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开发建设的速度也逐渐的加快,因此,建筑施工方面需要施工人员更加细心。我们经常会听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事故发生,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的约束以及安全管理的正确实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安全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用
引言
建筑安全管理,指的是建筑公司对于工程的各个方面安全问题所给出的一些管理条例和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既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关系,又和工程顺利完成有关系。建筑安全管理在施工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利于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损失。所以,建筑安全管理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1.1勘察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建设单位需与勘察设计单位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共同针对施工现场的情况开展勘察工作,例如水、电、气、热、邮电通讯等地下管线和地质资料等相关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勘察设计单位需在工程项目建设方案中呈现全面、准确的现场地质和水文情况资料。
1.2准备阶段
在编制相应的施工招标文件时,建筑工程项目单位,需依据一定的理论前提,并结合丰富的工程项目作业经验,将上述内容在承揽项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中加以体现。在制定工程项目招标规范时,承包单位建设工程安全业绩需纳人评价标准当中去,由建设工程安全专家参与安全评价的相关事宜。建设单位,需与资质较高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确立施工工期。
1.3实施阶段
在施工方案的实施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单位,需就方案中安全审查的有关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并将其作为工程项目监理的内容之一。其次,做好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的有效监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需建立以领导班子为责任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划分到每个人身上,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监理人员,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需接受相关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管,按照工程的不同阶段,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部门申请安全审批。
1.4实际施工阶段
实际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在实际施工生产活动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加以管理的过程。通过对生产状态的有效控制,达到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从根源上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提升施工项目实际效益。
2建筑安全管理在施工中应如何更好的应用
2.1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的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准确完整的报告实时的建设状况,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现代化的管理。
2.2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多一些投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施工现场是施工人员大部分活动的场所,加强现场的管理是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现场设备的管理,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包括塔吊,提升机,桩机等;现场的配电也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因为电而造成不好的后果;现场的良好秩序是做好现场安全工作的基础,保持一个好的秩序,有利于施工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建立适合自己公司的管理机制,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2.3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安全宣传教育,要让人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多开展一些培训活动,让他们做好企业的带头人,给施工人员做一个好的榜样。其次,做好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上岗前对他们进行安全常识教育,这是安全管理重要的一步。培训的内容大概包括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以及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高处和恶劣天气的因素。最后要加强作业人员技术的培训,根据各个工种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安全培训,对于特殊的工种的工作人员要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的培训,并要在取得准可证以后才可以上岗。工程管理安全的警钟要时刻响起,宣传方面的工作要落到实处,深入每一位民工的内心,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安安全全的完成工作。
3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是一种科学的企业质量管理方法,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其核心思想为: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来对生产、经营以及服务等过程进行系统化地管理,以求全面改进产品和相关服务的质量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PDCA循环管理模式便是全面质量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果将该方法运用至建筑安全管理中,则必定会为建筑安全管理注入活力,将从前“群众运动式”的管理模式转换为动态的循环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系统性以及全面性。
3.1案例分析
以某市安置房项目为例,该项目的建筑面积达16.14万m2,包括了13幢高层建筑。因为该工程的工期较紧,施工任务较重,同时在工程施工前期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所以为了充分杜绝较大施工事故的出现,工程项目部决定将PDCA循环模式运用于该工程进行安全管理,以树立良好的施工企业形象。
3.2P阶段
施工项目正式开工一个月之后,按照详细的安全检查评分标准从安全管理、施工用电、基坑支护以及文明工地等方面来对施工工程中主要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环节、工艺以及部位等进行全面地分析评价,并评分,最终得分65分,初步认定施工工程的安全生产情况不合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够以及违章作业的次数过多等不足之处是导致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所在。对此,项目部专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即下次的安全检查结果达到80分以上的优良标准,同时根据前期分析结果制定了一系列基于PDCA循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3.3D阶段
严格执行P阶段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达到安全管理目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认真准确识别重大的安全隐患以及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并对各危害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即在对各施工工序进行监督的同时,要时刻关注新危害的出现,并针对新危害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偏差,并排除安全隐患。
3.4C阶段
项目部对施工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以便评估现行安全管理计划的实施进程以及计划执行的效果。检查时发现安全隐患后,即刻向相关责任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并规定隐患未除之前不得进入下一工序。对于问题较多的责任组,项目部考虑暂停工程款的支付。而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新问题,对其进行全面分析,考虑周全之后完善安全管理计划,为管理目标的达成而努力。
3.5A阶段
基于PDCA循环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式有了成效,安全检查后得分87分,完成既定目标。项目部门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施工标准和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安全隐患成因等编制成册,以备后续工程借鉴。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方针之一是“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安全管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它决定着企业的命脉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避免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损失,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彭本.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李成华.基于流程与实施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陆守勇.对建筑安全管理发展的探讨[J].建筑安全,2015,03:53-55.
论文作者:汪波军1,郑海萍2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工程论文; 《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