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探析论文_牛晓月

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探析论文_牛晓月

山东滨州烟草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合同是确保企业之间进行正常的商业来往的重要纸质形式之一,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企业对合同加强有效的管理,能够维护企业最基本的合法权益。企业也应当设立完善的法务流程,最大程度上规避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通过结合当前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结合法律风险防控的知识,分析如何不断的建立健全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关键词:法律风险;合同管理;风险防控策略

引言

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我国当代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主要是通过合同签订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加强合同管理应是目前企业加强风险意识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经过实践表明,合同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的合同都只是一种形式,是一种虚设,以至于企业合同管理中出现法律风险,因此,企业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重合同、守信用,加强合同管理,增强风险意识,已达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目的。

1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1.1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

企业合同签订之前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三类。第一,主动权丧失。即合同内容的制定完全交由对方负责。对方在设计合同条款时,必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合同的制定。企业丧失起草合同的权利,无法对自身利益起到保护作用。第二,恶意竞争风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某些企业为成功获取合作机会,不惜以窃取合作方信息为手段,公平竞争无法实现。第三,信用审核不足。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对合作方的合同执行能力、信誉程度等未做足够的了解,或受到恶意蒙蔽,在签订合同后,因对方无法充分执行合同条款导致法律纠纷,损害企业经济利益。例如,合作方完全没有能力执行合同,合同被迫终止失去原本的法律效力,导致企业合作项目无法继续进行。

1.2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当前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健全规范的合同管理系统,还是使用传统的人工签署流程。由于很多企业的各个分公司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区域,这使得审批的效率大大降低。相关审批资料在各个分公司流转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纸质文件损毁的情况,这将导致合同中的商业秘密出现泄露。合同在履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于不同的部门,当企业面临着审计的时候,无法快速的收集相关的资料。各个部门由于只负责该部门负责的事情,对于合同执行的进度,双方合同履行的程度等信息,无法实现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从而导致无法对合同信息进行动态的监管。由于合同档案是实现人工管理,在对合同进行查阅的时候,将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1.3合同过程中的风险

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后,合同双方会根据合同中的条款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在进行合同签订前,双方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来往,所以在进行合同中,如果一方违反了合同中的内容,没有进行相应的义务,那么另一方就会受到一些经济受损。因此,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如果企业没有进行相应的防范,或没有进行及时的弥补问题,则会给企业造成无法避免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解决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合同会签机制

建立起相关严格且规范的合同会签机制能够有效规避合同管理风险,将合同会签制度落实好,有效规避风险,将事前防范工作放在重心位置落实,同时,建立合同会签制度更是有效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其提供稳固的法律保障。在合同审核体制中,会签制度起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对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正式签订之前要确定各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会签过程中会涉及到各个业务部门,所涉及业务部门要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利于发展的有效意见,旗帜鲜明地审核合同,提出相应的意见帮助合同进行审核,使得当前所拟合同能够符合实际需求,各个部门表达是否同意签署,或者是是否统一该合同的后续工作该如何进行。企业合同会签制度是合同各类风险的防范工作,做好事前防范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在事前防范风险中投入的运行成本远远不及事后发生风险进行补救的成本,但却能够起到无法估量的有效防范作用。事前合同防范风险的投入越小,那么在事后需要付出的合同防范风险便越大,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2加强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规范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能够最便捷的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决策,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合同管理系统应当结合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实现各个部门在合同管理系统上进行合同审批,并就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点评。在合同签订完毕以后,应当就合同的履约情况、付款情况、报表管理等情况进行全流程的管理。合同在签订的时候,应当依照企业内部的规则制定出唯一的编号,对合同的关键内容信息进行抽取,实现多级审批,最大程度上规避法律风险,系统所生成的合同应当具备水印功能,能够保障合同的真实性。在合同履约的时候,应当对合同的款项支出和收入进行全流程管理,对于合同的变更、解约等信息,应当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告知各个部门。归档以后的合同应当可以被各个部门进行调取和分析。

2.3执行主体信用调查制度

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主体进行信用调查能够对合作方的执行能力、资金状况、信用水平等做全面的了解,结合合同内容客观评定其能够履行合同的程度,以免在后期执行过程中出现法律纠纷。企业可建立主体信用调查制度,广泛收集合作方资料,结合信息技术,打造主体信用数据库,促使该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方案策略能够长期、顺利执行。信用调查重点关注以下三项内容:第一,调查主体经济执行能力,包括对方注册资本、实际资本、公积金状况及其他形式资本持有情况。了解其生产厂房、设备、人员、技术、原材料等物资的保有量,评价对方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以此来断定其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执行合同要求。第二,调查主体信用情况。信用情况可从主体经营发展历史中观测,了解其是否在以往经营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以及其他合作方给出的评价。最后,打造合作方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合作方及目标合作方信息录入到平台当中,广泛收集其相关资料,结合资料将合作方划分等级。例如,筛选以往合作过且合同执行情况良好的合作方作为优先合作对象,并将那些频繁出现违约行为、合同履行能力不足的客户列为避免合作对象。合作主体信用调查工作的开展可选用直接了解、将合作信息交由第三方部门调查或分析对方年检资料、纳税资料及审计资料的方式进行。

结语

企业的合同管理是一项要求标准非常高且难度较大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切实遵循我国相关法律,对企业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严加审核,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就能够最大程度上规避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所遭遇的各项问题,保障企业的收益不受到影响,从而能够使得企业的日常管理目标能够达成,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洁佳.电信行业采购领域法律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2]史玉雷.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识别与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

论文作者:牛晓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探析论文_牛晓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