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在施工过程中,关键施工技术的应用对高层建筑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论文在概述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模板技术、钢筋技术以及混凝土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为例,分析了模板技术、钢筋技术以及混凝土技术的具体注意事项,以期为提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控制要点
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一样,给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良性发展。因此,必须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主体工程是建筑工程基础,在具体施工技术管理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工程中主体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高层建筑基本施工特征
作为当前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结构形式,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从建设过程来看,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施工周期较长。与传统的低层建筑相比,高层房屋建筑在建筑结构、施工内容及功能保证上提出了较高要求,较大的工程规模使得其施工时间普遍较长,通常情况下,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会持续两年左右,加之天气因素的影响延长了其施工周期,给工程的建设造成一定阻碍。第二;施工安全风险较高。高层建设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高空作业风险;久爱致大量设备、材料及施工人员的影响,使得其安全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一旦高空施工防护不力,极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工程的建设造成不必要损失。第三,高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抗震性能、抗沉降性能、稳定性、耐久性等质量的控制是其施工技术把控的核心所在。基于此,施工过程中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基础埋深设置,目前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俱在5m以上,并且根据建筑类型和层高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变化。第四,施工单位较多,交叉作业频繁。为实现较大工程任务的及时完成,分包施工是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方式,各家承包单位的交叉施工对工程建设管理造成较大干扰,要实现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效益的有效会对,就必须在施工中注重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主要是指住宅建筑高度在27m以上或厂房等高度在24m以上的建筑。主体结构主要是指在地基基础上能够接受、承担并传递整个建筑结构荷载的结构。高层建筑施工的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模板技术、钢筋技术以及混凝土技术等。其中,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是关键的施工技术之一,特点表现为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高以及劳动量较高。模板技术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应用模板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钢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多的施工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钢筋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钢筋施工主要包括梁柱主筋交处施工、框梁柱纵向钢筋搭接施工以及拉筋和箍筋制作等。混凝土施工技术对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也有重要的影响,因而也应给予重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一般规模较大,并且具有较高的工艺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主要是要预防裂缝的产生和保证结构的强度。然而,通过对相关项目工程的了解,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未依据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等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本研究以某项目工程为例,对其相关技术进行探讨。
3工程项目概述
在某项目工程中,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模板工程的安装误差、基础放线误差要求分别控制在15mm以下和10mm以下。同时,竖向放线标高和轴线竖向偏差的标准应均在30mm以下。在模板工程中,应用的材料主要有胶合板和钢板等材料。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主要是高性能混凝土,在原材料以及配比方面均符合规范标准。在钢筋焊接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及焊接环境的干燥。同时,钢筋工程的级别、数量以及品种等也是依据相应的要求或规范进行的。
4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4.1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作为建筑施工之中的关键性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也是主体施工之中的重要对象。所以钢筋施工技术的使用也就尤为的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面将会介绍钢筋技术的技术要点:①在选择钢筋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选材,确保钢筋的质量要达到项目的需求;②在对其进行加工的过程之中,务必依据图纸精准的测算钢筋的长度,弯曲的长度以及接头的长度要确保富余,准确的标记出钢筋弯曲的区域。钢筋的捆扎技术要点如下:①对钢筋的型号、形状、规格以及质量进行谨慎的挑选;②严格依据捆扎的次序进行捆绑,确保预留孔洞的区域准确无误;③钢筋搭接的位置要错开安放;④在绑扎底板钢筋的过程之中,准确的放置主受力钢筋以及副受力钢筋的区域;⑤利用砂浆垫块增加钢筋的稳定性。
4.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顶层模板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分为为:①垫块的合理放置,一定要放置在顶板的模板内支撑钢筋管道的区域,避免钢筋的移动;②在后面的钢筋的管道的搭建过程之中,一定要安排的合理有序,保证钢筋的连接处牢固稳定,确保其钢筋上下层区域相同;③严格做好密封程序,防止漏浆情况的发生;④依据开间的大小估算顶板起拱的真实尺寸;⑤架设支护结构,高度的调整必须保证其合理性;⑥放置四周的模板的时候,保持与墙体相平,于此同时密封做好。(2)而柱模板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分为:①把控好柱模板的准度,严格按照标准设置弹线的宽度,确保检测以及施工的方便性;②严格把控柱模板的垂直变化区间,确保柱模板拥有较高的强度,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变形等问题。(3)梁模板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分为:①梁模板通常是由梁底模以及侧模构成,组装的紧密程度十分的重要;②梁底的模板部分要放置两块垫层,放置纵向压枋在侧模板的位置;③有一些大体积的梁板还要设有保护装置。(4)楼板模板其施工技术的关键是楼板的强度;于此同时,也要注意施工原材料的特性,确保支架搭建的高度达到工程需要的标准。
4.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主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的重点是混凝土施工,这一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的影响着工程的品质和安全。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从混凝土的浇筑一直到对其进行养护,科学的掌握每一个施工技术点,确保每个阶段的施工技术都可以达到工程的标准,这样才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品质。具体的方式如下:①主体施工中当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专门的人员检查工程框架结构、钢筋数量和其他预埋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做好工程记录,混凝土进行地基浇筑时,必须要提前清理好地基淤泥和其他的杂物,同时地基也要做好防水和排水措施,当进行竖向混凝土浇时应该从小向上浇筑,为了避免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出现,底层浇筑时应该添加和混凝土物料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如果浇筑的高度超过3米时,为了防止混凝土的坠落可以采用溜管以及串筒等方式,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浇筑人员也要防止预埋件变形、损坏和移位等情况的出现,一旦发生上述事件就要停止浇筑,并上报技术管理人员,做好补救措施;②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混凝土的梁板接头区域需进行二次振捣,务必严格得依据振捣的标准实施,确保振捣的全面性以及均匀性,进而确保混凝土构成的整体性;③混凝土养护技术。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混凝土会进行固化作用,其中固化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减少热量短期爆发对于土建工程的破坏,工程往往会出现开裂等情况,所以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还必须要进行混凝土养护,通常我们采用的养护技术有标准养护、自然养护和热养护等手段,具体的主体施工混凝土养护中要根据实际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通常需要进行不低于12小时的覆膜或者盖草养护工作,此外还需要进行浇水已避免混凝土固化作用产生的大量热量对于混凝土浇筑效果的影响。
5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监理对于主体施工的质量控制,必须从“模板”、混凝土、钢筋这三个方面入手,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对工程材料、施工顺序、操作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严密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内容,提升各项资源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通过对质量的控制,将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使建筑工程主体成为整体工程项目质量的保障与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的控制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50.
[2]陆振业.商住小区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低碳世界,2016(11):137-138.
[3]秦利明.高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区,2017,16(16):367-368.
[4]曹伟,牛治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6,21(1):215-217.
[5]倪传辉.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6(7):10~11.
[6]李婷.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与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7~27.
论文作者:李清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主体论文; 模板论文; 工程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