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管理及应用研究论文_张欢

新疆寰球工程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 833699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数字化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和研究。由于工程项目覆盖面广,过程复杂。近年来,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工程全过程中都有所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管理及其应用价值,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针对数字化管理平台中几个模块的应用,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数字化管理;设计流程;数字化档案馆建设

引言

在企业对设计过程质量管控的不断提升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下,“蓝图”的弊端逐渐凸显。以数字化设计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已成为可能。

住建部在2015年的工作指导文件中特别提出了对建筑设计及其交付使用全工程数字化的要求。设计企业基本上可以实现“白图替代蓝图”这一步骤,而“蓝转无”的工作更加注重工程全过程数字化设计与管理,即“无纸化”设计与交付。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拥有了信息就掌握了通向发展的高速路。工程全过程数字化是企业战术层的信息化,属于生产手段信息化范畴,国内设计企业展开了大规模研究和技术竞赛,工程数字化已成为一个企业先进技术实力的体现

1.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的含义

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是以项目过程管理为主线、设计资源管理为基础、团队协同设计为核心,实现项目设计的全过程管理。内容涵盖项目前期、立项到竣工交付的委托书管理、合同管理、任务下达、人员安排、项目计划、互提资料、成品校审、设计评审、图纸打印出版、归档、进度监控、质量管理、沟通协调、工程资料等所有业务。

工程全过程数字化的协作必须建立一个平台,协同设计包含的参与人员、产品、流程、组织和信息这五个要素必须协调一致地工作,才能发挥协同的效率。协同设计包括CAD、CAE、BIM、知识管理(KM)、质量管理(QM)、图文档管理(DM)、档案管理(AM)、项目及流程管理(PM)等。

2.全过程数字化协同管理的价值

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说,都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提高生产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将档案管理与质量管理前移,充分结合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资源(比如CAD协同设计平台),基于工程设计流程,主动在工程图纸及过程文件等设计文档的产生源头实施采集和控制,打通了设计文档的电子化归档流程。基本解决了设计文档的及时性、一致性问题,从而达到质量管理的目的。

2.2 降低集成难度,提高管理效率

全过程数字化协同管理都可有效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据美国JE Dunn 和Gray Construction工程公司统计,可降低交付响应时间的60%,减少打印与运输成本50%,通过无纸化工作,可以提高管理能级,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平台实施后,将与企业现有的各类管理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实时共享集成各类信息诸如项目、合同、人力资源、项目进展、收费、完成百分比等,都将为建筑设计企业带来完整的全新管理视角。

2.3 档案源头采集,减少档案存储空间

全过程数字化协同管理的流程中档案管理采取源头数字化采集方式,“哪里产生哪里采集”保证了档案的即时性和完整性,而且由于是数字化采集这些档案在项目组内通过系统实现共享,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档案保管模式,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又提高了档案重复利用的价值可行性,也大大缓解了困扰档案部门的涨库的难题。而且也突破了传统纸质档案存放的防霉、防蛀、防火等条件。

2.4 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身健康

美国William A.Berry&Son工程公司在单个项目中应用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方式工作,项目图纸量达到4.2万张,节约706Kg的CO2排放,并帮助项目获得LEED认证。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估计,采用“无纸化”工作,则每年可为节省美国2500万吨CO2排放,另外,蓝图散发氮气、一氧化碳、甲醇、乙醇、三硝基甘油、三氯乙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导致或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可减少办公区污染源,减少对图纸使用者的二次污染。

3.全过程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的调研

笔者在深圳举办的工程设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电子交付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中接触到最新的工程设计数字化管理的模式。听取同方知网出版集团、纬衡浩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公司以及各地设计院关于工程数字化建设的方案和经验。通过与广西电力设计贵软公司的技术交流,对本单位流程设计和未来工程设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了一定的启发。

涉及设计行业现阶段数字化协同建设的观念有以下几方面:白图替代蓝图数字化审图技术,建设建筑信息模型(BIM)、企业云建设、数字档案馆向知识管理转型、三维协同设计、出图模块、数字档案馆电子书库的收集管理,生产MIS系统等等。

面对我公司知识信息的分散流失,隐形知识得不到妥善保存,同时为提高现阶段工作效率和推进数字化审图,以下是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值得借鉴的几点:

3.1 运用智能化流程管理,保障工程进度

建立智能化流程平台,使得企业按照既定的管理规则运行,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整体协作能力,又能在业务流程发生改变时,随时进行流程的调整,快速适应企业内部的流程管理。

它支持流程自动推送,通过上一个流程自动启动下一个流程,不需要手工启动相关流程,所有的人员都能在待办中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同的步骤可以预先设置角色人员,启动流程后自动加载预先设置的角色或人员,保证在每一个处理环节中的准确性。

3.2 使用数字化审图,便捷高效,过程留痕,便于监督

全过程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可以将设计人员解放,全部在设计软件这一系统平台工作。设计环节实现数字化审图颠覆了原本纸质化审图的出图、送图、出修改图、再送图的模式,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后,随时将资料进行数据上传,形成以下的流程模式(见图1):

图1

同时,系统可自动采集校审单里的校审错误,形成工程质量分析、部门质量分析、个人质量分析。自动对校审意见中的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形成工程、专业、卷册的质量库,在设、校、审的过程中进行智能质量提

醒。按照归档文件的结构,自动形成工程的归档文件。

3.3 全面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档案的统一管理

中国能建广西、广东设计院应用的平台可以在设计人员出图结束后将图纸上传至数字档案馆系统中,通过电子文件自动收集系统,在打印过程中自动、实时地将分散在设计人员计算机中的DWG文件、Office文件自动收集,并通过智能识别技术、DWG文件拆分技术、条形码技术、电子签名等技术,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用。通过对DWG图签和Office模板进行智能提取,读取电子文件的工程名称、图号、图名等图签信息,对收集的电子文件进行分类,大大减轻图纸归档信息的输入工作。(见图2)

图2

3.4 为设计人员提供丰富的检索手段

系统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能方便地与其他信息系统(OA、项目管理、协同设计、第三方档案系统)集成。数字档案馆实现全文检索功能,用户能够快速方便地检索所需文件资料。内设安全浏览器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用户方便在线浏览文件,不能随意下载、修改,有效防止文件扩散。使用数字签名技术,保证电子文件的有效性,防止其被非法更改。提供字段自定义、报表自定义、流程自定义、档号生成规则自定义功能,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结束语

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的协同设计平台自2005年初步建成,历经十几年的建设、完善和推广,平均每天超过1600人登陆,11家分子公司全面覆盖,终端超过2500个。经统计,协同设计提高生产效率超过20%,缩短工期超过20%,减少设计质量方面的问题超过40%,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和成果,成为企业核心生产力之一。

由此可见,工程全工程数字化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不仅完成了工程管过程的记录管理,还为公司留下宝贵的隐形知识财富。对于工程数字化工作的应用、更新部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摸索其应用策略、应用方法、应用手段、更新机制、更新流程和更新管理模式,以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程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进一步推动、提升和扩展应用与更新,使其真正能为公司的业务管理和业务发展起到积极、健康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光.关于石油企业数字化建设的一些分析[J].数字产业,2010(1):063.

[2]李嘉军.建设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管理平台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6):70-75.

[3]张炜.工程图纸白图替代蓝图的思考[J].电力勘测设计,2010(1):73-76.

[4]王亚清.建筑设计图纸档案管理中白图替代蓝图方案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11):154-155.

[5]陈祖文,王芳.浅谈工程数字化与企业信息化[J].水利水电技术,2013(8):24-26.

[6]吴广平.简述如何实现建筑工程数字化管理[J].管理创新,2014(8):111-112

[7]工程设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电子交付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会议资料,2015,深圳

论文作者:张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  ;  ;  ;  ;  ;  ;  ;  

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管理及应用研究论文_张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