如此,本文在反思教育资源数字化之各种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资源数字化应以实现基于生命独特性的数字化教育为旨归,具体包括:1.树立适当的“硬件、软件与潜件”应用观。即合理认识与灵活把握“硬件、软件与潜件”,核心是引导人们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育。2.在应用实践上,应当注重教育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在强调将网络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以缩小人之信息资源占有差距的同时,当突出人的智慧,彰显人文精神,以避免我们迷失于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虚拟世界。在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的环节,应当利用数字化工具为学习活动带来的便利条件,促进教师实现技术素养与教育思想的同步更新;而在营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时,应当以“潜件”为指导,强调其对教师与学生之个性化学习的强力支持。3.学校教育的数字化活动应当立足于学生生存与生长的需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并将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的数字化课程体系之中。我国西部不同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与人文形态多样且极具独特性。当地学校教育应当合理定位本地文化传统并推动其发展,在集成、选择与应用教育资源内容时,应注重将“外来”与“本土”教育信息资源“互融”。
陈晓慧[4](2005)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文中提出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为视角,兼容了多种文化学说与传播学理论、媒介理论,对信息化教育这一崭新的教育实践系统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系统揭示教育信息化文化实践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及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研究首次实现了文化学定义上的探讨。教育信息化即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成果,作为一个崭新的教育文化实践,它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表现在哪里,与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论文从文化学意义上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论文共分为八章。导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定义,说出了关于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与文化之间关系等几个必要的解释。第一章: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出发,系统介绍了信息与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界定以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给出了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概述。第二章:通过对20世纪文化思潮进行回顾,提供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文化碰撞问题,进而进一步指出了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这些文化的某些方面在信息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表现。第三章:网络及网络社会,作为信息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对当前教育起着重要影响。它所提供的文化范式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应用到教育中之间产生了网络教育这一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实践,它所产生的教育影响,特别是教师角色问题应为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效果是必须要面对的。本章从文化传播的意义、历史、媒介与文化学、信息时代的媒介文化及其网络传播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揭示教育信息化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信息环境下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传播的内容及文化实践过程。在信息化教育文化实践中课程的意义及基本精神,信息化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课程表现形式是本章的基本论述内容。第六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课程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关键领域。本章从教育整合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意义。提供了若干课程整合模式,揭示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第七章:人际交往,是人们文化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因此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特征及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章从交往过程与文化传播、交往方式与教育文化、信息化教育中的交往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八章:由于本论文中对文化进行了广义的界定,因此教育文化中既包含了物质要
孟朝霞[5](2000)在《运城高等专学校校园计算网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总结了运城高等专科学校校园网从立项、规划至建设校园网的整个过程
二、运城高等专学校校园计算网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城高等专学校校园计算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校园宿舍分布式多级无线网络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2.1 无线局域网标准 |
2.2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
2.3 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研究 |
2.4 无线局域网的优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分析 |
3.1 校园网接入设计分析 |
3.2 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规划分析 |
3.2.1 射频规划分析 |
3.2.2 SSID规划分析 |
3.2.3 漫游规划分析 |
3.2.4 QoS规划分析 |
3.2.5 带宽管理分析 |
3.2.6 安全性规划分析 |
3.3 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技术分析 |
3.3.1 放装式安装覆盖 |
3.3.2 室内分布式安装覆盖 |
3.3.3 智分无线覆盖技术 |
3.4 校园无线网络运营方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院宿舍无线网络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
4.1 校园无线网建设目标 |
4.2 学校需求分析 |
4.3 用户需求分析 |
4.4 学院宿舍无线网部署难题分析 |
4.5 总体思路 |
4.5.1 多级分布式无线部署方式 |
4.5.2 802.11ac应对多终端大流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院宿舍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设计 |
5.1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设计概述 |
5.2 宿舍区(智分+)无线设计 |
5.3 汇聚交换机设计 |
5.4 有线无线安全出口设计 |
5.4.1 安全防护 |
5.4.2 流量控制 |
5.5 统一账号设计 |
5.5.1 学校自主运营模式 |
5.5.2 多运营商运营模式 |
5.6 原有设备利旧设计 |
5.6.1 认证系统利旧 |
5.6.2 无线控制器利旧 |
5.6.3 网管软件利旧 |
5.7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管理设计 |
5.8 综合平面图设计 |
5.8.1 S1/S3#楼平面图设计 |
5.8.2 S2/S4#楼平面图设计 |
5.8.3 S5#楼平面图设计 |
5.8.4 S6#楼平面图设计 |
5.8.5 S7#楼平面图设计 |
5.8.6 S8#楼平面图设计 |
5.9 校园宿舍网络测试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仰恩大学办学情况简介 |
第一节 仰恩大学概况 |
第二节 教学基本条件 |
第二章 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考察 |
第一节 人才培养质量调查问卷设计 |
第二节 从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人才培养质量 |
第三节 从在校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人才培养质量 |
第四节 从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五节 问卷调查主要发现 |
第三章 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分析 |
第一节 教师层面问题 |
第二节 学生层面问题 |
第三节 学校层面问题 |
第四章 关于提高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
第二节 加强学风建设 提高学习质量 |
第三节 构建内部保障体系,保证教育质量 |
结语 |
一、师资乃办学之本 |
二、学生乃教学之本 |
三、制度乃质量保障之本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数字化技术能否引领教育的发展 |
1.1.2 实践中的价值观念冲突因何而起 |
1.1.3 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如何定位 |
1.2 已有研究的基础 |
1.3 求证过程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案例的选取 |
1.3.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章 教育资源数字化之价值定位的理论基础 |
2.1 数字化的意蕴 |
2.2 "数字复制"作为资源载体的影响力 |
2.3 教育资源及其数字化的表现形式 |
2.3.1 何谓教育资源 |
2.3.2 教育资源数字化的形式 |
2.4 现代远程教育的大众服务功能 |
2.5 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追寻 |
2.5.1 价值负载的数字化技术 |
2.5.2 发展基于生命独特性的数字化教育 |
2.5.3 数字化教育应关注本土的文化资源 |
第3章 教育资源数字化之技术实现的观念演变 |
3.1 从静态"库"至资源的动态交互 |
3.1.1 第一阶段:"静态"的学科资料库 |
3.1.2 第二阶段:多样化与开放性的实现 |
3.1.3 第三阶段:"动态交互"功能的追求 |
3.2 课件、主题资源单元及"融件" |
第4章 教育资源远程共享与应用的已有主张 |
4.1 内容提供的目的性分析 |
4.1.1 为学科教学服务 |
4.1.2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4.2 应用数字化资源,缩小"数字鸿沟" |
4.2.1 数字化之"马太效应" |
4.2.2 "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教育、经济与技术 |
4.2.3 资源共享是教育的"数字机遇" |
第5章 两个项目在西部四地的应用 |
5.1 "农远工程"的"黔江模式"及推广 |
5.1.1 "农远工程"的产生及发展 |
5.1.2 "一机三用"之"黔江模式" |
5.1.3 "黔江模式"的考察分析 |
5.1.4 项目的模式化推广 |
5.1.5 小结 |
5.2 "千乡万才工程"的"黄羊川模式"及复制 |
5.2.1 "千乡万才工程"的由来 |
5.2.2 "以校领乡"之"黄羊川模式" |
5.2.3 "黄羊川模式"之考察 |
5.2.4 异地复制的调查分析 |
5.2.5 小结 |
5.3 两个项目的比较:"内容为王"与"渠道至上" |
5.3.1 "农远工程":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核心 |
5.3.2 "千乡万才工程":互联网的普及成关键 |
5.3.3 两种理念的是与非 |
第6章 应用层面的价值观念冲突 |
6.1 两个教育理念的对峙 |
6.1.1 教师、学生与农民的升学希望 |
6.1.2 项目专家倡导的"素质教育" |
6.2 "数码时尚"与"乡土传统"间的博弈 |
6.2.1 "数码时尚"强势侵入 |
6.2.2 "乡土传统"的教育意义日渐式微 |
第7章 数字化环境下教育人力资源的人文向度 |
7.1 人,勿迷失于数字化丛林 |
7.1.1 网络自由的"双刃" |
7.1.2 "信息爆炸"不等于"知识增长" |
7.2 教育之"人力"的人文诉求 |
7.3 应用数字化引导个性化学习 |
7.3.1 "潜件"的指引是前提 |
7.3.2 善用数字化学习工具 |
7.4 在数字化中成长的教师个案 |
7.4.1 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非技术化"的追求 |
7.4.2 一位数学教师的"技术化"历程 |
第8章 数字化与西部本土教育资源的视界融合 |
8.1 "本土"与"外来"在数字化中交融 |
8.1.1 本土文化资源何以自养 |
8.1.2 学校教育应当关照儿童的生活世界 |
8.2 本土教育资源植根网络与融入学校 |
8.2.1 植根网络的非技术性问题 |
8.2.2 融入学校的案例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 |
第一节、信息化社会概述 |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变革 |
第三节、信息文化概说 |
第四节、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界定 |
第五节、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概览 |
第二章 教育信息化的文化背景分析 |
第一节、关于文化 |
第二节、20 世纪文化思潮回顾 |
第三节、教育文化概说 |
第三章 信息化教育的主要工具—网络对教育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网络社会的概览 |
第二节、网络文化概览 |
第三节、网络与教育 |
第四节、因特网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
第五节、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重塑 |
第六节、网络文化在认知与观念上的特点 |
第七节、网络文化的结构形态 |
第八节、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教育的学校特征 |
第四章 文化传播与信息化教育 |
第一节、文化与文化传播 |
第二节、传播与教育文化 |
第三节、媒介文化概述 |
第四节、信息时代的媒介文化 |
第五节、媒介即信息 |
第六节、几种传播学理论回顾 |
第五章 信息化课程——一种崭新的教育文化 |
第一节、课程文化概述 |
第二节、学校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 |
第三节、信息化课程文化透视 |
第四节、信息化课程的价值取向 |
第五节、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课程文化表现形态——电子课程 |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崭新的信息化课程文化实践 |
第一节、现代教育整合观的初步研究 |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
第三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
第四节、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
第五节、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 |
第六节、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文化内化与文化整合 |
第七章 信息化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交往 |
第一节、交往过程与文化传播 |
第二节、一般教育交往活动概述 |
第三节、信息化教育中的交往活动 |
第八章 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文化构成 |
第一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 |
第二节、技术和文化之关系辨析 |
第三节、信息化教育技术文化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运城高等专学校校园计算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园网建设目标 |
二、校园网体系结构 |
1.主干网 |
2.校园网主干设备 |
3.楼内局域网 |
4.远程联网设备 |
5.广域网接口 |
6.结构化布线 |
三、网络管理 |
四、结束语 |
四、运城高等专学校校园计算网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校园宿舍分布式多级无线网络设计与实现[D]. 包政.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仰恩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D]. 汪明. 厦门大学, 2009(12)
- [3]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西部四地两个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考察[D]. 罗江华. 西南大学, 2008(09)
- [4]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 陈晓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9)
- [5]运城高等专学校校园计算网建设[J]. 孟朝霞.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