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课程论文,特色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澄清及其现实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发展,需要进一步澄清概念。从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英文语境来看,它实质上是由“以校为本”(School-Based)和“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这两个具有特殊意指的单词构成。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这一概念的使用首见于斯韦尔和坎贝尔,其后经由泰勒,“课程开发”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并形成了著名的“泰勒模式”。至于“以校为本”(School-Based),其产生也有独特的针对性。据有学者的研究,“以校为本”(School-Based)是针对“中心为本”(Centrally-Based)的课程开发弊端而提出的,强调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强调以学校为基础,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发或选用适合学生多样的具体需要的课程;强调以校为本对课程进行持续的改进。[1]由此来看,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这一概念,应该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而非“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校本的课程开发”,并不只是一种学理层面的探讨,这一概念的澄清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校本的课程开发”强调“以校为本”的理念,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的主体地位,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也由此成为可能。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更多的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主体地位不强甚至是丧失,学校的特色也难以得到彰显。“以校为本”的理念突出强调了学校作为文化主体的地位,学校开始从课程决策的边缘走向中心,并逐步成为课程实施与发展过程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场所。正是在“以校为本”的理念下,学校需要考虑自己的办学传统、学校特色和教育哲学,也需要明确学校发展优势与弱势,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所处地区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等。在这一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也因此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应该说,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学校特色,更为主要的是体现在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后一种理解上。
其次,“校本的课程开发”强调“以校为本”的理念,突出了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的整体性,这既保障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动态发展,又使特色学校的形成成为可能。特色学校的形成,不是学校局部的提升与优化,它本身即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校本的课程开发”,突出了“以校为本”,有利于发挥学校的整体性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概括地说,即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及学校整体的学习需求;在课程决策、实施与发展过程中,应该以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校外人士等在内的集体审议为基础,而不是基于个人的喜好;在课程开发主体的选择上,应该以学校为主体,在这里,需要区别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整体性的突出,实质上有利于学校在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上的整体更新与优化,也只有如此,校本课程开发才能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
二、校本课程开发能形成特色学校的内在机制
特色学校创建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入的必然要求。所谓“特色学校”,就是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或全局上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或独特风貌,体现鲜明的学校文化特征,并培养出具有特色人才的学校。”[2]由此可见,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质是在强调学校自主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不断更新与建构能够展现学校独特风貌的学校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自主发展是关键,本质在于学校文化创建。而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校本的课程开发”,则赋予了这一概念以更加广泛的含义,大大增加了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自主性,以及学校课程权力的行使范围,从而使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成为可能。但如何促成这一可能向现实的转化,还需要深入分析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的内在机制。
(一)校本的课程开发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实质与目的
特色学校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特色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的实质,就是学校的自主发展。学校自主发展具体包括校长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校本的课程开发强调“以校为本”,即是赋予了学校自主发展的权力,赋予了作为学校主体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决策、实施与评价中所具有的自主发展权力。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学校可以在充分认识学校的传统、特色、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逐步澄清学校教育哲学,进而回答“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3]这一基本问题。正是在学校教育哲学的引领下,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兴趣、需要和创造性得以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充分关照,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发展也由此得以实现,这既是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质,也是其目的所在。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在特色学校建设工程中,即充分强调了学校发展的自主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赋予学校以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强调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选择并提炼学校文化;二是重视学校的办学实际和所处社区的资源,强调学校依据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进而形成了包括艺术类、科技类、学科类、体育类、环境及健康类在内的五种校本课程类型,而各个学校之间则又有所不同,如宁波七中的“中国印”与宁波十九中的“剪纸”,体现了学校发展的特色与优势,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4]
(二)校本的课程开发着力于学校文化的更新,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核心与灵魂
构建特色学校的核心在于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而从学校的育人理想来看,课程文化又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因为课程承载着学校的育人功能,课程所承载的核心观念对学校的文化起主导作用。校本的课程开发重视“以校为本”,这要求作为文化主体的学校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精神,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基于这种“文化自觉”的精神,校本课程开发所涉及的两方面的课程:由学校外部规划好的课程和学校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全新开发而形成的课程,都必将经历“校本化”的改造,而成为传承、弘扬、创新学校文化的“载体”,进而实现学校文化再生。上海市格致中学正是以校本的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确立了“生本、多元、整合、创意”的课程理念,有机统整三类课程,做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元化,研究型课程自主化,从而推动了学校文化自觉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更是促进了学校文化更新,实现了学校的特色发展。[5]
(三)校本的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社区资源,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与条件
对学校和社区所具有的独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配置,这是构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与条件。校本的课程开发实践是以学校为本的,无论是学校对国家预留空间的全新开发,还是学校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所具有的独特课程资源,既是课程开发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所在。从前者来说,如一些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学校,可以将校史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一些地处文化古迹胜地的学校,也可以将这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如重庆市王朴中学,该校利用地处全国“花木之乡”的社区特点,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如标本、叶画制作,生物调查,农村沼气资源开发与利用,嘉陵江鱼类资源调查等,从而形成了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而就后者来说,则是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对教材改编、补充或是重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建构。例如,有学校在实施语文国家课程的时候,根据学校本身的情境,构建语文“知识树”,这实质上是典型的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显然有助于特色学校的构建。
(四)校本的课程开发中重视校本管理体制建立,是构建特色学校的保障与支撑
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质是学校的自主发展,需要以校本管理体制的建立作为保障与支撑,这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传统的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模式为了追求效率,过于强调权威和控制,形成了层级分明的组织架构,实施的是“科层制”管理。“科层制”管理不利于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调动学校、教师在特色发展中的积极性。校本的课程开发作为一种“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模式,强调对教师自主决策权利的赋予和对学校自身教育情境的关照,有利于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来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各项制度,形成具有“立足本校、服务本校、全员参与、上下沟通”特征的校本管理体制。在实践中,通过学校成立的如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之类的组织机构,可以制定校本教研、课程审议、课程评价等相关制度,并使多方主体在这一制度的保障下实现协商对话,从而保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校的自主发展与特色创建。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尤其是作为后一种理解的校本课程开发,相对于我国各地区教育差异的教育实际更有其现实意义。而同时,由于这一理解突出了“以校为本”的理解,实质上保障了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自主权与决策权,使特色学校的创建也由此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